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一中高一生物6月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沭一中高一生物6月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沭一中高一生物6月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沭一中高一生物6月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临沭一中高一生物6月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6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说明: l、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其中第i卷(选择题)130题,第卷(非选择题)31-3题,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纸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规定的地方作答。 3、请将本试卷第卷(非选择题)三题答案答在答卷纸上指定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把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交上,试卷自己保存。 .第卷(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2. 某生态系统中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不能使猫头鹰数量增多的因素是 a蛇减少b草增多 c鹿减少d蛇增多3. 下列关于神经传导和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突触传递可以使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元末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元末梢 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4.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下列四项趋势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生态特征发展期成熟期a食物链的长度短长b有机物总量较少较高c生物类群丰富度较低较高d抵抗力稳定性强弱5.下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有重要作用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生长旺盛的器官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较多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棉株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在休眠的种子中各种激素的含量都会减少8.右图是某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点以后环境阻力明显变大b图中表示种群增长率最快的点是bc图中a点的种群增长率大于d 点d图中第8年后,种群数量不可能发生变化9.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 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b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 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c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d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 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10.下列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过程的调节c如果感受器、下丘脑、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组织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能引起和的减少11.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b+c . ab+c . c=a+b.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第二营养级三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繁殖能力较强蓝本植物寿命较短蓝本植物较为低等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光照强度食物种类湿度温度. ii卷(40分)2 请认真阅读31,32,33题 ,把相应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31.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 c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固 d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a b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 ,b为 。 (3) 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 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 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 。pgpnra15.92.813.1b870.7369.4501.3c1.90.81.1d79.228.950.3e94.733.061.7f211.520.1191.4 32.下表是对某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分析回答:(单位:102kj/m2/年) (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右表所示的a、b、c、d、e、f外,还应包括 。 (2)根据右表数量分析,同一生物的“pg、pn和r”之间的关系是 。 (3)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界的能量可以通过表中 (填营养级序号)的生理活动后,进入生物界。 (4)如果d作为该湖泊中的经济鱼类,生产上既要获得最大捕捞量,又不破坏其种群稳定,通常将捕捞量控制在d的环境负荷量一半的水平上,原因是 。 (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从表中可以得出能量流动且有什么特点: ()。和可以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下图是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 和 分别发生在组织细胞中的 和 。(2) 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体的 器官,对这一过程有促进作用的激素是 () 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而水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 ,造成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长跑后肌肉酸痛,血液ph 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发生了图中的 (填序号)过程;之后酸痛消失,血液ph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