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第7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第7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第7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第7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第7章末检测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章末检测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生物圈7、8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1、2、3、4、5、6、9、10、11、1213、14、15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世纪以来,每三年就有两种鸟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生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天敌过多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解析造成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答案d2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b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c以石油、煤等原料为动力,生产效率高d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解析无废弃物农业属于传统农业模式,它的优点是追求物质循环利用,因此没有废弃物,很少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难以适应人口的快速增长。石油农业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农业生产模式,化肥、农药和机械的大量使用对环境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其结果是生产效率提高,但人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和资源代价,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子孙后代的需求。答案b3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水稻培育品种的产量及质量,却忽略野生品种的保存。有学者的实验结果发现,受到某些细菌感染的野生品种水稻有40%的存活率,而人工培育的水稻遭受感染后则全数死亡。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一项是 ()。a人工培育的水稻品种缺乏遗传变异b野生品种的水稻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c野生品种的水稻对病毒具有较强的适应力d野生品种灭绝会降低水稻的基因多样性解析遗传变异是一切生物的特性。由题意分析,野生品种的水稻有较高的基因多样性,不是物种多样性;野生品种水稻存在抵抗该病毒的基因,不是野生品种水稻对病毒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而是病毒对野生品种水稻进行了选择。答案d4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解析“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都是为了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答案d5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泥石流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就是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山体疏松。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可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b为实现快速绿化,保护山林,应由外地引入一些繁殖迅速的新物种c人力进行经济活动时,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d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解析新物种迁入,由于食物、空间资源充足,没有天敌,一定时期内可以快速增长,但是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对当地物种造成灾害。答案b6我国政府曾把大熊猫作为“国礼”对外赠送。原因是大熊猫是我国濒危物种,人类的活动又加速了它的濒危,尽管建立许多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但野生数量增加很少。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大熊猫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大熊猫濒危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较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大熊猫濒危使人们认识到某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一个基因库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解析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地球上每一物种的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特定的基因库,某一物种一旦消失,人类将永远失去一个基因库,遗传多样性也会减少。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人类的活动是致使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答案b7下列有关生物圈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的进化影响着地球的地壳变迁b生物的进化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迁c自然选择是生物圈形成的原因d生物进化和环境进化同时进行解析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球的气候变化和地壳变迁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理化环境,进而又影响着生物的进化。答案d8生物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利用的特点是 ()。a只利用一次 b只能有限地利用c反复利用 d单向地利用解析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形成了三极结构,连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的多级利用,再分解成无机物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去的完整回路。所以说生物对生物圈中的物质利用的特点是反复利用。答案c9下列关于对环境大气平流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b保护地球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c一种主要的化学气体污染物d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解析臭氧层是地球上生命物质的“保护伞”。答案c10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解析“贺卡”、“一次性木筷”均由木材转化而来,我国每年用于开发“一次性木筷”的木材浪费惊人,这种消费方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答案b11据报道,沙漠化已逼近北京,相距仅70余千米,造成这一严峻事实的人为原因是 ()。a工厂数目增多 b年降水量变大c植被遭到破坏 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解析人为的砍伐森林、毁林开荒造成植被破坏。答案c12野生生物濒危和灭绝的因素中,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是 ()。a自然条件的变化 b生态系统退化c物种的退化 d生存斗争的激烈化解析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可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退化,从而引起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6分)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食物链(两条)。_、_。(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_。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基础知识,由图可知,可溶性有机碳可作为好氧细菌的碳源,被好氧细菌分解利用,好氧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作为黑藻、绿藻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又是其呼吸作用的产物,这样,在细菌、植物、无机环境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物质循环。根据第二小题的题干,梳理出两条食物链。重金属盐在食物链中有富集现象,对高营养级的人或其他生物危害很大,而且难于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答案(1) (2)绿藻轮虫鱼黑藻鱼鸭(3)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14(12分)分析数据,了解国情。人口状况是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下面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b与1990年2000年相比较,2000年2010年人口净增长量上升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2)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_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_趋势。(3)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_。解析(1)2010年与1953年相比,人口总量增长为:(13.405.94)5.94125.6%;1990年2000年的人口净增量为12.6611.341.32(亿),2000年2010年的人口净增量为13.4012.660.74(亿),说明人口净增量下降;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为6.9540.69%2.828(亿),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为10.0833.59%3.386(亿);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为13.4074.58%9.994(亿),这一数字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2)分析人口结构柱状图可知,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3)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答案(1)d(2)下降上升(3)减少(下降或降低)15(12分)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由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早上比傍晚要_。