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六)2.3 寂静的春天(节选)一、基础测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辐射蝙蝠副手福如东海幅员辽阔b流淌 倘若 徜徉 国币帑银 倜傥风流c骨骼 奶酪 咯血 恪尽职守 络绎不绝d喷洒 哂笑 晾晒 栖栖不定 牺牲个人解析a副:f,余读“f”;b.徜:chn,余读tn;c.|lo|k|k|lu;d.s|shn|shi,余读“x”。答案c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俗话说,“聚沙成塔,积腋成裘”,只要勤于积累,就一定有收获。b苏州园林的石山,错落有至,形态万千,叫人叹为观止。c张师傅捏泥人的技术炉火纯青,无与伦比,遐迩闻名。d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绪”。就是要有内容,有条理。解析a积集;b.至致;d.绪序。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议的。b而环境有条不紊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c从我们的各个实验室会络绎不绝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投入实际使用。d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解析a项,“无可非议”应为“不可逆转”;b项,“有条不紊”应为“一丝不苟”;c项,“络绎不绝”应为“源源不断”。答案d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致命甚至危险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b难道有人不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c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d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解析a项,语序不当,“致命甚至危险”应为“危险甚至致命”;b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c项,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的状态”。答案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_;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_。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_,_,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不息的呼喊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句中的“金箔”扣上文的“金黄”和“黄金”,句照应“阳光的力量”,句照应“真实的存在”。答案b6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环境的实际影响较小。只有在20世纪极短的时光瞬间中,一个物种人才获得了有效的力量去改变他所在世界的大自然。(举例子)b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引用说明)c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昆虫、杂草、啮齿动物和其他现代行话称为“害虫”的生物体。(列数据)d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的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拟人说明)解析a项是比较说明法答案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这些化学药品有许多被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战争。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昆虫、杂草、啮齿动物和其他现代行话称之为“害虫”的生物体;这些化学药品被打着数千种不同的商标出售。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药物使用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滴滴涕被允许民用以来,逐步升级的过程便开始了,人们得以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这是因为作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的绝好证明,昆虫已演化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又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更毒的药剂“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它源于尼安德特人时期的生物学和哲学,当时人们以为自然界是为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应用昆虫学的概念和实践大都发端于那石器时代的科学。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7第段从哪些角度说明化学药品的使用情况?答:_答案(1)时间(20世纪40年代中期)。(2)数量(逾200种)。(3)用途(杀死生物体)。(4)使用情况(打着数千种不同的商标出售)。8根据第段内容说明使用化学药品的危害性。答:_答案(1)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2)进入生物链,杀死更多的生物。(3)留下剧毒物质,破坏土壤。9药物使用有何特点?答:_答案永无终点,恶性循环,逐步升级。10怎样理解第段中“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这句话?答:_答案“控制大自然”的本质是一种骄傲自大的心态,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生物学和哲学。三、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 环球杂志记者王宁实习记者汤辉新能源汽车近期的迅猛发展令人瞩目,而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兴趣也让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专家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到2015年,可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的1%左右,迎来第一波产业化高潮。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但也有专家表示,消费者现阶段对新能源汽车不宜过分乐观,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占领市场尚需时日。在调查中,网友对于“如果有买车计划,你是否会考虑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选择“继续观望,暂时不会购买”的人占38.27%,选择“不会”的人占23.82%,“无所谓”占1%,而选择“会”的人有36.91%。亚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告诉环球杂志,有接近40%的人选择继续观望,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其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他们选择观望符合市场规律,“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来买新能源汽车”。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杨嘉林则表示,从他在国外观察的结果来看,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令人惊讶,因为存在电池、充电等各种问题,新能源汽车在其他国家受到的关注依然远不如传统汽车。在调查中,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排第一的是“油价太贵” (48.35%),其次是“环境持续恶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30.51%),再次是“政府政策倾向,补贴较高”(18.21%),最后才是“时尚前卫,引领潮流” (2.93%)。而不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则包括: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困难等”(35.22%) ,“新能源汽车目前价格相对偏高”(32.02%),“担心新能源汽车技术上不过关”(31.08%),以及“其他”(1.67%)。专家认为,这些期盼和顾虑都是有其理由的。周鹤良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把普通大众挡在门外的主要原因:包括昂贵的价格(一般比普通汽车贵30%),售后服务不到位、可靠性差、事故率比较高、寿命周期短等问题,让很多消费者有后顾之忧。