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十篇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理 苏教版(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十篇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理 苏教版(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十篇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理 苏教版(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十篇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理 苏教版(1).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十篇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理 苏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篇圆锥曲线与方程第1讲椭圆知 识 梳 理1椭圆的定义(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2)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0eb0)1(ab0)图形性质范围axabybbxbaya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顶点a1(a,0),a2(a,0)b1(0,b),b2(0,b)a1(0,a),a2(0,a)b1(b,0),b2(b,0)轴长轴a1a2的长为2a;短轴b1b2的长为2b焦距|f1f2|2c离心率e(0,1)a,b,c的关系c2a2b2辨 析 感 悟1对椭圆定义的认识(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2)动点p到两定点a(0,2),b(0,2)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p的轨迹是椭圆()2对椭圆的几何性质的理解(3)椭圆的离心率e越大,椭圆就越圆()(4)椭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5)(教材习题改编)椭圆1的离心率为.()3椭圆的方程(6)若椭圆1的焦点坐标是f1(,0),f2(,0),则k2.()(7)(2013广东卷改编)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离心率等于,则c的方程是1.()感悟提升1一点提醒椭圆定义中的常数必须大于|f1f2|,如(1)、(2)2两个防范一是注意椭圆的离心率反映了椭圆的扁平程度,离心率越大,椭圆就越扁;离心率越小,椭圆就越圆,如(3);二是注意椭圆方程的焦点位置是在x轴上还是y轴上,当ab0时,方程1的焦点在x轴上;当ba0时,方程1的焦点在y轴上,如(7).考点一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例1】 (1)设f1,f2分别是椭圆1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m是f1p的中点,|om|3,则p点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_(2)求过点(,),且与椭圆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解析由题意知,在pf1f2中,|om|pf2|3,|pf2|6,|pf1|2a|pf2|1064.答案4(2)解法一椭圆1的焦点为(0,4),(0,4),即c4.由椭圆的定义知,2a,解得a2.由c2a2b2可得b24.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法二因为所求椭圆与椭圆1的焦点相同,所以其焦点在y轴上,且c225916.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b0)因为c216,且c2a2b2,故a2b216.又点(,)在所求椭圆上,所以1,即1.由得b24,a220,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规律方法 (1)一般地,解决与到焦点的距离有关问题时,首先应考虑用定义来解决(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方法定义法:根据椭圆的定义,确定a2,b2的值,结合焦点位置可写出椭圆方程待定系数法:若焦点位置明确,则可设出椭圆的标准方程,结合已知条件求出a,b;若焦点位置不明确,则需要分焦点在x轴上和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也可设椭圆的方程为ax2by21(a0,b0,ab)【训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1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椭圆c的方程为_解析设椭圆方程为1(ab0),由e知,故.由于abf2的周长为|ab|bf2|af2|(|af1|af2|)(|bf1|bf2|)4a16,故a4.b28.椭圆c的方程为1.答案1考点二椭圆的几何性质【例2】 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f1pf260.(1)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2)求证:f1pf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轴长有关(1)解法一设椭圆方程为1(ab0),|pf1|m,|pf2|n,则mn2a.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知,4c2m2n22mncos 60(mn)23mn4a23mn4a2324a23a2a2(当且仅当mn时取等号),即e.又0e1,e的取值范围是.