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 分类及变化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考点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胶体 考点二认识物质性质理解物质变化 依据 标准 对物质进行分类 1 正误判断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 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题组一理解概念 准确判断 1 2 答案 5 能电离出h 的一定是酸 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 在酸中有几个h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 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 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9 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10 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答案 1 2 2 正误判断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 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2015 安徽理综 9d 2 金刚石 白磷都属于单质 2014 四川理综 2a 3 漂白粉 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2014 四川理综 2b 题组二高考试题概念判断汇编 答案 1 2 4 葡萄糖 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014 四川理综 2d 5 黑火药由硫黄 硝石 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7d 6 so2 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2013 四川理综 2a 答案 1 2 7 福尔马林 水玻璃 氨水均为混合物 2013 四川理综 2d 8 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 故baso4是弱电解质 2013 天津理综 1d 答案 知识归纳 1 2 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 水煤气 co h2 2 天然气 沼气 主要成分是ch4 3 液化石油气 以c3h8 c4h10为主 4 裂解气 以乙烯 丙烯 甲烷为主 5 水玻璃 na2sio3的水溶液 6 王水 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 体积比3 1 7 波尔多液 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 oh 2 知识归纳 1 2 8 肥皂 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9 碱石灰 naoh和cao的混合物 10 铝热剂 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 漂白粉 ca clo 2和cacl2的混合物 1 2 认识物质性质理解物质变化 考点二 1 认识物质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通常表现为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硬度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导电性 导热性 挥发性 吸附性等 2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表现为金属性 非金属性 可燃性 氧化性 还原性 毒性 溶液的酸碱性 热稳定性等 2 理解物质变化的 四个方面 1 从宏观上看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反之则为物理变化 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 或离子 的相互转化 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 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 不属于化学变化 2 从微观上看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 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 如nacl晶体 sio2晶体的熔化 分别破坏了离子键 共价键 但属于物理变化 3 从能量上看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中有的有能量变化 有的无能量变化 如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扩散等 4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未必有化学变化 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并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 3 识记易混淆的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变化过程中的 三馏 四色 五解 和 十四化 注意 化学变化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cuso4 5h2o的脱水 蛋白质变性 电解质溶液导电 浓硫酸脱水 煤的气化和液化 物理变化 金属导电 盐析 活性炭吸附 渗析 爆炸有的是化学变化引起的 有的是物理变化引起的 4 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 1 高考有关 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 试题的选材热点总结 安全与健康 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添加剂 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环境保护新进展 雾霾 的产生 危害和治理 工业 三废 和生活垃圾的处理 废电池对饮用水和土壤的污染 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等 新能源的使用 新型的燃料电池 高能绿色电池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新进展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 2 绿色化学的特点研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试剂 化学制品和化学工艺 它包括 开发绿色反应 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100 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选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 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发展 绿色工艺 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 类型一 传统文化 与物质变化1 2017 郑州模拟 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乳交融 火上浇油 前者是物理变化 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 落汤螃蟹着红袍 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 滴水石穿 绳锯木断 不包含化学变化d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题组一化学与优秀传统文化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解析 解析 水乳交融 时形成乳浊液 是物理变化 火上浇油 指燃烧 包含化学变化 a项正确 落汤螃蟹着红袍 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 或者说蛋白质在高温下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 b项正确 滴水石穿 伴随化学反应caco3 co2 h2o ca hco3 2 而 绳锯木断 不包含化学变化 c项错误 d项 包含了燃烧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多种化学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2 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其中从化学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解析 火树银花 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焰火在化学学科中涉及的是焰色反应 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 a项不符合题意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诗描述的是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不只是发生了分解反应 b项符合题意 不用风吹 麝香的香味就能闻到 从化学角度解释是分子在不停运动 c项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一场雷雨一场肥 是指下雨时 氮气在打雷闪电的情况下和氧气发生两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和雨水相遇生成硝酸 硝酸随雨水进入土壤并和土壤中的盐类生成硝酸盐 给土壤补充氮元素 这一过程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变成了化合态的氮 所以属于氮的固定 d项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3 2015 北京理综 6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的应用中 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类型二辨识传统化学工艺原理 答案 解析 解析a项 火药在适当条件下自身迅速燃烧生成大量气体 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b项 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 葡萄糖 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项 转轮排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不涉及化学反应 d项 铁的冶炼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将铁元素还原为铁单质的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4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 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孔明灯b 用树皮 棉 麻造纸c 烧制彩陶d 淘黄金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解析 命题分析 解析孔明灯是利用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将灯放入高空 无论燃料是什么 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a项不符合题意 造纸的过程经过蔡伦的改进 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 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 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 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 