杨嘉林说“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找到可以大规模提供的新能源”。他认为,目前的厂商只是单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实现了突破,甚至成功地进行示范运行,但并没有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计划不建立在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基础上,将会把汽车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也许会领先,但主流产品没有竞争力,导致相关企业破产。但尽管有许多问题,消费者依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较为乐观,有34.43%的网友表示“非常乐观”,而有26.48%的网友表示“比较乐观”,选择“一般”的网友占到26.27%,而选择“不看好”的网友则只占到12.82%。专家表示,从长远发展考虑,电池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是一个可能的方向,虽然不是唯一可能的方向。杨嘉林告诉环球杂志,由于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前景不明朗,电池汽车不能大规模生产销售。在清洁电力大规模供应前的数十年内,电池汽车对节能减排不能发挥主力作用。所以他认为,谈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目前在中国时机还不成熟。现阶段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对其发展前景有一定促进作用,周鹤良介绍说,现在国家补贴6万,地方补贴6万,25万的车子需要自己出13万,这个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其他配套问题依然需要重视。 他建议,政府在采购公务车时,如果能带头购买电动汽车,将会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家公务用车应该鼓励电动车。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校车也可以考虑电动汽车。此外,国家可以给民营企业一定政策倾斜,强化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和保养修理等。“需要整合政府、社会、百姓等多种因素,给新能源汽车予一系列的保护。”(选自环球2013年第6期,有改动)11这篇文章对哪些问题展开了调查?综合调查问题得出的结果是什么?用简要的语言分点作答。答:_答案(1)这篇文章对以下问题展开了调查:是否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选不选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是否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前景。(2)调查结果: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可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占领市场尚需时日(或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会考虑购买)。12调查报告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或用典型事例,或用对比方法,或用准确数字。这篇文章主要运用哪种方法来表达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答案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观点。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与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占领市场尚需时日作对比,突出新能源汽车发展受限,引出下文对发展受限原因的分析及推动发展的建议。新能源汽车在其他国家受到的冷遇与我国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形成对比,表明了我国政府、社会、百姓给新能源汽车一系列的保护带来了良好效应。通过对比来表达观点,使读者一目了然。(突出观点,增强了说服力。)新能源汽车与普通汽车在技术及价格上的对比,证明了新能源汽车把普通大众挡在门外的主要原因。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高期望值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企业可能破产的严峻现实作对比,说明“清洁新能源的大规模供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性”这一观点。用调查统计的百分比数据作对比来表达观点。如:为了说明“消费者依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较为乐观”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非常乐观、比较乐观”与“不看好”的百分比进行对比,让读者一目了然。(也可以是其它地方的数据,只要引用的数据与观点相合则可。)13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请你结合文本,给政府、企业提些积极可行的建议。答:_答案大力改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为新能源汽车找到可以大规模提供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要切实到位政府采购的公务车,学校使用的校车都考虑使用电动汽车国家给民营企业一定政策倾斜,强化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和保养修理。四、语言表达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环境污染历来被看作“全球问题”,这不但因为_,一个国家遭遇的污染非常容易进入另一个国家;而且因为各国的环境缺陷往往形成复合结构,带来综合性环境效应。由此来看当前国内的灰霾天气,就不能将_,要么单纯归于国内的产业或生活方式,要么单纯归于国家层面的缺乏规划和监管不力。面对灰霾持续不退和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现状,现在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_。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开合的题目,注意分析整个语段的中心内容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此语段是环境的综合治理问题,是照应环境是全球问题,后面是“一个国家遭遇的污染非常容易进入另一个国家”所以此空应为“环境没有国界”; 后面是污染的具体原因,此处应该是总说;是文段的结尾,应该总结,照应前面的“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答案环境污染的影响没有国界(答出环境污染的扩散性、传播性等意思即可)污染的成因(原因、责任、过错等也可)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念(运用“都”“共同”“携手”等词语表达齐心合力治理污染的意思即可)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享自习室项目实施方案
-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含解析
- 2025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3份)
-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纳米材料表征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篮球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催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综合性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大数据技术开源架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科技大学《环境生态学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含部分答案)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课件
- 【MOOC】国际交英文写作-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国家八年级数学质量测试题(六套)
- 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承诺书
- 民法典物权编解读课件
- GB∕T 13554-2020 高效空气过滤器
-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 6se70手册制动单元
- 幼儿园环境创设评分表
- 单位换算练习题 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