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与《己亥杂诗》.doc_第1页
《饮酒》(其五)与《己亥杂诗》.doc_第2页
《饮酒》(其五)与《己亥杂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十 课 之 诗 两 首 石室初中(东区)罗昕晖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融情入境地朗读诗歌。2、通过“身心”的“远近”比较探究两首诗,培养一种阅读赏析的新视角。3、感受诗人的心境,感悟诗人的人格、精神。教学重点:朗读、赏析诗歌,读懂诗人的内心,比较两位诗人“身心”的“远近”。教学资源准备:学生完成有效预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PPT呈现顾城的远和近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歌的魅力,有时会体现在不同时代的诗歌可以遥相呼应。屏幕上的诗句,不论古今,都给我们以这样的启迪:“心之所向常常决定着距离”。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远和近”这个话题,来学习两首古诗饮酒(其五)和己亥杂诗,让我们与诗人相遇、同行、对话,去体验两位诗人的生活状态,感受他们的拳拳之“心”,走进他们心灵的画卷。2、 板块一:与诗人相遇1、 同学们,在预习中已经与诗人相遇,相遇时,两位诗人都有着怎样相似的写作背景?现在,小组内交流你们关于写作背景的信息。 辞官之后,日暮时分。 2、同样辞官、同样置身在苍茫暮色中的两位诗人,在诗中表露的“心迹”是否相同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与诗人同行!3、 板块二:与诗人同行(一)赏读饮酒(其五)1、朗读:(1)与诗人同行时,定能听到诗人的一番动情吟诵,现在请大家像陶渊明先生一般地吟诵,自由放声地朗读饮酒(其五)。(学生们自由放声朗读。)(2) 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把大家带到那个秋日的黄昏里去。(学生个体朗读。)(3) 我们齐声再来朗读这首诗。(全班齐读。)2、 译读: 通文晓意,可以使我们跟陶渊明走得更近。小组内交流译读作业,把握译读的三个基本原则:有些字词解释一下,有些字义拓展一下,有些景与情描绘一下。小组讨论后,学生优秀译读展示。3、品读:(1)围绕“远和近”的话题,展开讨论:诗中“身”“心”的“远”“近”。 陶渊明:身处“人境”,心在“南山”。(2)你们心目中、想象中的隐士住在哪里?你认为陶渊明是个隐士吗?为什么?(要求结合诗句作答)重点理解“心远地自偏”。心灵高远恬淡可使喧闹的环境变得偏僻幽静,是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状态。(3)陶渊明“心中所恶”的“车马喧”是老百姓的生活之声吗?理解“无车马喧”可联系“无丝竹之乱耳”,指奔逐于仕宦之途的喧嚣,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象征着为名利、权位的追求。(4)对诗中设问句的理解:谁在问谁?从这样的问句中我们能读到诗人怎样的情态? 学生朗读前四句,体味情韵。 读到悠然自得、自我欣赏的情态。 师生再次朗读前四句,读出情韵来。 (5)与诗人同行中,我们被诗人带到如画的美景中,师生共读诗中58句,进入对写景句子的赏析。 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图画,画面里有些什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你认为,诗人把自己作为一个观画者还是画中一景?补充苏东坡对“见”和“望”的点评。(PPT呈现:苏东坡在竹庄诗话中对此的一段精彩评论: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语句间求之。今皆作望南山觉一篇神气索然。)悠然自得、物我合一、归隐自然(6) 讨论“忘言”,学生各抒己见。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人生的真意,岂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不能言说,也无法言说。在“真意”面前,“言”是那样的浅白无力。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就艺术而言,它涵盖了更多的,更丰富的、超越语言表达的内容,个中滋味,就留给读者到自然中品味了。 (二)赏读己亥杂诗1、过渡:刚才我们与陶渊明同行在秋日暮色中的悠悠南山下,现在穿越历史的烟云到清朝晚期,去与龚自珍同行一段辞官后的归乡路。2、 朗读: 老师动情朗读全诗。3、 译读: 学生用情译读全诗。小组内讨论交流,按照译读的三原则,推选出优秀的译读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倾听、欣赏。4、 品读: (1)围绕“远和近”的话题,展开讨论:诗中“身”“心”的“远”“近”。 龚自珍:身至“天涯”,心系“护花”。 (2)在这段路上,我们听到诗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己亥年(1839年)的暮春时节,“予不携眷属兼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年方四十七岁的我,离开了生活近二十载的京城,目睹王朝日渐衰败,全力支持好友林则徐禁烟,主张改革除弊,要求抵抗入侵,但终未能如愿,辞官归乡于途中,不禁吟诗一首。 与诗人同行,感受到这场离别是“愁”还是“快”?咀嚼“浩荡”、“白日斜”和“东指”、“即”等词。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樊笼,可以回到故乡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师生共读此诗一、二句,再品味诗人的“愁”与“快”。4、 这一路上,马蹄过处,落花纷飞,“暮春落花”的景象,你们会有怎样的一番心情? 惹人惜春、伤感。李清照、曹雪芹、陆游等皆有此情。龚自珍的“春泥护花”,不仅诗句新奇(“不是无情”,积极有为),且有昂扬的精神(为国为民,奋斗贡献),方能经百年,成名句。师生共读此诗三、四句,再品名句意蕴。四、板块三:与诗人对话1、与两位诗人一路走来,我们心中感慨已深,接下来就展开我们与诗人的对话。学生小组内自由表述,在两诗中分别读到了怎样的心,补充留白,讨论交流后,以小组为单位,郑重地把写有关键词的卡纸粘贴到黑板上,完善板书。(板书留白: 的心 的心)2、思考:将心比心,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