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初测试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初测试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初测试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初测试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第二学期高一开学初测试题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8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而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的是a皇帝独尊 b重视人才 c尊崇自然 d儒学独尊3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a谷物种植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d牲畜饲养4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皇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统统提成为王。对皇帝的做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皇帝关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侮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疆国梁国迅速发展5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abcd 6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 7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由此不能说明的是a汉代的纺织技术非常高超 b汉代纺织品受到古罗马人的青睐c汉代的纺织品已经远销欧洲d汉代时中国跟古罗马已有直接贸易往来8“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a丝织品b棉纺织品c毛纺织品d麻纺织品 9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10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铁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a高炉炼铁b炒钢技术c灌钢法d水力鼓风冶铁11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12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商帮势力崛起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13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汉朝时a政策的放松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14“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 a汉都长安b隋朝洛阳c唐都长安d宋都东京 15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16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17“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8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有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私营手工业的产品也开始大量进入市场a b c d19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反映了明中后期a富起来的地主较多 b原来富有的地主被后起的超过c商品经济发展,经商致富者多了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冲击封建经济20北宋时的商人经常将南方的粮食、茶叶长途贩运到北方的辽和西夏,其积极影响是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缓和了宋辽、宋夏之间的关系扩大了商品流通范围 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 b c d21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22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手工业的发展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3假如你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无法从市场购买到的是a非洲的黄金和象牙 b美洲的玉米、烟草c亚洲的瓷器、香料 d澳洲的工艺品2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25据记载:宋代每人平均拥有土地56亩,而鸦片战争前,每人平均仅拥有土地253亩。有助于缓解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的历史现象是 a商品经济发展b西学开始传入 c赋役制度改革d君主专制强化 26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a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27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下列航海家中到达亚洲的有ab c d28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29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对黄金的狂热追逐向海外传播基督教开发土地资源 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 b c d30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32题16分,33题12分。共40分)31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你是怎样理解“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它们是怎样被发现的?(6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32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请回答:(1) 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6分)(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6分)(3)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4分)33材料一(汉元帝时,贡禹表称)方今齐三服官(负责制作天子服用)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材料二“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唐六典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汉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及经营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技术的传承上具有怎样的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第二学期高一开学初测试题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dababcddacabad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dbcdabddaacdcb31参考答案:(1)“美洲的发现”是指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2分)“东印度航路”是指从欧洲绕过非洲直通印度的航路和绕过南美洲、穿越太平洋到达印度的航路。这两条航路,前者由达伽马在14971498年开通,后者由麦哲伦及其船队于15191522年开辟。(4分)(2)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发生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欧洲物价上涨;欧洲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6分)32(1)主张:重农抑商; (2分)理由:重农抑商可以富国强兵;(2分)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2分)(2)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