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3.3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规范训练 鲁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3.3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规范训练 鲁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3.3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规范训练 鲁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3.3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规范训练 鲁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3.3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规范训练 鲁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旅游业的概念1、2、3旅游资源评价5、6、7、811、12、179、10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3、1415、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曾有专家预言: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旅游收入国。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有关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各国都应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的最主要支柱b现代人工作、学习比较繁忙,因此现代旅游基本都是事务性出游c旅游业虽是“无烟工业”,但旅游活动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d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值得观赏的自然景观,否则就没法发展旅游业解析旅游业相对于工业而言,污染较少,有“无烟工业”之称,但它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文物古迹的破坏、冲击正常社会秩序等问题。答案c2有关中国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也是旅游收入大国b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的民族风情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c我国正在兴起的“红色旅游”,即主要观赏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d我国将成为第二大旅游收入国,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解析民族风情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即以游览革命纪念地、接受思想教育为主;我国占优势地位的产业并不是第三产业。答案b3“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又没时间。”这说明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旅游动机b经济条件c闲暇时间d同时具备旅游动机、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解析要想成为一个旅游者,必须具备的个人条件是:一定的经济条件(要有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的收入);闲暇时间(要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旅游欲望(旅游动机)。答案d4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迎来“提速期”,各地报名行情火爆。这是因为()。a直航降低了旅游的时间和成本b大陆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c台湾增添了新的旅游景观d台湾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解析两岸直航后,航程缩短、航班增加,赴台游的常规路线降价,降低了旅游的时间和成本,使得赴台游市场快速升温。答案a读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回答56题。5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6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a气候环境的差异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环境容量的差异解析昆明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冬季寒冷时间短,春城景观持续的时间较长,供游览的季节自然就长;市场距离和交通通达度方面与游览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同时从这两方面看昆明不占优势。昆明与北京相比客流量差异较大,与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有关;从资源本身看,北京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很多资源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非凡性,对游客有较大的教育意义而吸引力很大。而昆明相对较差,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教育意义不明显,有些资源不具有唯一性,全国类似资源较多则会分散客源。答案5.a6.c每年农历的“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赛,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据此完成78题。7龙舟节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200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a光照充足,降水丰沛 b基塘、湖泊众多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8要想使龙舟节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建立环境立法和相关环境保护政策b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c加大开发力度,多建娱乐场所d开展“绿色旅游”解析第7题,珠江三角洲能举办龙舟节的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第8题,较多的娱乐场所的修建,会破坏当地的背景环境,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答案7.c8.c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将全面改善;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将突破8亿人次,在一期规划确立100余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基础上,再重点建设13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据此回答910题。9上图是某“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迹。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图中这一建筑所在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应该是()。a沪浙红色旅游区 b湘赣闽红色旅游区c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d陕甘宁红色旅游区10下面表格材料反映了()。红色旅游区旅游客源前五位的省区西柏坡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井冈山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广东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的特性b地区接待能力影响客流量的多少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d游览价值的高低影响客源地的形成解析第9题,图片反映的是遵义会议会址,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第10题,市场距离因素是影响旅游地客源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关键因素。为了省钱省时,大部分旅游者一般都会到距离较近的地方旅游,表格反映了旅游区主要客源地均位于距离旅游区较近的经济发达地区,因此说明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答案9.c10.c读云南怒江州部分旅游资源评价资料,完成1112题。主要景点旅游资源吸引性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级国际国内地方一级二级三级怒江大峡谷雪山雄姿溶洞高山冰蚀湖矿泉温泉民族节庆特色村寨11.与怒江大峡谷相比,溶洞只具有地方吸引向性,主要原因是()。a景观独特性不强,知名度低b溶洞的规模较小c旅游功能单一或时间性强d旅游交通不太便捷,较偏远12高山冰蚀湖与民族节庆和特色村寨相比旅游开发潜力较小,下列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发受自然条件制约大b开发成本高c对环境破坏大d景点范围较小解析第11题,溶洞在我国分布地域较广,景观不具备独特性。第12题,高山冰蚀湖的开发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开发成本高,并易对环境造成破坏。答案11.a12.d13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解析旅游地居民为发展旅游业,如不适当地使用当地动植物资源,乱捕滥杀,乱伐滥挖,往往会使自然界中食物链受到破坏,生态功能失调,环境功能减弱。答案b14北海银滩沙质为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石英沙滩”。上世纪90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并提供旅游服务。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显变得灰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造成沙滩萎缩和沙质变黑的直接原因是()。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的自然发育过程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d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缺乏科学论证解析仔细阅读资料可知,“沙滩萎缩”“形成积水槽沟”等的形成与人工建筑有关。答案a15旅游饱和与超载常常导致严重的环境后果,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措施有()。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提高旅游供给能力提高旺季时的门票价格任其自然a bc d解析从旅游需求方面考虑,减少旺季需求人数,另一方面,考虑增强接待能力。答案b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某地区旅游资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是_。(2)为发展当地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和b两条路线各有利弊,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b线线路地形平坦ba线线路建筑成本较低,但占用耕地cb线线路更方便沿路观赏山石林湖等自然风光da线线路要考虑地形、地势,会增加成本(3)发展当地旅游业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解析本题采用实例,分析在旅游开发中要注意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同时要注意减少旅游开发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图中旅游资源包括地质地貌、水文、风俗等,开发中要使各景点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同时不要超出旅游环境承载量。答案(1)该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兼备,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旅游资源质量高,组合状况好(2)bc(3)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要合理控制游客人数与旅游旺季景区游客密度;对雪山、石林、湖泊景区开发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引起生态的破坏;道路建设及各种旅游设施建设要注意与环境协调;要注意做好当地人文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17读“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回答下列问题。(20分)地区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湖北河南黑龙江所占比例(%)12.3510.306.915.456.405.255.05地区吉林山西湖南上海内蒙古陕西四川所占比例(%)4.824.803.853.523.403.025.11(1)到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地区分布受到_和_的制约,北京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_的特点。(2)评价北京市旅游开发条件。(3)若北京进一步利用黄金周节假日扩大远距离客源,怎样改善交通设施?(4)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众多,请你说出北京三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胜古迹:_、_、_。解析北京作为历史古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交通便利,地区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