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现代诗两首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现代诗两首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现代诗两首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现代诗两首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现代诗两首课件 (新版)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现代诗两首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冷静客观的态度 2 一点儿 3 蹲下占有 4 狭窄的山口 i y o j di n 焉 怨 躯 莽 冷眼 些微 蹲踞 隘口 3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为什么 唱你时 总不能 成声b 而 黄河 今夜 仍然 要从你身旁流过c 多年来 竟 没有些 微的损坏d 而 一提到你 便有 烈火焚起4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本文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台湾诗人 现仍居住在台湾 2 席慕蓉多写爱情 人生 乡愁写得极美 清新 易懂 3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 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 主张写 主知 的诗 4 长城谣 是一首咏物抒怀 反观历史的哲理诗 c 5 填空 1 长城谣 中表达作者对祖国深情的诗句是 表达对故乡深情的诗句是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2 请你说说 长城 的象征意义 长城 象征着中华 是作者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 3 一片槐树叶 全诗分三节 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时间线索 另一条是线索 伤感 回忆 企盼 两条线同步并行 构成三部分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现在 过去 将来 感情 伤感现在 回忆过去 企盼将来 6 体会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 1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的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无情 是指面对战争 长城屹然不动 成为历史的见证 冷眼 写长城面对世人的恩怨 成败 荣辱 能冷静对待 人间的悲欢离合 在无情的长城面前 只是昙花一现 古老的长城饱经沧桑 成为历史的见证 2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面一提你便宜有烈火焚起诗人日夜牵挂故乡 心系长城 所以心情激动 长城在诗人心中 不仅仅是客观的建筑物 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所以才会让多情的诗人歌不成声 赋不成篇 却又挥之不去 成为一种情结 7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 只填字母 黄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 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 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a 黄皮肤人的群落b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c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8 2015 德州 综合性学习 1 下面四幅 秋 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2 秋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 其主要风俗是赏菊和登高 c a b b 重阳节 3 金秋九月学生进入新的学校 开始的人生旅途 展开想象 描绘那时你心中的情景秋色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70字 示例 九月一到 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 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 染红几片叶子 然后乘着一簇风飘过校园 在这醉人的季节里 我也将迎来金色的收获 课内精读 阅读 长城谣 完成第9 12题 9 本诗中的长城象征着什么 作者对它有着怎样的感情 答 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朽文化和民族精神 作者对长城有着无比的热爱和怀念 10 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一句中的 云 树 风 应当如何理解 答 云是漂泊不定的 就像游子的心 树又是根基牢固的 意为是作者渴望找到自己的根 风是寒冷的 凛冽的 悲凉的 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很有沧桑感 11 在第一节中 诗人借长城的 无情 冷眼 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 厌恶之情 你以前学过的诗词中有没有类似的表达对残酷战争的痛恨的句子呢 请写出两句 答 示例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2 假如在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里 席慕蓉和纪弦在长城相遇 你认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请根据你的知识设计一段对话 不超过一百字 答 席慕蓉 纪兄 幸会幸会 您来享受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了 纪弦 是啊 顺便也是感受感受那曾经征战的历史 您的 长城谣 我都背得很熟练了 席慕蓉 香港 澳门已经回归了 让我们一同来企盼祖国的统一吧 点拨 最好围绕思乡还乡的意思来写 迁移拓展 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3 诗歌借用了哪些意象来抒发情感 长江水 海棠红 雪花白 腊梅香 14 诗歌第二节中的 海棠红 和第四节中的 腊梅香 极富古典意味 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 15 联想手法的运用为本诗增色不少 请以第一节为例作简要分析 第一节由 长江水 联想到 酒 由 酒 联想到 醉酒的滋味 再由 醉酒的滋味 联想到 乡愁的滋味 16 诗中 诗人不说 一张红海棠 一片白雪花 一朵香腊梅 而说 一张海棠红 一片雪花白 一朵腊梅香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用 一张海棠红 来强调 红 以突出 红 的鲜艳灿烂 而这 红 又与后面的 血 自然相连 用 一朵雪花白 来强调 白 白得晶莹剔透 纤尘不染 而这 白 又与后面的 信 紧密相连 用 一朵腊梅香 来强调 香 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 沁人心脾 而这 香 又与后面的 母亲 相连 炳烛 夜读晋平公问于 师旷 曰 吾年七十 欲学 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 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 乎 平公曰 善哉 注释 炳烛 点燃蜡烛 于 向 对 师旷 字子野 春秋晋国人 著名乐师 目盲 戏 对 开玩笑 盲臣 师旷为盲人 故自称盲臣 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17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我 迟 晚 怎么 为什么 好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年少好学 就 如同初升的太阳 2 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乎 点燃蜡烛和在黑暗中行走 哪一个 更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