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doc_第1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doc_第2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芦山第二初级中学:陈丽一、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的第二则,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触文言文比较少,阅读水平不高,在疏通文意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在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如何教学,怎样促进学生学好本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老师思考的重点。本篇文章浅显易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信心! 三、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背诵课文。2、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质。四、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五、教学难点:依据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质。六、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打印好的教案七、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B、请学生推荐一位学生朗读课文C、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A、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进行翻译。B、带着疑难,小组间相互交流。C、抽学生翻译,老师纠正错误。3、整体感知:A、朗度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B、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人物是谁?友人,元方;重点人物:元方C、文章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D、学生交流讨论:友人,元方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呢?友人:无信,无礼,知错就改。(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元方:懂礼,聪明,识义,正直不阿。(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明事理、懂礼仪。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三)、合作探究课文:1、你认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待父亲的朋友应该以礼相待。2、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做言而有信的人。我们要懂礼仪、语言文明,学会尊重他人。要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己的缺点错误。我们要学会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为人要方正,办事光明磊落,敢于坚持原则。四、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陈太友与友期: 约定 太丘舍去: 离开 去后乃至: 才 尊君在不: 通“否”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丢下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诚信 友人惭:感到惭愧,意动用法 下车引之: 拉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2、你能说出“君”“尊君”“家君”三种称谓有什么不同吗?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你父亲”。 君:对别人一种有礼貌的称呼,相当于“您”。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我父亲”。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4、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五、课堂小结同学们,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就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六、课后作业1、发挥你的想象:有一天,友人与陈太丘又碰面了,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要求:写在作业本上)2、背诵课文七、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元 方:懂礼,聪明,识义,正直不阿 人物 特点 友人:无信,无礼,知错就改 八、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不长,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理解的。在教学本课时,有学生提出“入门不顾”是不是太失礼,我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是由学生自由谈论,于是有些同学认为元方没有礼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长辈应该尊敬;有的同学认为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