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 阶段评估检测(五)新人教版必修3 第46章(90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7题,每题2分,共3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近几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如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某动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图的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下列哪个特征是错误的( )a.这是一个衰退型的种群b.幼体比例较大,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小c.种群的死亡率较大d.种群的出生率较小3.(2012珠海模拟)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c.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d.在调查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时,以多个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4.如图表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5.(预测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生产力假说”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是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者在某山区研究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b.海拔1 000 m处物种丰富度低而生产力高c.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d.此研究结果支持“生产力假说”6.(2012聊城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不变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7.(2012肇庆模拟)如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这四种条件分别是: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毒害物质积累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菌株,新菌株能利用原有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以下哪一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1、2、3、4正确配对( )a.w x y z b.x y z wc.y z w x d.y x z w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9.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10.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11.(易错题)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 b. c. d.12.(2012湛江模拟)2011年11月28日,德班气候大会开幕,本次大会的主题仍是“低碳减排”。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据图能做出的正确判断是( )a.图中箭头表示co2的流动方向b.co2只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c.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d.适当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13.(易错题)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图中的食物链为:乙丙甲c.d点丙种群繁殖速度最快,e点种内斗争最激烈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则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周期缩短14.(预测题)如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15.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16.(2012宿州模拟)如图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只有光、温度、co2、矿质营养b.在晴朗的夏天,co2浓度往往成为植物固定太阳能的限制因素c.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净生产量的10%20%d.图中的“营养”是指落叶和枯枝中能被植物再利用的有机营养17.(2012韶关模拟)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 b 、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 、h、i 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 、k 、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流动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1106c/akjd.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初生演替二、双项选择题(包括6题,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8.(2012中山模拟)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养殖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c.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越多,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高d.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生态塘和潜流湿地,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对水体起净化作用19.将三株长势相同的幼苗按如图装置处理,密封。a钟罩内小烧杯中盛有稀硫酸并放0.276 mg亚硫酸钠,b钟罩内小烧杯中盛有稀硫酸并放0.138 mg亚硫酸钠,c钟罩内不放上述物质(钟罩内气体体积为5 l)。下列说法正确或与该实验要求一致的是( )a.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可生成so2气体,b钟罩内该气体含量最高b.b钟罩内的植物最先受到危害,症状是叶发黄、焦枯并逐渐死亡c.玻璃板与玻璃罩之间应用凡士林封住,其目的是防止罩内气体泄漏d.根据生物学实验的对照原则判断c装置的作用是对照2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b.图中秃鹫不占据营养级c.图中狼与秃鹫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1.如图为某食物网,则正确的叙述有( )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b.图中成分加上细菌、真菌即为生物群落c.若能量传递效率为20%,d每增重1 g,则a被消耗25 gd.当e减少时,短期内h的数量将增加22.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该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为分解者b.若用该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c.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能量循环利用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则乙种群的有机物总量比甲的少23.据报道:美国一科学家模仿鲨鱼皮肤表面粗糙v形皱褶制作的泳衣,能减少水流的摩擦力,使身体周围的水流更高效地流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发明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该事例充分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征服自然c.长期海水摩擦导致鲨鱼皮肤出现v形皱褶d.鲨鱼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三、非选择题(包括5题,共48分)24.(8分)(2011安徽高考)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域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 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25.(10分)(2012皖南八校联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a、b、c、d、e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2)图中共有_个营养级;c和d的种间关系是_。(3)若上述生态系统出现在火灾过后形成的草原上,则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4)受a和c的影响,d的种类和数量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的作用。(5)在上图食物网中若a表示c食物直接来源于a所占的比例,若要使c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为y,那么x和y的关系可表示为_。26.(10分)(2012广州模拟)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如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1)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调节。_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负反馈 b.正反馈c.激素 d.负反馈和正反馈(2)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_。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_。