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政治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认识自我 认识法律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认识自我 认识法律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认识自我 认识法律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认识自我 认识法律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认识自我 认识法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认识自我认识法律 同学们要在上课前在2016年考纲解读中找到 先学任务 的考点 熟读考点内容 并独立完成 先学检测 如有不明白的问题 在 我的疑问 处记录 上课记得提问老师哦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考点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复杂性 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 考点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考点5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 积极接纳自我 一 先学任务 考点12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点13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考点16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二 先学检测 1 青春期是 的 的 2 情绪是把 剑 既有 作用 又有 作用 我们可以用 法 法 法 法 法来调整情绪 3 当学习压力让我们产生过度的焦虑时 我们应该 4 要客观地认识自己 就要用 和 眼光看待自己 可以通过 等途径来认识自己 5 法律有三个主要特征 分别是 6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 受到一定的 7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犯罪必然的法律后果是 三 我的疑问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导学问题哦 因为这些问题是理解考点认识的重点和难点 理解了 对我们的中考有很大的帮助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 思考 请说说你的青春期烦恼的来源 如何理解青春期这么多烦恼 却又是美好的呢 2 思考 当你烦恼时你是如何克服的 你觉得你采取的方法正确吗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一 课堂导学思路引导 1 2014 广东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调查显示 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每提高10 学生焦虑 孤独 违规违纪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平均降低约6 这启示我们 a 人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b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c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培养积极心理d 我们要正确看待青春期正常的身体变化 二 课堂导练真题链接 c 2 2015 广东 诗人席慕容的 青春 写道 青春是握在手里的细沙 不知不觉已然漏去 青春是天上的一颗流星 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青春是幸福留下的阵阵香气 想要珍惜它已离去 这诗句告诉青少年 a 青春是美好的 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b 青春是矛盾的 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c 青春是喜悦的 不要因烦恼感到悲观失望d 青春是短暂的 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人生 d 考点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复杂性 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 一 课堂导学思路引导 1 思考 情绪有多样性 多变性 互通性和感染性 双重性 请分别用事例说明 2 思考 对应调控情绪的方法 用事例说明这些方法如何应用 1 2012 广东 在2011年 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活动 中 巡讲团每到一个地方 道德模范们的先进事迹都震撼着在场的师生 很多人泪流满面 甚至失声痛哭 师生们的感受说明 a 忧郁的情绪能引起人们的共鸣b 不同情绪的发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c 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d 崇高的精神能激发人们乐观的情绪 二 课堂导练真题链接 c 2 2013 广东 四川芦山地震后 部分学生出现震后心理创伤或焦虑紧张的情绪 学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听音乐 做运动等方法来调整情绪 这种调控情绪的主要方法是 a 心理换位法b 注意转移法c 精神升华法d 自我暗示法 b 3 2016 广东 人们常说 冲动是魔鬼 青少年在与同学 朋友的交往中 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 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 a 合理发泄 我行我素b 冷静处理 注意转移c 克制自己 伺机报复d 冷面相对 不理不睬 b 考点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 课堂导学思路引导 1 思考 你的学习压力来源于哪 适度吗 你是如何调适的 2 思考 你认为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 1 2013 广东 右图反映了学习效率与焦虑程度的关系 这对我们中学生的正确启示是 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要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学习焦虑 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焦虑程度越高 学习效率就会越高a b c d 二 课堂导练真题链接 b 2 2015 广东 对题2图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正确评价的是 a 这是合理调控情绪的有效方式b 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c 他们没有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d 这能够帮助他们消除学习焦虑 c 考点5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 积极接纳自我 一 课堂导学思路引导 1 思考 怎么样才叫全面认识了自己 怎么样才叫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 思考 你是怎样认识自己的 你认为对自己的认识客观吗 1 2012 广东 下列看法最能反映右边漫画寓意的是 a 敢于创新和开拓的人会容易遇到挫折 很难成功b 一个人的成功 就是要善于总结前人的失败教训c 要善于从前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d 要善于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发展自己 二 课堂导练真题链接 c 2 2014 广东 漫画 小花狗照哈哈镜 告诉我们 a 自信与自卑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品质b 一个人应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c 要客观地认识自我 积极接纳自我d 要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我 c 3 2015 广东 某中学八年级 1 班的学生开展了主题为 悦纳自我 的体验式活动 通过 发现珍宝 和 优点轰炸 等环节来激励内心的积极自我评价 这个活动 a 能够帮助学生消除自卑的心理b 能够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c 有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d 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c 4 2016 广东简答 背景材料 某校校园网上转载了下列漫画 要求同学们就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 