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十) 3.2.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项突破练(1).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十) 3.2.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项突破练(1).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十) 3.2.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项突破练(1).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十) 3.2.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项突破练(1).doc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十) 3.2.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项突破练(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十) 3.2.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项突破练1.(2014襄阳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1)请简要分析颔联中“没”字和“空”字的妙用。(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颔联写友人远行难以预料,眼前只有青山空对。愁思绵绵,不绝如缕。(2)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离情别绪,请做简要赏析。(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长江一帆远”是实写,写诗人目送着友人的行舟远去的情景;“落日五湖春”是虚写,想象友人在五湖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的情景。答案:虚实结合(或想象),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前一句写诗人目送着友人的行舟远去,直至消逝在长江尽头;后一句想象着友人正在夕阳灿照的五湖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4分)2.(2014牡丹江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1)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抓住“平沙”“落日”“大荒”“明星”等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答案:时间顺序。(1分)营造出一种阔大、静谧的意境。(1分)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黄昏时分的边境辽阔荒远;日落而星出,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边境的夜晚格外静谧;星空夜转,时间在缓缓推移,静夜在慢慢加深。从日落到星出、星移,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境界。(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2)“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先判断哪个字用得好,再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的表达效果。答案:“候”字。(1分)“候”,等候之意,表明连营军士准备从容就绪,只等军令下达,出战迎敌,(1分)“候”字写出战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2分)(如果答“听”字好,最多给1分)3.(2014黄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估客:贩货的行商。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1)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好在哪里。(4分)答:_答案:颔联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含蓄蕴藉。上句是动中写静,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贾酣然入睡,足见江上风平浪静;下句是静中写动,晚上夜深人静,忽闻舟人低语,可知江潮涨起。这一联明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暗写他昼夜难眠的纷乱思绪。(2)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这首诗主要抒写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归心”是全诗之眼。首联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颔联写旅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三湘”“万里”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月明”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把这种忧心愁思更加深化了,“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之情。4.(2014鄂州模拟)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金谷园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注】诗人生活于晚唐时期。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唐时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坠楼人:石崇爱妾绿珠,美而艳,大将军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1)请结合本诗的前两句分析景情关系。(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景情关系的思路是前两句写了哪些景,抒发了哪些情,要结合诗句分析。答案:前两句即景生情,情景交融。(1分)面对现已荒废的金谷园,作者触景生情,想起此处曾经的繁华,随着芳香的尘屑消散无踪;(1分)尽管眼前的流水依旧,春草依旧,不管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作者感慨今昔之变化。(2分)(2)请从三、四句中指出诗眼是哪一个字,并结合三、四句进行赏析。(4分)答:_答案:“怨”是诗眼。(1分)日暮、东风、啼鸟,本是春天的一般景象,但着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感伤的色彩,显得哀怨悲切;(1分)此时一片片惹人感伤的落花又让人联想到绿珠坠楼而死的旧事,寄寓了诗人的怜惜之情。(2分)【规律方法】找准诗眼的技巧所谓诗眼,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眼。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以后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1.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1)全诗的主旨所在。(2)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练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2.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1)“句中眼”,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一个字。(2)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要准确找出诗眼,除了要掌握方法技巧外,还要具有鉴赏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作者的身世、流派、作品的风格及写作诗歌的背景,吃透诗中的用典,扣住诗中关键性的字、词、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全诗,并要反复吟诵,读出味道,读出感情,认真体味,多读鉴赏作品,尤其是历代“诗话”“词话”。久之,找诗眼也就不困难了,鉴赏也就找到了捷径。5.(2014恩施质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1)诗歌结尾句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其中“短愁”指怎样一种愁?(3分)答:_答案:诗歌结尾句有总结全诗,点明主旨,揭示情感的作用;(2分)“短愁”指羁旅(漂泊)或思乡之愁。(1分)(2)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5分)答:_答案:“迸”,为突然碎裂(破裂)之意,作者以此形容树叶凋落之态,让人感觉树叶不是自然脱落,而是断裂迸下的,显示了力量,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3分)(或:从语音上看,“迸”字为去声,发音气促而低沉,让人觉得叶离母体有一种强动所致,不是自然落叶,而是断裂迸下。有了这样的感觉,每一片落叶都让他惊心动魄,百感交集。)“入”,化无形的乡梦为有形(化虚为实),诗人的乡愁与钱塘江水融为一体,如钱塘江水一样澎湃起伏,无休无止。(2分)6.(2014宜昌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蝶恋花周邦彦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注】更漏:即刻漏,古代计时器。辘轳:井上汲水辘轳转动的声音。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像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作斗柄。(1)“泪花落枕红绵冷”中的“冷”字为什么耐人寻味?(4分)答:_答案:“冷”字说明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了,枕着会感到比较冷。暗示出女子一夜不曾合眼,仿佛连“红绵”都感到心寒意冷。“冷”字生动地烘托出伤别的气氛,形象地表现出离别场景之凄切,悲伤离情之苦楚。【评分说明】泪水湿透枕芯(或红绵)1分,暗示出女子一夜不曾合眼1分,烘托出伤别的气氛1分,表现出离别场景之凄切,悲伤离情之苦楚1分,满分4分。(2)本词最后两句是“以景结情”的成功的妙句。请简要赏析。(4分)答:_答案:最后两句描绘了男女别后的景象,表现的是行者(男子)对女子依依难舍的离愁。行者(男子)远去,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女子居住的高楼,然而这高楼已隐入地平线,眼中只见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更衬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远了。最后两句以景代情作结,使得“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末尽,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评分说明】行者(男子)对女子依依难舍的离愁1分,描绘景象2分,以景结情的表达效果1分,满分4分。【加固训练】(2014贵阳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1)首联哪一个字堪称全篇“诗眼”?请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答:_答案:“倚”字。(1分)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守城战士斜靠城楼,似乎沉浸在迷人的秋色和悦耳的角声里。(1分)一个“倚”字,写出了守城战士倚楼而息、懒于警戒的安闲姿态,(1分)传神地烘托了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和平气氛。(1分)(如果答“断”字,言之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