法二如图所示,设o是椭圆的中心,a是椭圆短轴上的一个顶点,由于f1pf260,则只需满足60f1af2即可,又f1af2是等腰三角形,且|af1|af2|,所以0f1f2a60,所以cosf1f2a1,又ecosf1f2a,所以e的取值范围是.(2)证明由(1)知mnb2,spf1f2mnsin 60b2,即pf1f2的面积只与短轴长有关规律方法 (1)椭圆上一点与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称为椭圆的焦点三角形,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计算或证明常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pf1|pf2|2a,得到a,c的关系(2)椭圆的离心率是椭圆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椭圆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求出a,c,代入公式e;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a,b,c的齐次式,结合b2a2c2转化为a,c的齐次式,然后等式(不等式)两边分别除以a或a2转化为关于e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e(e的取值范围)【训练2】 (1)(2013四川卷改编)从椭圆1(ab0)上一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1,a是椭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b是椭圆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op(o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2)(2012安徽卷)如图,f1,f2分别是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a是椭圆c的顶点,b是直线af2与椭圆c的另一个交点,f1af260.且af1b的面积为40,则a_,b_.解析(1)左焦点为f1(c,0),pf1x轴,当xc时,1yb2yp(负值不合题意,已舍去),点p,由斜率公式得kab,kop.abop,kabkopbc.a2b2c22c2,e.(2)法一a24c2,b23c2,直线ab的方程为y(xc),将其代入椭圆方程3x24y212c2,得b,所以|ab|c.由saf1b|af1|ab|sinf1abaca240,解得a10,b5.法二设|ab|t(t0)因为|af2|a,所以|bf2|ta.由椭圆定义|bf1|bf2|2a可知,|bf1|3at,再由余弦定理(3at)2a2t22atcos 60可得,ta.由saf1baaa240知,a10,b5.答案(1)(2)105考点三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例3】 (2013陕西卷)已知动点m(x,y)到直线l:x4的距离是它到点n(1,0)的距离的2倍(1)求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2)过点p(0,3)的直线m与轨迹c交于a,b两点若a是pb的中点,求直线m的斜率审题路线(1)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坐标化整理可得动点m的轨迹方程(2)设直线m的方程,交点a,b的坐标由a是pb的中点得出a,b两点坐标间的关系又点a,b在点m的轨迹上联立方程组解得a或b点坐标根据斜率公式求k.解(1)设m到直线l的距离为d,根据题意,d2|mn|.由此得|4x|2,化简得1,所以,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1.(2)由题意,设直线m的方程为ykx3,a(x1,y1),b(x2,y2)a是pb的中点,x1,y1.又1,1,联立,解得或即点b的坐标为(2,0)或(2,0),所以,直线m的斜率为或.规律方法 (1)解答直线与椭圆的题目时,时常把两个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x(或y)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借助求根公式,并结合题设条件建立有关参变量的等量关系(2)涉及到直线方程的设法时,务必考虑全面,不要忽略直线斜率为0或不存在等特殊情形【训练3】 (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设f1,f2分别是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过f1倾斜角为45的直线l与该椭圆相交于p,q两点,且|pq|a.(1)求该椭圆的离心率;(2)设点m(0,1)满足|mp|mq|,求该椭圆的方程解(1)直线pq斜率为1,设直线l的方程为yxc,其中c,设p(x1,y1),q(x2,y2),则p,q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化简得(a2b2)x22a2cxa2(c2b2)0,x1,x2.所以|pq|x2x1|a,化简,得a,故a22b2,所以椭圆的离心率e.(2)设pq的中点为n(x0,y0),由(1)知x0c,y0x0c.由|mp|mq|,得kmn1,即1,得c3,从而a3,b3.故椭圆的方程为1.1椭圆的定义揭示了椭圆的本质属性,正确理解掌握定义是关键,应注意定义中的常数大于|f1f2|,避免了动点轨迹是线段或不存在的情况2求椭圆方程的方法,除了直接根据定义外,常用待定系数法当椭圆的焦点位置不明确而无法确定其标准方程时,设方程为1(m0,n0)可以避免讨论和繁琐的计算,也可以设为ax2by21(a0,b0),这种形式在解题中更简便3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形式,在解题时要防止遗漏,深刻理解椭圆中的几何量a,b,c,e之间的关系及每个量的本质含义,并能熟练地应用于解题若已知焦点位置,则标准方程唯一;若无法确定焦点位置,则应考虑两种形式 答题模板11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典例】 (13分)(2013天津卷)设椭圆1(ab0)的左焦点为f,离心率为,过点f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1)求椭圆的方程;(2)设a,b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过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椭圆交于c,d两点若8,求k的值.