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船仓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船仓d正在天上飞的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大3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m/sb1.25m/sc2m/sd2.5m/s4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5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觉察快艇启动的先后是()a鸟先于人b鱼先于鸟c人先于鱼d鸟先于鱼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7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条件是()a有声波传入人耳b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低于2104hzc声波要有足够的响度d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8人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a蝴蝶飞的快,人们来不及发现它b蝴蝶翅膀震动的振幅太小,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很小c蝴蝶翅膀震动的振幅太小,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很小d蝴蝶翅膀震动的频率太低,不能引起人们的听觉9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bcd10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a减弱回声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c增大声音的频率d增强响度11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空气氧气铝铁铜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89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3750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12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a使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弦上涂些松香c用力敲大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13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a音色和音调b音色c响度d响度和音调14以下各组中全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来确定位置和距离;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b用声呐可以帮渔民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前一段时间病人心、肺的状况;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b”超探查身体15下列对乐音和噪音的判断,错误的是()a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一定是噪音b大型拖拉机和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高速行使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音c建筑工地上锯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是乐音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6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为17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参赛者成绩/s甲14.3乙13.8丙13.7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18定点在赤道上空大约36000km高度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以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飞机做俯冲飞行时,驾驶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为参照物19声音是由物体的而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在中不能传播20音乐厅正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比男中音的高21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电线会嗡嗡的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风停之后,电线没有声音,说明22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2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变化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段速度最快三、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8分)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 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的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3)课本中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四、计算题(共23分)25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如图所示,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投入使用的crhz型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250km/h,以南京苏州为例,从南京9:30发车,11:06到达苏州,全程218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km/h 26(8分)100米赛跑时,某同学前30米做加速运动,后70米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测试成绩是15s,那么他跑到中点时的速度是多少m/s,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7(9分)一列长150m的火车正在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的一个安全位置测量出整列火车通过他共用时7.5s,求:(1)这列火车速度v等于多少?(2)如果这列火车从威海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恰好等于v,威海到济南的距离约为550km,则火车从威海到济南需用时多少小时?(3)如果火车在行驶途中以速度v穿越一条长为1000m的隧道,则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船仓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船仓d正在天上飞的鸟【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我们说人是静止的,选定的参照物必须和人的位置没有变化【解答】解:(1)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一个人,选定船舱为参照物,这个人和船舱之间没有发生改变,以船舱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2)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人,人和河水、河岸上的树,正在天上飞的小鸟的距离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河水、河岸上的树、正在天上飞的小鸟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选 c【点评】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该选项说法正确;c、平均速度是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匀速直线运动是快慢不变的运动,因此速度大小是不变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3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m/sb1.25m/sc2m/sd2.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一段时间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v=来计算,本题可以求出小丁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加求出总时间t,用已知的路程s除以总时间t算出平均速度,选出正确的选择项【解答】解:s=600m,小丁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1=300s,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200s,从家到学校总时间t=t1+t2=300s+200s=500s,小丁上学的平均速度v=1.2m/s故选a【点评】算出总路程s和总时间t,平均速度用公式v=去计算,一般不能为了方便,而算速度的平均值,比如本题v=1.25m/s,选择b,做出错误答案4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通常比较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则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人=10m/s羚羊2min内奔跑2.4km,则羚羊的平均速度为:v羊=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则v车=54km/h=15m/s运动员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汽车的速度小于羚羊的速度,选项a、b、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先统一速度单位,再比较速度的大小5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觉察快艇启动的先后是()a鸟先于人b鱼先于鸟c人先于鱼d鸟先于鱼【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水中的声速是1500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解答】解: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水中的声速是1500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所以在距离相同情况下,最先听到快艇启动的马达声的是鱼,而鸟与人都在空气中,所以同时听到马达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速与介质种类的关系,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根据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振动不止,声音就不会消失,反之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解答】解: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钟也会“余音未止”;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7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条件是()a有声波传入人耳b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低于2104hzc声波要有足够的响度d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听到声音必须具备的条件:发声体、声音传播的介质、健康的耳朵,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答】解:人要听清声音,除了听觉系统要正常外,还需要满足下列条件:要有正在振动的物体,即发声体;发声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声的介质;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一定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即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声音到达人耳处的响度至少要达到0db,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传声介质、听觉器官要想听到声音,三者缺一不可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8人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a蝴蝶飞的快,人们来不及发现它b蝴蝶翅膀震动的振幅太小,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很小c蝴蝶翅膀震动的振幅太小,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很小d蝴蝶翅膀震动的频率太低,不能引起人们的听觉【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低于20hz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到【解答】解: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的概念和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基础9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bcd【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解答】解: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这是通过纸屑的跳动来显示鼓面的振动,表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的;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是研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一次木梳齿的振动频率比第二次快,所以第一次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高,说明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锣面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是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的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实验现象是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等知识进行解答10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a减弱回声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c增大声音的频率d增强响度【考点】回声【专题】应用题【分析】当声音在房间内传播时,遇到墙壁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从电影院的大剧场与普通房间的区别结合人耳分辨回声与原声的条件来突破此题【解答】解:电影院的空间距离较大,当声音在剧场内传播时,遇到墙壁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由于剧场较大,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的时间差会大于0.1s,人耳会分辨出来,这样就会造成剧场内的声音非常嘈杂,使人听不清楚原声所以将剧场的墙壁修得粗糙不平,以此来减弱声音的反射,使人能听清楚原声综上分析故选a【点评】松软多孔的物质容易吸声,如雪后特别安静、歌厅用绒布包装墙壁等在普通的房间与大剧场的区别是回声进入人耳与原声进入人耳的时间差到不到0.1秒,人耳能否区分开两者是此题的突破口11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空气氧气铝铁铜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