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以_的形式进行流动。(3)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藻类、风车草、莲、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外,还必须有_。(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27.(10分)(2012中山模拟)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碳在ab和bc过程中分别以_形式流动。(2)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_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学燃料的燃烧,打破生物圈中_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3)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4)若生产者固定了100 kj的能量,则图中最高营养级理论上可获得的能量为 _kj。(5)“周一请吃素”,这是坎昆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符合能量流动的_特点。(6)每年的3月12日是全国植树节,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选种的植物必须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28.(10分)(探究创新题)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a、b、c三种类型的野菊和其生存环境进行调查。记录如下表:表一 不同调查面积(单位:cm2)的野菊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类型1010202020202020202011011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a358141617192020b35691113131313c235888888表二 近五个月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单位:株/m2)月份种名1月2月3月4月5月车前草00.31.42.03.0婆婆纳1.31.41.72.83.2狗尾草0.81.31.52.21.6野菊0.42.02.53.45.4(1)表一中a、b、c三种类型的野菊对环境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表二中狗尾草与野菊之间的关系是_, 狗尾草数量在4月份时有所增加,其原因是_。试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野菊和狗尾草种群密度变化曲线。(2)同学小王在调查该野菊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选取40 cm40 cm为样方面积。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_。答案解析1.【解析】选c。发达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不是由于本地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而是贫困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2.【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该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其特点为幼年个体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3.【解析】选b。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后标志的个体数减少,这样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值会偏大;采集小动物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高温的特性,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导致收集的小动物减少;样方法统计个体数时,应该遵循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的原则,如果将样方线上的个体都统计在内,则调查的结果会偏大;调查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时,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而不应该选择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这样会使数值偏大。4.【解析】选b。根据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可知t4之前种群密度将增大,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且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t4时不再增长,故种群应呈“s”型增长,t4时为种群的k值,t2时增长速率最大,应对应“s”型增长曲线中的k/2值。5.【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以曲线图的形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判断的能力。2.解题关键:分析坐标图找出物种数目与生产力的关系。【解析】选b。题中说明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生产力降低。而图示中的信息说明了在较低的海拔范围内,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增加,海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下降。6.【解析】选c。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不是不变,而是保持相对稳定;杂草不是一个种群;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7.【解析】选c。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可以看成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条件,种群呈“j”型增长,故与曲线3相符;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毒害物质积累,后期生存斗争较为激烈,故与曲线4相符;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食物的耗尽限制了细菌种群数量的增长,与曲线1较为相符;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菌株,新菌株能利用原有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由于新菌株的出现,又产生一个新的生长高峰,故与曲线2相符。8.【解析】选a。森林中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即同时具有灌木层、苔藓层、地衣层等;群落演替过程中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演替的过程中群落既能够影响环境,同时又受环境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增多可使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9.【解析】选b。藻类种数越多,多样性越高。从图中看出,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种数最多,则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滨螺密度超过一定值时,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少。10.【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不仅减少了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而且还有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只能保持原有状态,不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只能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反而降低了稳定性;只有适当增加物种的数目,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增多,食物网更加复杂化,才能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11.【解析】选a。细菌中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植物中菟丝子属于消费者;动物中蚯蚓、蜣螂属于分解者;异养型生物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也一定是自养型生物。12.【解析】选d。二氧化碳应该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流动,而不能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流动;co2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由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而引起的;自养生物能够固定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13.【解析】选c。图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数量呈上升、下降波动,反映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项正确。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对数量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后升后降的为捕食者”进行判断,图中的食物链为:乙丙甲,b项正确。d点后丙种群数量继续增加,故在丙曲线的a点到e点内,d点种群繁殖速度最快,但种内斗争最激烈的应在种群数量最大值对应的点,即图中a点,c项错误。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后,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物种恢复稳定状态的速度快,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振幅缩小,周期缩短,d项正确。14.