学生用书第141页规范解答(1)设f(c,0),由,知ac.过点f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为xc,代入椭圆方程1,解得yb,(2分)于是b ,解得b,(3分)又a2c2b2,从而可得a,c1,(4分)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5分)(2)设点c(x1,y1),d(x2,y2),由f(1,0)得直线cd的方程为yk(x1),(6分)由方程组消去y,整理得(23k2)x26k2x3k260.(8分)因为直线过椭圆内的点,无论k为何值,直线和椭圆总相交由求根公式可得x则x1x2,x1x2,(9分)因为a(,0),b(,0),所以(x1,y1)(x2,y2)(x2,y2)(x1,y1)62x1x22y1y262x1x22k2(x11)(x21)6(22k2)x1x22k2(x1x2)2k26.(12分)由已知得68,解得k.(13分)反思感悟 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答题模板直线与椭圆联立问题第一步:设直线方程:有的题设条件已知点,而斜率未知;有的题设条件已知斜率,点不定,都可由点斜式设出直线方程第二步:联立方程:把所设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一个元,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第三步:求解判别式:计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0.第四步:写出根之间的关系,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写出第五步:根据题设条件求解问题中的结论【自主体验】已知椭圆c1:y21,椭圆c2以c1的长轴为短轴,且与c1有相同的离心率(1)求椭圆c2的方程;(2)设o为坐标原点,点a,b分别在椭圆c1和c2上,2,求直线ab的方程解(1)由已知可设椭圆c2的方程为1(a2)其离心率为,故,解得a4.故椭圆c2的方程为1.(2)a,b两点的坐标分别记为(xa,ya),(xb,yb),由2及(1)知,o,a,b三点共线且点a,b不在y轴上,因此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将ykx代入y21中,得(14k2)x24,所以x.将ykx代入1中,得(4k2)x216,所以x.又由2 ,得x4x,即,解得k1.故直线ab的方程为yx或yx.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_解析由椭圆的定义知:|ba|bf|ca|cf|2a(f是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周长为4a4.答案42(2014广州模拟)椭圆1的离心率为,则k的值为_解析若a29,b24k,则c,由,即,解得k;若a24k,b29,则c,由,即,解得k21.答案或213(2014镇江模拟)已知椭圆1,长轴在y轴上若焦距为4,则m等于_解析将椭圆的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为1,显然m210m,即m6,且()2()222,解得m8.答案84(2014烟台质检)一个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p(2,)是椭圆上一点,且|pf1|,|f1f2|,|pf2|成等差数列,则椭圆方程为_解析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由点(2,)在椭圆上知1.又|pf1|,|f1f2|,|pf2|成等差数列,则|pf1|pf2|2|f1f2|,即2a22c,又c2a2b2,联立解得a28,b26.答案15(2013辽宁卷改编)已知椭圆c:1(ab0)的左焦点为f,c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af,bf.若|ab|10,|bf|8,cosabf,则c的离心率为_解析如图,设|af|x,则cosabf.解得x6,afb90,由椭圆及直线关于原点对称可知|af1|8,faf1fabfba90,faf1是直角三角形,所以|f1f|10,故2a8614,2c10,.答案6(2014无锡模拟)设椭圆1(m0,n0)的右焦点与抛物线y28x的焦点相同,离心率为,则此椭圆的方程为_解析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2,0),m2n24,e,m4,代入得,n212,椭圆方程为1.答案17已知f1,f2是椭圆c:1(ab0)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c上的一点,且.若pf1f2的面积为9,则b_.解析由题意知|pf1|pf2|2a,|pf1|2|pf2|2|f1f2|24c2,(|pf1|pf2|)22|pf1|pf2|4c2,2|pf1|pf2|4a24c24b2.|pf1|pf2|2b2,spf1f2|pf1|pf2|2b2b29.b3.答案38(2013福建卷)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焦距为2c.若直线y(xc)与椭圆的一个交点m满足mf1f22mf2f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解析因为直线y(xc)过椭圆左焦点,且斜率为,所以mf1f260,mf2f130,f1mf290,故|mf1|c,|mf2|c由点m在椭圆上知,cc2a.故离心率e1.答案1二、解答题9已知椭圆的两焦点为f1(1,0),f2(1,0),p为椭圆上一点,且2|f1f2|pf1|pf2|.(1)求此椭圆的方程;(2)若点p在第二象限,f2f1p120,求pf1f2的面积解(1)依题意得|f1f2|2,又2|f1f2|pf1|pf2|,|pf1|pf2|42a.a2,c1,b23.