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望庐山瀑布》 《站立起来的水》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望庐山瀑布》 《站立起来的水》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望庐山瀑布》 《站立起来的水》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望庐山瀑布》 《站立起来的水》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望庐山瀑布 站立起来的水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积累诗中写水的句子课程标准:能够学会鉴赏诗歌。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2、理解诗意,体会诗情。3、背诵诗文,默写诗文。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评价任务: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2再次阅读诗词,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诗意。 3具体解读探究,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赞誉。庐山的飞泉源布很多,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庐山风光。 学习望庐山瀑布读诗歌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请一名学生读一读题目,然后齐读。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二)品古诗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想信同学们一定能借助字典,结合书中的注释,插图,展开想象,读懂这首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这首诗,同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远远望去,一条瀑布从高峻挺拔的山间飞泻而下,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3、自由读整首诗,你认这哪些字或词用得好?为什么? 重点品味“生”“挂”“飞”。 4、赏析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悟诗情这首诗描绘了 ,抒发了 。(四)背古诗学生齐背望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美景及作者情感。学习站立起来的水(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只听说过站立起来的人,没有听说水也可以站立起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欣赏站立起来的水的独特之美。(二)读诗歌1、指名朗读。2、分小组朗读。3、齐读。(三)谈感悟,说说诗意。提示: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感受诗歌。(四)交流探究1、站立起来的水第一节描写瀑布时有何新奇之处?明确:在第一节中作者把水写成一个失足落水的人,惊恐万状,魂飞魄散,这一奇特的想象生动地体现了水从高处落下,势不可挡,令人惊心动魄。2、站立起来的水一诗中有哪些新奇的想象?明确:作者把水分别想象成了失足落水的人、一个顽皮的孩子、赶场的演员,最后又把瀑布想象成站立起来的水,瀑布在作者笔下一下子活了起来。3、如何理解站立起来的水中的最后一节?明确:最后一节中作者直接转化为对人的赞赏,他们有决心、有意志,他们夜以继日地奔波,多姿多彩的生命筑成壮丽的精神“丰碑”。(五)比较阅读1、站立起来的水与黄果树瀑布各自发现了什么别人没发现过的东西?2、试比较伊路的站立起来的水与原作观望瀑布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四、当堂检测1、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 ,字 ,号 ,有“ ”之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站立起来的水的作者是 代女诗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生”字用的好不好?3、如何理解站立起来的水的最后一节?作业设计: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3、做课后练习一、三题。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古诗,在实际教学中,古诗教学是一个难点。讲多了,意境没了,讲少了,体会不到意境之美。所以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以读为手段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重点赏析“生,挂,”等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便于理解诗意,更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用词精妙。站立起来的水作者面对飞流直下的瀑布,发挥想象,对瀑布进行拟人化描写,在学习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不够强,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有时还带有口头语。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强调。而且还感觉到自已还有一点强势,有时让学生按照自已的思路去学习,破坏了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 白洋潮(1课时)课前预习:积累阅读时的生字词并注音。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积累文章的比喻句。课程标准: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白洋潮景色的壮丽之美。3、欣赏课文,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写景笔法之妙。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多角度描写的手法。评价任务:1、 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能够领略白洋潮壮美的景色。 3、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多角度的写景手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1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白洋潮水的景致!2我们欣赏了美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查找到的资料,简要地谈谈自己对于白洋潮的认识。) 是啊,壮丽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就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张岱的笔端,去感受那气势宏伟的白洋潮。(板书课题及作者)自主学习: 了解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環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被誉为明末杰出的散文家和历史学家。)(二)初读课文,积累词句,理清思路1疏通课文(指名读,并正音)(1)正音:遄(chun)踵(zhng) 擘(b)蹴(c)镞(z) 飓(j)辟(b)礴(b)龛(kn)赭(zh)漱(sh) 湫(qi)(2)重点字词: 1)故事:旧例。 2)喧传:哄传。3)吊:哀悼。 4)海塘:海堤。 5)遄:急速。6)踵至:即接踵而来,一个跟着一个来,踵,脚后跟。7)擘翼:展翅。擘,分开。8)蹴起:蹦跳。9)镞镞:同“簇簇”,攒聚之貌。10)辟易:惊惧后退。11)礴:撞击。12)旋:旋转。13)漱激:冲刷激荡。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及节奏 。交流研讨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揣摩文章、品味妙处。1、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文学家张岱却仅用了一百三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壮丽,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让我们再来读一遍去感受它的壮丽吧。(齐读课文)2、现在就跟着老师去看看真正的白洋潮吧。在每一个文中对应的画面停顿,让学生读出对应的句子。并赏析。(动词,修辞,角度,潮头不同的变化)(先老师做示范,再请同学赏析)(1)见潮头:点出观察视点是立塘上。潮水的特点:此时尚不汹涌,但速度很快。(2)稍近:比喻,颜色、形态,潮水渐趋汹涌猛烈,潮头变高,白色的水花上下翻飞四溅。(3)渐近:比喻、夸张、拟人。“百万”夸张极言潮水的气势浩大壮阔,“雪狮”写出潮头的颜色以及相较“小鹅”潮头更加高而迅猛,“怒雷”写出潮水的声音有如愤怒的惊雷劈闪下来鞭策着潮水迅疾向前。“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则写出潮水一浪叠一浪,后浪推前浪的汹涌景象。(声,色,形,势)(重点指导朗读)(4)再近:比喻,写出此时潮头势头更猛更急,“拍岸”可让人感受到其排山倒海的气势。(5)潮到塘:“击射”“数丈”写出这次撞击的惊天气势与力度。 “旋”回头潮之迅疾“轰怒”写出潮水与山石碰撞时发出的轰鸣,“雪舞”比喻写出水花射向空中飘飞的壮观景象。(6)总结:明确课文是以“立塘上作为观察点,一个”见“字统领下文。且采用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次序井然。潮水由若到强。3、文章1、2小节有何作用?(全班齐读1、2小节)(1)第一小节:不开门见山直接写白洋潮,而是先从三江看潮的旧俗说起:“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已足以让人扫兴,还有自欺者哄传“暗涨潮”,叫人失望。先写无潮看,然后再写看潮的奇观,使读者形成一种心理的反差,正是有这种反差,后文“余遄往”才顺乎自然,也正是这个反差,反衬出白洋潮的壮观引人注目。文章结构上讲,这种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技法增添了文章的回环曲折美。第二小节:“遄往”,“踵至”写出看潮人的迫切心情,渲染一种紧张欢快的气氛,以此衬托了白洋潮的非凡气势。(正衬)(2)以上都属侧面烘托,那么在主要正面描写白洋潮的第三小节有无侧面烘托呢?“看者辟易,走避塘上”从人们慌忙逃避的动态烘托潮头逼近海塘时的来势凶猛。“看之惊眩”从惊惧不安的神态中进一步突出了白洋潮排山倒海的气势。4、跟随视频,背诵第三小节四、练习检测:1、白洋潮的作者是 ,号 ,山阴人,明末清初 家。本文选自 。2、默写: 立塘上,见 从海宁而来, 。稍近,则隐隐露白, 。渐近,喷沫溅花, , ,怒雷鞭之 , 。再近, ,势欲拍岸而上。 ,走避塘下。潮到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