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5课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5课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5课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单元 第15课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2积累、感受、体验语言音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3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教学重点】谈读书这篇随笔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避免望文生义片面理解。2探讨不求甚解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知识链接】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教学要点: 1谈读书文中有不少文言词句,借助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并摘录文中的名言警句,学会运用。2.谈读书这篇随笔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探讨不求甚解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自主先学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怡情( ) 诘难( )( ) 滞碍( ) 吹毛求疵( )狡黠( ) 咀嚼( )( )死抠( ) 豁然( )迂腐( ) 2填空。(1)培根,_国哲学家、_家,著有_、_等。(2)马南邨,原名_,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_。二、探究展示:谈读书1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2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3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指出人们常常存在那几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重点是分析哪一种目的?4课文第二部分中讲到求知就要读书,对于不同的书如何读,课文提出了怎样的的看法? 5“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中本体和喻体分是什么?这两个比喻句配合得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