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2)设p点坐标为(x,y),f2f1p120,pf1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x1)tan 120,即y(x1)解方程组并注意到x0,y0,可得spf1f2|f1f2|.10(2014绍兴模拟)如图,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已知点m在椭圆上,且点m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4.(1)求椭圆的方程;(2)设与mo(o为坐标原点)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a,b不重合),求的取值范围解(1)2a4,a2,又m在椭圆上,1,解得b22,所求椭圆方程1.(2)由题意知kmo,kab.设直线ab的方程为yxm,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13x24mx2m240,(4m)2413(2m24)8(12m213m226)0,m226,设a(x1,y1),b(x2,y2),由求根公式得x则x1x2,x1x2,则x1x2y1y27x1x2m(x1x2)m2.的取值范围是.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填空题1(2014潍坊模拟)已知椭圆:1(0b2),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若|bf2|af2|的最大值为5,则b的值是_解析由题意知a2,所以|bf2|af2|ab|4a8,因为|bf2|af2|的最大值为5,所以|ab|的最小值为3,当且仅当abx轴时,取得最小值,此时a,b,代入椭圆方程得1,又c2a2b24b2,所以1,即11,所以,解得b23,所以b.答案2设f1,f2是椭圆e:1(ab0)的左、右焦点,p为直线x上一点,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的离心率为_解析令c.如图,据题意,|f2p|f1f2|,f1pf230,f1f2p120,pf2x60,|f2p|23a2c.|f1f2|2c,3a2c2c,3a4c,即椭圆的离心率为.答案3(2014陕西五校联考)椭圆1(a为定值,且a)的左焦点为f,直线xm与椭圆相交于点a,b.若fab的周长的最大值是1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解析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如图,由椭圆定义知,|af|af|bf|bf|2a.又fab的周长为|af|bf|ab|af|bf|af|bf|4a,当且仅当ab过右焦点f时等号成立此时4a12,则a3.故椭圆方程为1,所以c2,所以e.答案二、解答题4(2014河南省三市调研)已知圆g:x2y22xy0经过椭圆1(ab0)的右焦点f及上顶点b.过椭圆外一点m(m,0)(ma)作倾斜角为的直线l交椭圆于c,d两点(1)求椭圆的方程;(2)若右焦点f在以线段cd为直径的圆e的内部,求m的取值范围解(1)圆g:x2y22xy0经过点f,b,f(2,0),b(0,),c2,b,a2b2c26,椭圆的方程为1.(2)由题意知直线l的方程为y(xm),m,由消去y,得2x22mx(m26)0.由4m28(m26)0,解得2m2.m,m2.设c(x1,y1),d(x2,y2),x则x1x2m,x1x2,y1y2x1x2(x1x2).(x12,y1).(x22,y2),(x12)(x22)y1y2x1x2(x1x2)4.点f在圆e内部,0,即0,解得0m3.又m2,m3.故m的取值范围是(,3).学生用书第142页第2讲双曲线知 识 梳 理1双曲线的概念(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f1f22c0)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f1f2且不等于零)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2)第二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与到一条定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e1)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定点f为焦点,定直线l称为准线,定比e称为离心率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标准方程1(a0,b0)1(a0,b0)图形性质范围xa或xa,yrxr,ya或ya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顶点a1(a,0),a2(a,0)a1(0,a),a2(0,a)渐近线yxyx离心率e,e(1,),其中c实虚轴线段a1a2叫做双曲线的实轴,它的长|a1a2|2a;线段b1b2叫做双曲线的虚轴,它的长|b1b2|2b;a叫做双曲线的半实轴长,b叫做双曲线的半虚轴长a,b,c的关系c2a2b2(ca0,cb0)辨 析 感 悟1对双曲线定义的认识(1)平面内到点f1(0,4),f2(0,4)距离之差等于6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2)平面内到点f1(0,4),f2(0,4)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2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的理解(3)方程1(mn0)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4)(2013新课标全国卷改编)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yx.()(5)(2013陕西卷改编)双曲线1的离心率为.