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0课《水》课件1 语文版.ppt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0课《水》课件1 语文版.ppt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0课《水》课件1 语文版.ppt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0课《水》课件1 语文版.ppt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0课《水》课件1 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水 庄子 第1课时 预习检查 1 给字注音 灌河 泾流 渚崖 殆 两涘 gu n j ng d i zh s 预习检查 2 把握句子的节奏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激趣导入 对于庄子 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评论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 他的书成了经典 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 更不用提 别的圣哲 我们也崇拜 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 醉心 发狂 是什么使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对庄子崇拜到了发狂的地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庄子 走近作者 庄子 约前369 前286 名周 战国时期哲学家 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 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与老子并称为 老庄 走近作者 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宣扬 齐万物 一生死 的人生观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应自然 在政治上 主张无为而治 著作有 庄子 亦称 南华经 文题解说 秋水 指秋天的洪水 秋水 是 庄子 中的一个长篇 用句首的两个字 秋水 作篇名 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创作背景 庄子 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 共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 外篇十五篇 杂篇十一篇 一般认为 内篇是庄子自著 外篇 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文章节选自 秋水 的开篇部分 秋水 整篇文章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 但未能揭示出认识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 很容易导向不可知论 解释词语 重要词语 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东面而视 注入黄河 代词 这样 语气词 表 停顿 不译 认为 是 名词作状语 朝东 向东 解释词语 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野语有之曰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尽头 才掉转面部 代词 这样 没有谁 比得上 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不译 况且 再说曾经听过 见闻 学识 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义气 开始 穷尽 尽头 危险 长久耻笑 解释词语 成语辨析与运用 贻笑大方 望洋 仰视的样子 兴叹 生发起感叹 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扩了眼界 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 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 被人讥笑 大方 大方之家 见多识广的人 被内行人所讥笑 望洋兴叹 解释词语 整体感知 1 给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从 秋水时至 到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 从 顺流而东行 到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文章主旨 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 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 经过比较 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骄傲自满 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整体感知 理解课文的寓意 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要知道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不能坐井观天 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虚怀若谷 觉得自己有许多不足 因为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 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对重点词语进行了讲解 懂得了这篇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