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大自然的语言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德育目标:1.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二、旧学回顾:说明文的知识回顾1.说明文的顺序:2. 说明文的方法有:三、阅读课文,当堂检测:1.给加粗字注音。 (7)萌发( )(8)孕育( )(9)销声匿迹( )(10)连翘( )(11)载途( )(12)草长莺飞( )2.解释词语。(1)翩然: (2)孕育: (3)次第: (4)载途: (5)销声匿迹:_。(6)周而复始:_。(7)风雪载途:_。(8)草木荣枯:_。(9)年年如是:_。3选词填空。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四、整体感知:1、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2、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3、讨论明确:(1)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你能再举一些身边具体的事例吗?(2)什么是物候与物候学?(3)第1至3自然段: 第4至5自然段: 第6至10自然段: 第11、12自然段: (4)本文说明顺序是 ,文章结构呈 。 五、课文研读: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在秋风中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几千年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4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5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答:_6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答:_7用|将第二段文字分为三层。8第二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_ _ _9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10第二段说明的对象是( )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11第二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答:_12第二段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二)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能力目标:1.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德育目标: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二、温故知新:1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e.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2“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明拟人 比喻 b叙述拟人 比喻c描写对偶 拟人 d抒情比喻 拟人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1.自读思考: (1)、用自己的话概括第4、5、7、8、9、10、11、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文中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哪些例子?各用来说明什么问题? (3)、第7、8、9、10段分别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否打乱顺序?为什么? (4)、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 2. 合作探究:a.第二部分:(1)、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2)、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b.第三部分:(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2)、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3)、“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4)、“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5)、“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c.第四部分:(1)、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2)、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3)、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四、能力提高,阅读下边的语段,回答问题。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禾木抽青和开花的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分别找出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_2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Module2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03
- 老年人压疮护理课件
- 老年人医学课件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
-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 CN120197082A 食盐碘含量检测数据的置信分选方法及系统
- 2019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老师培训藏品知识讲解课件
- 2025年安徽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低能耗建筑多排孔自保温砌块墙体体系应用技术规程》
- 有限空间监理实施细则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
- 防御台风复盘工作情况报告
- 拼音卡片(四线三格)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 一年级幼小衔接开学第一课系列:《会问好》教学课件
- 1.2 规划初中生活(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2024)
- 2021年销售货款回收管理制度范本
- DB11-T+2260-2024中成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