(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来影响蓝藻的生长的。(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已知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水样编号a组(原始水样)0.20.30.311010776.5b组(添加n)11.522.52019181718c组(添加p)899.510119.57.57.57d组(无添加)0.20.20.31109776.5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_。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在傍晚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2)水体出现蓝藻爆发的原因是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从取水点向下游的污染明显加重,说明工厂是污染源。由a、b、c、d对照知b组号以后的水样中蓝藻数量较其他组别多,说明n是限制河流中蓝藻生长的因素,即河流中p含量超标。答案(1)低(2)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酶的活性(3)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 对照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生物圈10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1、2、4、5、6、8、9、11、12、153、7、13、14、16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突出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其直接价值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提倡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答案d2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解析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臭氧层被破坏后,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增多,使皮肤癌发病率增加,使农作物和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答案d3由30多名中外科学家组成的“长江白鳍豚科考调查小组”在从宜昌至上海的1 700公里行程中,没有发现一头白鳍豚,由此可见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考验。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做法的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可随意引进物种b为保护草原,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华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保护,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泛滥成灾,应引入其天敌解析盲目引进物种,势必威胁当地其他生物的生存,不能人为破坏食物链的某个营养级,引起生态平衡失调,要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做好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答案c4我国某些城市和地区严格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主要是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禁止使用的原因是 ()。a三聚磷酸钠会引起白色污染b三聚磷酸钠会跟硬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堵塞下水道c三聚磷酸钠会造成自然水质的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坏d三聚磷酸钠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解析考查化学污染的危害。含磷洗衣粉中的磷进入水体后,会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这是禁止使用的原因。答案c5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 3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出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温室效应 b氮氧化合物排放c白色污染 d碳氢化合物的排放解析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节省了煤,使大气中co2的产生量大大减少,因此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答案a6用飞机反复大面积地喷洒ddt, 其最可能的结果是 ()。消灭了该地区的害虫抗ddt的变异类型害虫比例增大消灭了这个地区的杂草这个地区某鸟类剧减abcd解析ddt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害虫的灭绝,只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并且随食物链的破坏会导致鸟的数量下降。答案b7如下图,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型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 ()。甲乙解析当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异养好氧的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含量下降,但同时水中的溶氧量也下降。有机物的减少,溶氧量的下降使好氧微生物的数量急剧下降。答案d8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若自然环境恶劣,则生物多样性小。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答案c9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小草为生产者,属于间接价值。小草的生长对和它具有竞争关系的种群不利,b项错误。c项中其不知道的基因价值属于潜在价值。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属于间接价值,d项正确。答案b1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的能源来自太阳能b生物圈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物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c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d生物圈是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同样具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以a、b两个选项正确。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可知c选项不正确。生物圈的含义为“生物圈是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所以d选项正确。答案c11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c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解析温室效应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有关,酸雨与二氧化硫等污染有关,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氮氧化物及氟利昂等污染有关。答案a12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地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地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对生态的破坏。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人类掠夺式开发导致的结果。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_。该污染物通过_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_。图中数字表示各年龄期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百分比(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_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解析雌性激素对于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通过生物放大在营养级高的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从而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由图可知,污染使种群的年龄结构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所以种群数量会逐渐减少。(3)研究不同物种的消长现象,属于群落的研究水平。(4)污染会使某些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导致物种丰度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答案(1)繁殖功能受损害食物链(2)种群数量逐渐下降(3)群落(4)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度)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14(12分)近年来,巢湖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藻爆发)现象,下面是发生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请回答问题。(1)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_。(2)微囊藻是造成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巢湖水中的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_,理由是_ _。(3)图中b代表_。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节方式是_。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