【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成分、种类和功能等。2.解题关键:重视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解析】选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与海洋生态系统没有共同部分,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15.【解析】选d。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变化,能量随物质的流动而传递;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乙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于甲中部分能量因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而使乙比甲的能量少。16.【解析】选b。由图可知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除了光、温度、co2、矿质营养以外,还有水,故a错误;在晴朗的夏天,光照充足,温度也高,所以co2浓度往往成为植物固定太阳能的限制因素,故b正确;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占本营养级同化能量(即总生产量)的10%20%,故c错误;图中营养指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故d错误。17.【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但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1106(b/a)(c/b)=1106c/akj;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18.【解析】选c、d。该养殖系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较自然池塘相比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强;串联的池塘越多,水体富营养化越严重, n、p含量越高;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可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19.【解析】选c、d。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可生成so2气体,a钟罩内小烧杯中盛有稀硫酸并放0.276 mg亚硫酸钠,b钟罩内小烧杯中盛有稀硫酸并放0.138 mg亚硫酸钠,c钟罩内不放上述物质,因而a、b钟罩内会产生不同浓度的so2,且ab;因此a钟罩内的so2气体含量高,并且植物最先受到危害;根据生物学实验的对照原则判断c装置的作用是对照。20.【解析】选b、d。因为该图表示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情况,所以m应表示光能和co2等无机物,n表示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呼吸散失的热能和co2,p表示由分解者分解释放的热能和co2等。图中只有1条捕食食物链,秃鹫属于分解者,不占据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发生在营养级之间。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21.【解析】选a、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a正确,如图所示,在此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错误,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图中仅为某一区域的某一食物网,而不包括所有生物;c错误,若能量传递效率为20%,根据d占据的位置,处于5条食物链,d所摄取的各种生物量不确定,因此不能确定消耗a的量。d正确,当e减少时,短期内a的数量将增加,从而g的数量将增加,h的数量也将增加。22.【解析】选a、d。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a正确,若用该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无机环境;b错误,若用该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丙为分解者,不出现在食物链中;c错误,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物质循环利用;d正确,若乙为初级消费者,甲则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的有机物总量比生产者的少。【误区警示】(1)审题粗心,不能依据“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对图解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不能正确判断“甲、乙、丙、丁”所代表生态系统不同成分的具体名称。(2)知识混淆,理解不全面。由于混淆了“物质和能量”这两个截然不同但关系密切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甲、乙、丙中含有的有机物“属于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不可以循环利用,导致错选c项。23.【解析】选a、d。模仿鲨鱼皮肤表面粗糙v形皱褶制作的泳衣是一种科学发明,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人类不可能完全征服自然;根据自然选择特点,鲨鱼皮肤出现v形皱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不仅是海水摩擦;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决定了鲨鱼的进化方向。24.【解析】(1)大熊猫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竹子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或第三营养级,华南虎是肉食性动物,处于第三或更高营养级。由于能量沿食物链传递逐级递减,因此低营养级的大熊猫比高营养级的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2)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是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因此属于化学信息。(3)六个彼此隔离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通过生态廊道打破了地理隔离,彼此交配繁殖后代,实现了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4)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这是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答案:(1)大熊猫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比华南虎低(2)化学信息 (3)基因交流 (4)环境容纳量25.【解析】(1)由图可知e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为生产者,c、d为消费者,所以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2)由图中a到d再到c可以得出共有三个营养级;c和d既共同以a为食,存在竞争关系,又有c以d为食,存在捕食关系。(3)火灾过后土壤中仍然有植物的根、种子等,所以属于次生演替。(4)因为是受a和c的影响,d的种类和数量才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所以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作用。(5)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题中涉及至少需要a的能量,所以用20%的传递效率来计算,因为存在两条食物链,一条是adc,一条是ac,所以根据a表示c食物直接来源于a所占的比例,可以得出y=25x-20ax。答案:(1)光合作用(2)三 竞争和捕食 (3)次生演替(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5)y=25x-20ax26.【解析】(1)正反馈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反馈,其作用正好与负反馈调节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调节的作用往往是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2)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降低浮游藻类光合作用速率,从而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由一种群落代替另一种群落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污染减排技术对比分析报告
- 小学书法教室硬件配备详细清单
- 防疫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重庆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公司
- 西安燃气公司停供应急预案
- 牙科基础专科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蚂蚁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 中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探讨
- 大学急救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塑料地板安装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案
- 村民森林防火承诺书
- Q∕SY 06504.2-2016 炼油化工工程储运设计规范 第2部分:火炬系统
- 税法(第三版)项目一任务三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 系统数据导出确认单
- Q∕SY 01004-2016 气田水回注技术规范
- TSG Z8002-2022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 植物组织培养论文 月季
- 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 TCECS 822-2021 变截面双向搅拌桩技术规程
- Q∕GDW 12130-2021 敏感用户接入电网电能质量技术规范
- 2019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县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