()(6)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一点,则直线与双曲线相切()感悟提升1一点提醒双曲线定义中的“差”必须是“绝对值的差”,常数必须小于|f1f2|且大于零,如(1)中应为双曲线的一支;如(2)中应为两条射线2三个防范一是双曲线中的“a,b,c,e”和椭圆中的“a,b,c,e”既相似又有区别,椭圆中a2b2c2,而双曲线中c2a2b2,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切莫混淆,如(5);二是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而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应注意其区别与联系如(4);三是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一点时,不一定相切,例如:当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但不是相切;反之,当直线与双曲线相切时, 直线与双曲线仅有一个交点如(6).学生用书第143页考点一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例1】 (1)若双曲线1上的一点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为8,则点p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是_(2)(2013辽宁卷)已知f为双曲线c:1的左焦点,p,q为c上的点若pq的长等于虚轴长的2倍,点a(5,0)在线段pq上,则pqf的周长为_解析(1)由题意知c4,设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1(4,0),右焦点为f2(4,0),且|pf2|8.当p点在双曲线右支上时,|pf1|pf2|4,解得|pf1|12;当p点在双曲线左支上时,|pf2|pf1|4,解得|pf1|4,所以|pf1|4或12,即p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为4或12.(2)由1得a3,b4,c5.|pq|4b162a.又a(5,0)在线段pq上,p,q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pq所在直线过双曲线的右焦点,由双曲线定义知|pf|qf|28.pqf的周长是|pf|qf|pq|281644.答案(1)4或12(2)44规律方法 (1)双曲线定义的集合语言:pm|mf1|mf2|2a,02a|f1f2|是解决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计算问题的关键,切记对所求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2)利用定义解决双曲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有关问题时,弄清点在双曲线的哪支上【训练1】 (1)(2014大连模拟)设p是双曲线1上一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左、右两个焦点,若|pf1|9,则|pf2|_.(2)已知f是双曲线1的左焦点,a(1,4),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_解析(1)由双曲线定义|pf1|pf2|8,又|pf1|9,|pf2|1或17,但应注意双曲线的右顶点到右焦点距离最小为ca6421,|pf2|17.(2)如图所示,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e,则e(4,0)由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得|pf|pe|4,则|pf|pa|4|pe|pa|.由图可得,当a,p、e三点共线时,(|pe|pa|)min|ae|5,从而|pf|pa|的最小值为9.答案(1)17(2)9考点二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2】 (1)已知双曲线1(a0,b0)和椭圆1有相同的焦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离心率的两倍,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2)与双曲线x22y22有公共渐近线,且过点m(2,2)的双曲线方程为_解析(1)椭圆1的焦点坐标为f1(,0),f2(,0),离心率为e.由于双曲线1与椭圆1有相同的焦点,因此a2b27.又双曲线的离心率e,所以,所以a2,b2c2a23,故双曲线的方程为1.(2)设与双曲线y21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y2k,将点(2,2)代入得k(2)2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答案(1)1(2)1规律方法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具体过程是先定形,再定量,即先确定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形式,然后再根据a,b,c,e及渐近线之间的关系,求出a,b的值如果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利用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0),再由条件求出的值即可【训练2】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2)焦距为26,且经过点m(0,12)(3)经过两点p(3,2)和q(6,7)解(1)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或1(a0,b0)由题意知,2b12,e.b6,c10,a8.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或1.(2)双曲线经过点m(0,12),m(0,12)为双曲线的一个顶点,故焦点在y轴上,且a12.又2c26,c13.b2c2a225.