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3.12 滕王阁序(并诗)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3.12 滕王阁序(并诗)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3.12 滕王阁序(并诗)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3.12 滕王阁序(并诗)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1).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3.12 滕王阁序(并诗)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王阁序并诗(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成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解析a项,明鸣;b项,鱼渔,清青;d项,弛驰。答案c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俨骖于上路俨:整治。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不顺。c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同于。d纤歌凝而白云遏 纤(xin) 歌:纤夫的歌曲。解析纤歌:柔美的歌曲。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b.c. d.解析a项都为定数、运数;b项都为超过;c项都为阻止、阻遏;d项前“接”指结交,后“接”指连接。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四美具”中“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 b宾主尽东南之美c雄州雾列 d钟鸣鼎食之家解析b项与“四美具”中的“美”都是形容词作名词(b项“美”,才俊;例句中“美”,美好的事物)。a项都为意动用法;c、d两项都为名词作状语。答案b5下列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解析d项与例句都属动宾结构,其余三项都属主谓结构。答案d二、课内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9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b项,遄:迅速,快速;c项,赊:远;d项,疏:条陈,引申为写作。答案a7下列加点的“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气凌彭泽之樽觉宇宙之无穷尽是他乡之客谁悲失路之人识盈虚之有数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a b c d解析句中加点的“之”字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中的加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答案c8下列对文中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如屈原和贾谊。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解析b项没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答案b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4分)译文:_(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分)译文:_答案(1)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随之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定数。(2)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三、课外拓展(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七。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裹行。初,、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劼蚤卒。福畤少子劝亦有文。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繇:同“由”。:堂兄王。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指瑕以其失 :指出。b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陵:欺侮。c请遂成文,极欢罢 极:非常。d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 占:口述。解析极,在这里是动词,“尽情享受”的意思。答案c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b.c. d.解析a项均为介词,前者为“向”,后者为“在”。b项均为副词,将要。c项均为动词,前者为“做,官居”,后者为判断词“是”。d项前者为介词,因为,后者为连词,表目的,来。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勃天资聪颖,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b王氏兄弟学识超群,王福畤以此为荣,但他的官职也因儿子受到牵连。c王勃把其祖父撰写的只传下目录而遗失了文章的尚书补充完整。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因文章齐名,世称“四杰”,杨炯却不以为然。解析原文的意思是“尚书续编”,而非“尚书”。答案c1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4分)译文:_(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4分)译文:_答案(1)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2)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淡淡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时便擅长写文章,九岁时得到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阅读过后,做了一篇指瑕以指出颜氏的过失和疏漏。麟德初年,刘祥道在关内巡视行察,王勃上书自陈志向,刘祥道便把这件事上表朝廷,(皇上)召见王勃入朝对策,夺取高第。年龄尚未到二十岁,便被授予朝散郎这个官职,数次在朝廷上觐献颂词。沛王听说了他,召他来王府做修撰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这本书。书修成后,沛王很是喜爱,更加重视王勃。当时,诸位王爷斗鸡成风,王勃作了一篇檄英王鸡,高宗大怒,道:“这是将图谋结党营私。”就把王勃逐出了王府。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听说虢州多产药草,于是请求补职虢州参军。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务。父亲王福畤,因为王勃的缘故从雍州司功参军降职至交趾县令。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七岁。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闫公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淡淡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作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心思索,先磨数升墨汁,再大量饮酒,拿被子过来蒙头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王勃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年间住在白牛溪,教授了很多门客。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做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王勃的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考上了进士。王剧长寿年间官居凤阁舍人,寿春王等五王出阁,有关部门筹备仪式的时候,忘记记录在史册上,群臣已经来齐了,才发觉这个疏漏,宰相大惊失色。王剧就让五个小吏执笔记录,口述文辞,文采华丽,片刻就写完了,人人叹服。王助字子功,七岁时母亲去世他哀号痛哭,邻里都被感动得落下泪来。父亲去世时守孝,因悲伤过度而身体消瘦。孝满之时,官任监察御史裹行。当年,王、王剧、王勃都以才名著称,所以杜易简称他们为“三珠树”,后来王助、王劼又以文才显赫于世。王劼早夭。王福畤的小儿子王劝也有文才。王福畤曾经向韩思彦表示过惊异,韩思彦开玩笑说:“练武的人有夸耀坐骑的癖好,你有夸耀儿子的癖好,王家的癖好怎么那么多呢?”让王助把自己的文章拿来,韩思彦(读后)说道:“生了这样的好儿子,确实值得夸耀。”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以文章齐名,天下人把“王、杨、卢、骆”并称为“四杰”。杨炯曾经说:“我对于自己排在卢照邻前感觉到羞愧,对自己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议论的人都说确实是这样。四、语言运用(11分)14江西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经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5分)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比当年风景如何下联应改为:_答案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15暑假中,一群香港学生来南昌游览观光,参观滕王阁,在一副前人题写的楹联面前驻足观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