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专题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民版.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专题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民版.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专题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民版.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专题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民版.doc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专题评估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民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专题评估检测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厦门模拟)史学家钱穆认为:“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我们讲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这段话不能说明(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d对全球史观的一种否定2.(2012合肥模拟)明朝有诗云:“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与该诗相关联的制度主要是( )a皇帝制度 b分封制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4.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5.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b分封制的影响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6.“秦始皇设职授官, 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 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7.(探究题)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8.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9.(2012厦门模拟)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这一政府架构应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10.(易错题)文书这样描述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凡百官奏钞,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此机构应是( )a门下省b尚书省c中书省d御史台11.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a b c d12.(预测题)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权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 )a为了监察地方b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c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13.(2012福州模拟)“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c理藩院 d行中书省14.“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机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机构设置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确立b中央集权加强c中央机构的完善d君主专制制度强化15.(2012福建师大附中模拟)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材料二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请回答:(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12分)(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8分)17.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春秋时期,以世卿、世大夫执政,当时所称的相,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官名。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材料二 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国家所有重大事务的决策。但宰相制度的鼎盛时期很短暂,不足百年。百余年间,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材料三 魏晋至宋为调整期。两汉时期,由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材料四 元至清末为衰落期。因为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所以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1)据材料一,春秋至秦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有哪些?(6分)(2)据材料二,谈谈汉朝宰相制度的历史特点。“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鼎盛时期很短暂,不足百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3)依所学知识思考:宰相制度调整的核心是什么?以北宋为例说明。(4分)(4)试概述元至清末宰相制度衰落的表现。(4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d。材料中的“必有渊源”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中国历史之特殊性”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重视社会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材料并不能体现对全球史观的否定。2.【解析】选b。分封制之下的诸侯享有很大的独立性,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大增,于是出现了题干诗句列举的诸侯争霸篡权夺位的现象。故正确答案为b。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3.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理解能力。从“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可以看出西周统治者通过推行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严格的等级制度,故a项正确;b项讲的是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与题意不符,排除b;c项讲的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d项讲的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4.【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王国维虽认为立贤之利大,但不以立贤取代立嫡的原因在于立贤会使“其弊并不可胜穷”。因此,b项正确。5.【解析】选c。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宗法分封制,宗法制有凝结宗族的作用,有助于社会统一和稳定,分封制也是建立在国家相对统一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土地等资源来进行分封的,另外从文章标题也可判断选择c项。6.【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秦朝郡县制影响、特点的理解。据材料“设职授官”“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等信息,可以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世袭的等级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分封制、皇帝制仍然是世袭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故排除a、b、c。7.【解析】选a。从材料中“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结合秦代史实,可以得出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项不能体现“权力的顶峰”;秦代开始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不正确;三公九卿制只是加强君权,不全面。“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包括中央与地方力量,故a项正确。8.【解析】选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刘邦与其父是宗法关系中的父子关系,但是从君臣关系上可以看出,刘邦与其父是君臣关系,由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要求宗法关系服从于君臣关系,故选b项。【误区警示】注意理解材料主旨意思,从人臣、人主方面分析,刘邦在宗法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但材料主旨意图是强调此种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臣关系,而绝不是强调等级森严。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图中的尚书令、侍中和常侍属于中朝,而三公九卿属于外朝,即汉代的中外朝制度,也即内外朝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此制应始于汉武帝。10.【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唐代三省的职能,从题干叙述可知,该机构主要功能是“驳正违失”,可见这是指三省中门下省的主要职责。11.【解题指南】明经科和进士科都要经过三试,要注意这两个科目考试的主要内容特点,如二试中,明经科考口答诸经大义,进士科考作诗、赋、文各一篇,可见明经科考试难度低于进士科。【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包括经帖、写作、时务策,考核的内容在难度和数量上要大于明经科。因此,说法错误。材料中科举考试分为两科说明正确;从考试内容一栏看,儒家经典属于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正确;三试的内容考时务策体现了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正确。12.【解析】选a。从材料中信息“不敢把政权分散”、“集中在中央”等,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更好地监察地方,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变式备选】(2012北京模拟)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解析】选c。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变化反复、复杂,c项最切合实际,其他几项图示较单一。13.【解析】选a。元朝对西藏的管辖设立的机构是宣政院。元朝中书省是中央行政机构,c设于清朝,d是元朝的地方机构。14.【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取题干信息:引文描述了军机大臣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由此分析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按照皇帝旨意办事,因此体现了皇帝集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认识。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错误;明内阁制度形成是到明成祖时期,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史实。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应依据三则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回答,注意必须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两方面分别分析。第(2)题可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认识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和秦朝灭亡的原因。然后,综合上述答案,理解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答案:(1)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材料二: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没有关系。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但王朝的衰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17. 【解析】第(1)题应依据材料一回答,要注意从政治角度归纳当时的社会变化。第(2)题首先应依据材料二归纳“特点”,然后从专制皇权加强的角度分析“原因”。第(3)题可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趋势分析。举例说明必须注意史实的全面性与准确性。第(4)题可结合元明清三代皇权与相权演变的有关史实回答。答案:(1)世卿世禄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