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等开展网上讨论 大家参与热烈 如果你们班有漫画中类似情况的同学 你会怎样帮助她 答案 1 做到理解 尊重她 主动真诚与她交往 2分 2 劝告 要积极主动与老师和父母沟通 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2分 正确地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 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 2分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2分 考点12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一 课堂导学思路引导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 2 法律最主要特征是 法律对 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 2014 广东 2014年5月22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审通过 安全生产法 修正案 把安全发展战略写进 安全生产法 这说明法律的特征是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b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具有强制性c 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 我国法律具有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功能 二 课堂导练真题链接 a 考点13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考点16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一 课堂导学思路引导 1 考点13与考点16本来就不应该分开 如近几年的中考来看 其实都容纳在同一道题中 同学们需要区分几种违法行为的法律特征 记住几部法律名称 法律后果 记住几种法律处罚 基本就可以区分它们了 2 根据表格的线索 完成表格 1 2012 广东 包工头杨某在广东惠州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制作假工资表煽动工人向项目部索要工资 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这说明因不承担责任而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必然受到 a 民事处分b 刑事处分c 行政处分d 治安处罚 二 课堂导练真题链接 b 2 2013 广东 2013年5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 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首次对 地沟油 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如果利用 地沟油 加工食品 致人死亡 最高可判死刑 这说明 a 严重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b 凡是 地沟油 犯罪都可判死刑c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d 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a 3 2014 广东 2014年5月23日 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组织 领导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及故意杀人罪 判处刘汉 刘维死刑 这是因为 a 他们实施了不道德 非正义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b 他们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c 任何人实施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d 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并触犯我国刑法 d 4 2015 广东 吴某以 声援 一起案件为由 在法院高声辱骂工作人员 摆放侮辱性的牌子 吴某因此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0天 吴某的行为属于 a 刑事违法行为b 行政违法行为c 严重违法行为d 民事违法行为 b 5 2016 广东辨析 背景材料 最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全国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32 5 的人偶尔被欺负 6 1 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浙江大学有关调查显示 49 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87 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有人认为 中小学生之间以强欺弱 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等只是行为习惯问题 与道德和法律无关 请对上述观点辨析 答案 1 该观点是不正确的 1分 2 同学之间以强欺弱 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等 与其不良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 1分 平等 尊重和友善待人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以强欺弱 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严重违背了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是非正义行为 应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 3分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1分 人格尊严权是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1分 以强欺弱 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的违法行为 其中 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中 轻则是一般违法行为 重则是犯罪行为 要追究刑事责任 2分 3 同学间要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 同学间发生误会和矛盾时要学会冷静处理 换位思考 宽容 友善待人 要增强法律意识 用道德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1分 6 2016 广东分析 材料一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 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有57 8 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 有41 的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 有59 4 的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 家人或朋友照片 高达69 6 的青少年相信微博 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 不孝顺 不转发信息 家人将会如何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 就随意转发了 还有37 1 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材料二近年来 网络诈骗 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 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 传播获取钓鱼木马 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 利用网络改号电话 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此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 1 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分 答案 1 材料一反映了青少年使用微信比较普遍 但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 2分 2 结合材料二说明 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4分 答案 2 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整顿网络秩序 维护网络安全 促进网络文明 维护公民隐私权 财产所有权等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