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冲刺 经典易错题型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冲刺 经典易错题型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冲刺 经典易错题型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冲刺 经典易错题型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冲刺 经典易错题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中考考前冲刺 经典易错题型 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 世界是物质的 而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请你判断 下列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变化是 b 湿衣服晒干d 酒变酸 a 火药爆炸c 纸张燃烧答案 b 的是 a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b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c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 稀有气体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答案 b 3 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依据是 b 发光发热d 氧气减少了 a 火星四射c 生成黑色固体答案 c 二 基本操作 4 给50ml液体加热 需要用到的是下列中的 试管 烧杯 试管夹 酒精灯 蒸发皿 石 棉网 铁架台 带铁圈 坩埚钳 b d a c 答案 d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测量要求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25 2g氯化钠b 用10ml量筒量取7 50ml稀硫酸c 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 68 d 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为4 2答案 a 三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答案 c 7 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体积比为4 1 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 最好采用的试剂 是 a 铁 b 红磷 c 木炭 d 硫黄 答案 b a 氧气可用于炼钢b 液氧可作火箭发动机里的助燃剂c 氧气可作气焊时的燃料d 可供登山 潜水 航空等缺氧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呼吸答案 c 四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9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 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 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答案 b 五 气体的制取10 双选 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则该气体可能 b 易溶于水d 密度比空气大 具备下列性质中的 a 不易溶于水c 密度比空气小答案 bd 11 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 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 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b 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c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o2d 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答案 a 六 构成物质的微粒 12 0 的水继续冷却 结成冰后 分子间的间隔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 a13 宇宙中存在h3分子 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的质子数是 a 3 b 2 c 1 d 0 答案 c 14 双选 核外电子数相同 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 它们可能是 a 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b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d 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答案 ad 七 核外电子排布15 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新能源 氦3 氦3原子核是由一 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c d 答案 b 16 现有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b 它们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c 它们都带有电荷d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答案 d 17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x 12时 则该元 素属于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 个电子层 答案 金属 3 八 元素 18 在氧气 o2 二氧化碳 co2 两种物质中 a 都含有氧分子b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c 都含有氧元素d 都含有两个氧元素答案 c 九 化学式的含义及计算19 同学们喜欢的油炸土豆片等油炸食品中含有一种叫丙烯醛 化学式为c3h4o 的有毒物质 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丙烯醛由碳 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b 丙烯醛中含有3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c 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gd 丙烯醛中碳 氢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 4 1答案 a 十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 亚硝酸钠 nano2 外观与食盐极相似 有咸味 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 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 能分 解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是亚硝酸钠 此气体可能是 a so2 b no2 c n2 d nh3 答案 b 21 r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r o2 co2 h2o 则有关r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碳 氢元素b 一定含有碳 氢元素 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 氢 氧元素d 一定含有碳 氧元素 可能含有氢元素答案 c 十一 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22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 后的微观模拟图 则实际参与 反应的 和 两种粒子个数比为 a 1 1 b 1 2 c 2 1 d 4 3 答案 c 十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na2so4 mgcl2 mgso4 2naclb so2 2naoh na2so4 h2o c co cuo cu co2 d 2hcl caco3 cacl2 co2 h2o答案 c 24 氯气和氧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反应 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 和h2o 据此可推知 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b c和hcld ccl4和hcl a ccl2和h2clc ch2cl2和h2答案 d 十三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g碳与30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2g二氧化碳b 10g碳与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2g二氧化碳c 12g碳与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d 10g碳与3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答案 c 26 现有化学反应2a b c 2d 经测定反应物a b的质量比为7 3 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160 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 b 十四 燃烧与灭火和消防安全常识27 火柴划着后 如果将火柴头朝上直立 使火焰在上 火 b 没有达到着火点d 空气不足 柴就不容易燃烧 其原因是 a 氧气不足c 火柴的着火点升高答案 b 28 下列处理安全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 进入山洞 燃着的火把熄灭后仍可继续前行b 矿井内充满瓦斯 主要成分是甲烷 可以马上点燃除去c 发现家里煤气泄漏 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d 炒菜时油锅着火 立即浇水灭火答案 c 十五 金属的化学性质 a 地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 生铁和钢都不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c 锯条上的烤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 钢是由生铁炼制而成的 因此钢不会生锈答案 d 30 可由金属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a cucl2b fecl3c agcld alcl3 答案 d 十六 溶液 3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水银 b 蔗糖水 c 液氧 d 酒精 答案 b 32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的b 溶液都是混合物c 溶液各部分性质不同d 均一 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答案 b 十七 溶解度33 下列对 20 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 6g 的理解正 确的是 a 20 时 31 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 20 时 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31 6g硝酸钾c 31 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 20 时 31 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答案 d 34 20 时 50g水中最多可溶解5ga 40 时 100g 水中最多可溶解10gb 则a b两物质溶解度关系是 b a bd 无法比较 a a bc a b答案 d 十八 溶质质量分数35 20 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在20 时 将20g氯化钠投入50g水中 充分溶解后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28 6 b 25 7 c 26 5 d 29 4 答案 c36 现有30 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 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 a 温度不变 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b 温度不变 向溶液中加入水c 降低温度至10 d 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 温度保持在40 答案 a 十九 酸 碱 盐 37 下列关于酸 碱 盐的组成 说法正确的是 a 碱一定含有氧元素 盐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 酸 碱 盐都一定含有氧元素c 酸一定含有氢元素 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d 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答案 a 3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 0的溶液是中性溶液b 凡是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