89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3750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小【解答】解:a、空气的密度小于氧气的密度,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氧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b、空气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铝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c、声音在固体(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空气和氧气)中的传播速度,符合题意;d、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而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铜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答问题的思维能力12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a使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弦上涂些松香c用力敲大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a、使劲拨动琴弦会增大琴弦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b、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是为了增大弓与弦的摩擦,从而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c、用力敲打鼓,可以使得其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易错点13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a音色和音调b音色c响度d响度和音调【考点】响度;音调【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要明确振动的物体,倒水的过程中,振动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是否发生改变,来判断音色是否变化振动物体的振幅是否变化,来判断响度是否变化振动物体频率的是否变化,来判断音调是否变化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解答】解:向瓶里灌开水,听到声音是瓶内的空气柱振动,空气柱的结构和材料不变,音色不变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振动幅度大,振幅大,响度大,发出大声瓶内的空气柱质量大,体积大,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听到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水的落差小,撞击力小,瓶里空气振动幅度小,振幅小,响度小,发出小声瓶内的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易振动,频率高,音调高,听到尖细的“吱、吱”声故选d【点评】明确谁是振动物体,然后根据振动物体的频率判断音调,根据振幅判断响度,根据材料和结构判断音色14以下各组中全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来确定位置和距离;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b用声呐可以帮渔民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前一段时间病人心、肺的状况;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b”超探查身体【考点】声与信息【专题】应用题【分析】声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声还可以传递信息,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来确定位置和距离,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b、用声呐可以帮渔民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c、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在发现松动的螺栓;“b”超探查身体,都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与能量、声与信息,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能区分实际问题中是声音传递信息还是传递能量的应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下列对乐音和噪音的判断,错误的是()a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一定是噪音b大型拖拉机和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高速行使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音c建筑工地上锯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是乐音【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专题】声现象【分析】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乐音和噪音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乐音也会变为噪音【解答】解:a、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刺耳声音既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同时也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一定是噪音,故a正确;b、大型拖拉机和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高速行使时产生的声音既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同时也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一定是噪音,故b正确;c、建筑工地上锯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既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同时也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一定是噪声,故c正确;d、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但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或休息,则也可能是噪音,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噪音和乐音的理解噪音已经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6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木块的长度为3.17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解答】解: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4.17cm,因此物体的长度为4.17cm1.00cm=3.17cm故答案为:1mm;3.17cm【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7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参赛者成绩/s甲14.3乙13.8丙13.7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丙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路程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已知跑过的路程为100m;和三个同学跑完全程的时间,所用时间越短,越早到终点,成绩越好;(2)三人赛跑的过程中,不变的量是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即可比较快慢【解答】解:(1)三人所运动路程相同,都是100m,丙同学用的时间最短,所以跑得最快的是丙同学乙;(2)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的长短故答案为:丙;路程【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比较运动快慢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18定点在赤道上空大约36000km高度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飞机做俯冲飞行时,驾驶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1)“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被研究的物体是卫星,卫星是静止的,必须选择一个和卫星之间位置没有变化的物体做参照物,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和地球之间发生了位置没有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飞机作俯冲飞行时,“大地迎面而来”,被研究的物体是大地,大地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大地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做参照物,并且选择一个与大地之间距离越来越小的物体为参照物选择飞机或飞行员都可以故答案为:地球;飞行员【点评】(1)参照物的选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为不动的物体(2)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选择参照物,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19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本题答案为:振动;介质;真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0音乐厅正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响度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音调比男中音的高【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生活中说的嗓门粗细、声音尖锐、沉闷都是指音调;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或强弱,用力敲、用力弹、放声高歌、低声细语都是指响度;【解答】解:(1)放声高歌、轻声伴唱,是指响度的大和小,生活中人们把声音的高低和大小说混淆了;(2)歌手的中音、高音,是指音调的低和高故答案为:响度;音调【点评】要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指什么含义,结合生活实际能区分开,特别是生活中人们易说混淆的21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振动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电线会嗡嗡的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振动而产生的,风停之后,电线没有声音,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响度的大小受发声体振幅大小的影响,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在喇叭撒上一些纸屑,看到纸屑上下跳动,纸盆在不停振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电线会嗡嗡的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振动而产生的,风停之后,电线没有声音,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答案为:振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点评】此题主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22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mi(3)、ruai(2)、dou(1)、fa(4)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然后可知瓶内空气柱从高到低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4、2、3、1故答案为:mi(3)、ruai(2)、dou(1)、fa(4)【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2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变化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5s,cd段速度最快【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速度不变,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由图可知,前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3s至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从2m/s加速至4m/s;而4s至6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3s+2s=5scd段速度最快,为4m/s故答案为:5s;c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应能通过图象得出物体所做的运动状态及运动的速度、所经历的时间三、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8分)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 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a、b、c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的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3)课本中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或探究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实验或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题中给出了与音调可能有关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在解决此类多因素的探究实验时,应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要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应选用编号a、b、c的琴弦进行实验要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需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琴弦的材料不变,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80、1.02(2)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种琴弦,且控制拨弦的力相同、弦的松紧程度不同,来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3)上述研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课本中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a、b、c;a、d、f;80;1.02;(2)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3)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或探究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实验或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点评】本题是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四、计算题(共23分)25中国“子弹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