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3)设双曲线方程为mx2ny21(mn0)解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考点三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例3】 (1)(2013湖南卷)设f1,f2是双曲线c:1(a0,b0)的两个焦点若在c上存在一点p,使pf1pf2,且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_(2)设f1,f2分别为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满足|pf2|f1f2|,且f2到直线pf1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解析(1)因为pf1pf2,pf1f230,所以|pf2|f1f2|c,|pf1|f1f2|c.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f1|pf2|2a,即cc2a,所以离心率e1.(2)设pf1的中点为m,由|pf2|f1f2|,故f2mpf1,即|f2m|2a,在直角三角形f1f2m中,|f1m|2b,故|pf1|4b,根据双曲线的定义4b2c2a,即2bac,即(2ba)2a2b2,即3b24ab0,即3b4a,故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x,即yx,即4x3y0.答案(1)1(2)4x3y0学生用书第144页规律方法 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中,涉及较多的为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1)求双曲线离心率或离心率范围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建立e的关系式求e或e的范围;另一种是建立a,b,c的齐次关系式,将b用a,e表示,令两边同除以a或a2化为e的关系式,进而求解(2)求曲线1(a0,b0)的渐近线的方法是令0,即得两渐近线方程0.【训练3】 (1)设点p在双曲线1(a,b0)的右支上,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pf1|4|pf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x3y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解析(1)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2a,又|pf1|4|pf2|,所以4|pf2|pf2|2a,所以|pf2|a,|pf1|a,所以整理得ac,所以,即e,又e1,所以1e.(2)当焦点在x轴上时,即,所以e2,解得e;当焦点在y轴上时,即,所以e2,解得e,即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或.答案(1)1e(2)或1双曲线的很多问题与椭圆有相似之处,在学习中要注意应用类比的方法,但一定要把握好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双曲线是具有渐近线的曲线,画双曲线草图时,一般先画出渐近线,要熟练掌握以下两个部分:(1)已知双曲线方程,求它的渐近线;(2)求已知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如果已知渐近线方程为axby0时,可设双曲线方程为a2x2b2y2(0),再利用其他条件确定的值,求法的实质是待定系数法3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实质是围绕双曲线中的“六点”(两个焦点、两个顶点、虚轴的两个端点),“四线”(两条对称轴、两条渐近线),“两形”(中心、焦点以及虚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双曲线上的点与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你审题8运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典例】 如图,f1,f2分别是双曲线c:1(a,b0)的左,右焦点,b是虚轴的端点,直线f1b与c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p,q两点,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m.若|mf2|f1f2|,则c的离心率是_审题一审:求出直线f1b的方程二审:求出点p、q的坐标及pq中点坐标三审:求出pq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令y0得m点的坐标四审:由|mf2|f1f2|建立关系式,求出离心率解析依题意,知直线f1b的方程为yxb,联立方程得点q,联立方程得点p,所以pq的中点坐标为.所以pq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令y0,得xc,所以c3c.所以a22b22c22a2,即3a22c2.所以e.答案反思感悟 求解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关键就是找出双曲线中a,c的关系对于本例的求解,给出的条件较多,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全面,如双曲线的焦点、虚轴、渐近线及垂直平分线等,但都为直接、连贯的条件,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就可以求解本题【自主体验】已知椭圆c1:1(ab0)与双曲线c2:x21有公共的焦点,c2的一条渐近线与以c1的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于a,b两点,若c1恰好将线段ab三等分,则a2_,b2_.解析由题意知:a2b25,因此椭圆方程为(a25)x2a2y25a2a40,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2x,联立方程消去y,得(5a25)x25a2a40,直线截椭圆的弦长d2 a,解得a2,b2.