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 并使纤维帚化 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 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 然后用捞纸器 篾席 捞浆 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 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 揭下就成为纸张 既有物理变化 又有化学变化 b项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机物逐渐被除去 无机氧化物之间进行反应生成硅酸盐类物质 生成物以晶粒的形式存在 其生长过程为形核和晶粒合并长大 c项不符合题意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打捞起河里或湖里的淤泥后 用淘盘将淤泥洗去 可以得到金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传统文化中涉及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 从古代书籍文字中 找到有关化学信息 感受化学学科的久远与魅力 能够在阅读中考核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的提取与联系能力 也是合格高中毕业生应有的化学学科素养 这样的命题方式 雅中带趣 是学科综合的典范 命题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题组二化学与stse5 2017 全国卷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 氢 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a项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cm h2o n 糖类最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正确 b项 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正确 c项 蛋白质是c h o n s p等元素组成的物质 错误 d项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摄入过多对人体产生危害 正确 6 2017 全国卷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m2 5是指粒径不大于2 5 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a项 pm2 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 正确 b项 绿色化学就是要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正确 c项 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加入的cao可与so2反应生成caso3 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caso4 从而减少so2的排放量 减少酸雨的形成 但cao与co2反应生成的caco3在高温下又会分解为cao 故不能吸收co2 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错误 d项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 丁烷 丙烯和丁烯等 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对环境无污染 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7 2016 全国卷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a项 蚕丝属于蛋白质 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人造纤维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经过溶解 纺丝加工制得的化学纤维 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正确 b项 食用油经过反复加热 可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使食用油的营养价值降低 还会产生对人们身体有毒害作用的不饱和脂肪酸聚合物 杂环胺和稠环芳烃等物质 正确 c项 病毒由遗传物质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病毒 正确 d项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8 2016 全国卷 7 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 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a项 温室气体包括co2 ch4等气体 正确 b项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 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废气 会造成大气污染 错误 c项 用液化石油气减少燃油中硫等杂质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 正确 d项 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 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9 2016 全国卷 7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a项 al2 so4 3和小苏打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生成al oh 3 na2so4和co2 可以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 正确 b项 fecl3和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只能说明cu的还原性比fe2 强 并不能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错误 c项 次氯酸盐可以转化为氧化性更强且具有漂白性的hclo 故漂白粉可以漂白织物 正确 d项 氢氟酸中的hf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sif4气体 所以可用于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胶体 考点三 胶体知识 9 提醒 1 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 1 100nm 2 胶体的物理性质 丁达尔效应 电泳现象 介稳性等 3 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 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 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 如淀粉 蛋白质 因其分子非常大 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千万 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 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4 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5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电荷 6 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电荷 胶体与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 7 在fe oh 3胶体中 fe oh 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 的数目 8 fe oh 3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 如盐酸 硫酸 时 出现的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 其原因 开始时出现沉淀是由于胶体中加入了电解质发生了聚沉 后来沉淀消失是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应 9 把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 100nm之间 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吸附力很强 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 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 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 so4 2 12h2o fecl3 6h2o等 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 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al3 fe3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 oh 3胶体 fe oh 3胶体 1 对胶体知识的考查 往往把其渗透到某个选择题的选项中 下面是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的组合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制备fe oh 3胶体 可以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2016 全国卷 13a 2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 oh 3胶体 题组一胶体的制备 性质和用途 1 2 3 4 答案 3 h k s2 br 能在fe oh 3胶体中大量共存 4 明矾溶于水产生al oh 3胶体 al3 3h2o al oh 3 3h 5 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 oh 3胶体的原理是加热促进了fe3 水解 6 将0 2mol l 1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 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7 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8 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 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1 2 3 4 答案 9 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 10 pm2 5 微粒直径约为2 5 10 6m 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 2 3 4 答案 题组二纳米材料的 不寻常 应用2 2017 合肥高三调研 纳米是长度单位 1nm 10 9m 当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 会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如由铜制成的 纳米铜 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 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下列关于 纳米铜 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纳米铜 比铜片的金属性强b 纳米铜 比铜片更易失去电子c 纳米铜 比铜片的氧化性强d 纳米铜 的还原性与铜片相同 答案 解析 1 2 3 4 解析 纳米铜 只是物质的颗粒变小 但不影响其化学性质 故选d 3 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新型超轻纳米材料 基本微粒直径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