答案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2014日照二模)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个焦点与圆x2y210x0的圆心重合,且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解析由题意知圆心坐标为(5,0),即c5,又e,a25,b220,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答案12(2014苏州一模)已知双曲线x2ky21的一个焦点是(,0),则其离心率为_解析由已知,得a1,c.e.答案3(2014广州一模)已知双曲线1的右焦点为(,0),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解析由题意得c,所以9ac213,所以a4.即双曲线方程为1,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为2x3y0.答案2x3y04(2013北京卷改编)双曲线x21的离心率大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解析在双曲线x21中,a1,b,则c,离心率e,解得m1.答案m15若双曲线1(a0)的离心率为2,则a_.解析b,c,2,a1.答案16(2014成都模拟)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2),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c(其中c为双曲线的半焦距长),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解析不妨取双曲线的右焦点(c,0),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x,即bxay0.则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c,即bc,从而b2c2c2a2,所以c2a2,即e2,所以离心率e.答案7(2014郑州二模)设f1,f2是双曲线x21的两个焦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3|pf1|4|pf2|,则pf1f2的面积等于_解析由可解得又由|f1f2|10可得pf1f2是直角三角形,则spf1f2|pf1|pf2|24.答案248(2014武汉诊断)已知双曲线1的一个焦点是(0,2),椭圆1的焦距等于4,则n_.解析因为双曲线的焦点(0,2),所以焦点在y轴,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1,即a23m,b2m,所以c23mm4m4,解得m1,所以椭圆方程为x21,且n0,椭圆的焦距为4,所以c2n14或1n4,解得n5或3(舍去)答案5二、解答题9已知椭圆d:1与圆m:x2(y5)29,双曲线g与椭圆d有相同焦点,它的两条渐近线恰好与圆m相切,求双曲线g的方程解椭圆d的两个焦点为f1(5,0),f2(5,0),因而双曲线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c5.设双曲线g的方程为1(a0,b0),渐近线方程为bxay0且a2b225,又圆心m(0,5)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为r3.3,得a3,b4,双曲线g的方程为1.10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一椭圆与一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f1,f2,且|f1f2|2,椭圆的长半轴与双曲线半实轴之差为4,离心率之比为37.(1)求这两曲线方程;(2)若p为这两曲线的一个交点,求cosf1pf2的值解(1)由已知:c,设椭圆长、短半轴长分别为a,b,双曲线半实、虚轴长分别为m,n,则解得a7,m3.b6,n2.椭圆方程为1,双曲线方程为1.(2)不妨设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p是第一象限的一个交点,则|pf1|pf2|14,|pf1|pf2|6,所以|pf1|10,|pf2|4.又|f1f2|2,cosf1pf2.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填空题1(2014焦作二模)直线yx与双曲线c:1(a0,b0)左右两支分别交于m、n两点,f是双曲线c的右焦点,o是坐标原点,若|fo|mo|,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解析由题意知|mo|no|fo|,mfn为直角三角形,且mfn90,取左焦点为f0,连接nf0,mf0,由双曲线的对称性知,四边形nfmf0为平行四边形又mfn90,四边形nfmf0为矩形,|mn|f0f|2c,又直线mn的倾斜角为60,即nof60,nmf30,|nf|mf0|c,|mf|c,由双曲线定义知|mf|mf0|cc2a,e1.答案12(2014临沂联考)已知点f是双曲线1(a0,b0)的左焦点,点e是该双曲线的右顶点,过点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abe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由题意知,abe为等腰三角形若abe是锐角三角形,则只需要aeb为锐角根据对称性,只要aef即可直线ab的方程为xc,代入双曲线方程得y2,取点a,则|af|,|ef|ac,只要|af|ef|就能使aef,即ac,即b2a2ac,即c2ac2a20,即e2e20,即1e1,故1e0)y22px(p0)x22py(p0)x22py(p0)p的几何意义:焦点f到准线l的距离性质顶点o(0,0)对称轴y0x0焦点ffff离心率e1准线方程xxyy范围x0,yrx0,yry0,xry0,xr开口方向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辨 析 感 悟1对抛物线定义的认识(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2)抛物线y24x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4.()2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的理解(3)(2013北京卷改编)若抛物线yax2的焦点坐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