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实验中学2014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表述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二卷6至7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正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ng)省(shng)却 拮据(j) 引经据(j)典b.行(xng)辈行(hng)当鲜(xin)美鲜(xin)为人知c.匀称(chn) 称(chng)职 嫌恶(w) 万恶()不赦d.附和(h) 暖和(h) 稽(q)首 遍稽(j)群籍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岌取 赎罪 济济一堂 重蹈覆澈b晨曦 惆怅 根深蒂固 按部就班c忏悔 跻身 骁勇善战 相形见拙d伫立 恬静 见意思迁 恪尽职守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期日中 (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b.濯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c.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d.休祲(吉凶的征兆)降于天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4.下面名句中加点的词语“建筑”充当谓语成分的一项是( )a.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b.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c.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d.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5.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a.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衣沾不足惜,但是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蘋洲。(温庭筠望江南)6.下列诗歌没有抒发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a.唐李商隐夜雨寄北b.李白春夜洛城闻笛c.刘桢赠从弟d.白居易望月有感7.下列各句均是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判断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本句运用设问,言外之意是说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还没起思念之情。b.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句中“争渡,争渡”用的是反复,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句中的“脂粉”用的是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d.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本句运用拟人,把紫藤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b.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比如沁园春雪。c.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人吴承恩所著水浒。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我们学过他的威尼斯商人。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几段文字,回答9-13题。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9.文中两处应填入的连词恰当的是a虽然但是b由于因此c可是因而d但是所以10.选文的说明对象是a.大自然的语言b.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c.物候现象的特征d.物候的研究意义1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1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这句诗与选文中意思一致的一句是a.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b.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c.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d.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b.“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d.“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风筝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17题。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在地下,()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走出,留他()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14.选文第一段中,不能看出小兄弟非常喜欢风筝的语句是( )a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b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c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d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15选文中括号处省略了一些词语,用词和顺序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a踏掷绝望傲然b扔踩绝望傲然c掷踏傲然绝望d踩踏骄傲失望16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兄弟被“我”发现时“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写出小兄弟受惊吓的表情,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也无形中突出这件事给小兄弟的伤害,加深了“我”的自责。b“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 不要望见风筝,这样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c“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可见小弟弟实在太让人生气了,把鲁迅先生气坏了。d之所以详细记叙“虐杀”这一情节,是作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觉悟之后却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尾段就充满了这种情感。17联系整篇课文,下列理解不符合文章实际的一项是( )a对一件往事、小事,知错必改,郑重其事,体现了作者可贵的自省精神。b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认为兄长该管,这一现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对人们的影响和毒害。c从文中的“我”严于自责,恳 求小弟宽恕自己的过失和“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兄长的错处的内容上,深刻表现了真挚深沉的手足亲情。d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四、(8分,每小题2分)阅读谈生命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8-21题。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 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18对于“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的差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者涉及到对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后者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b前者宜用准确的语言总结出结论性的东西;后者则可用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c前者适合表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后者则通俗易懂地告诉读者何为生命。d前者是下定义,要有科学性;后者则更突出其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19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描写了“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b“一江春水”在这里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c选文借“一江春水”阐述生命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d“一江春水”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表现过程的平静和温柔的特点。20结合前后语句,对“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大雨b激电c迅雷d疾风21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拟人化手法,形象化地揭示了生命的一般规律,表达了坚强的意志和豁达乐的精神。b“他消融了,归 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表现了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的历程时,虽没遗憾,但却有几分惆怅和虚无。c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d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五、(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22-25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3本文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富复杂。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侧重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高”状山,以“寒”写树,照应一“奇”字。c文中“千百”“千”“百”等词都是虚指,极言其多。d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总结构,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最后总结,揭示主旨。25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大自然,从侧面衬托富春江的魅力。b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淡泊人生、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c作者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鄙夷蔑视之情。d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应付了事、不思进取的厌世思想。 第卷 (表述题 共70分)六、(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与四弟书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导读:曾国藩作为清朝显赫一时的高官,却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俭,戒骄奢。“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真是至理名言。注释:与四弟书:这是曾国藩写给他四弟的家书。在读书、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对其弟弟和子女们都要求很严。在这封家书中,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老辈:长辈。奢:奢侈。骄:骄横,放纵。泽:恩泽。勤:勘勉,勤劳。精练:26、解释加点的词(4分)1.总恐老辈失之奢( ) 2.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3余微俭而不甚俭( ) 4后来恐难挽( )27、翻译(4分) 1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2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28、文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是。(3分)29、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国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试着概括。(3分)七、(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9-32题。菜中之王傅丽清时近立冬,京郊又到了砍大白菜的季节。由于政府抓了“菜篮子”工程,冬季市场的蔬菜品种增多,大白菜虽然已不再是冬令唯一的“当家菜”,也再见不到城乡总动员运贮大白菜热闹景象;可是北京人对它总情有独钟,多少还是要买一些贮存起来过冬。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苏东坡曾有诗赞道:“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范成大也曾吟道:“拨雪挑出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菘,指的就是白菜。本草纲目解释道:“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野生白菜属十字花科,原是远古人类的采集植物之一;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约七千年的西 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大白菜,则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鲁迅先生早期作品里,曾描写过挂在杭州水果店里的“胶菜”,那就是大白菜;因以胶东所产品质最好,故称“胶菜”。鲁人夸说的“泰山三宝”,其中第一宝即为白菜。鲁迅迁居北京后,在他小说里出现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点缀了这座古城普通人家的冬日风景。真是“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外,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成分;并且产量高,还耐贮存,价廉物美,是冬令蔬菜中老百姓餐桌上的佼佼者。北京人包饺子,涮锅子,做芥末墩儿,都少不了它。白石老人生前爱吃大白菜,也爱画大白菜,并在“岁末清供图”上题道:“牡丹为花之魁,荔枝为果之龙,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南方人到了北方,常起“莼鲈之思”;北方人到了外地,也会生“菘鲷(注)之想”吧!那年,我参加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赴欧洲考察,我们几个从北京去的人,在斯德哥尔摩突然对祖国的白菜害起相思来了,便到中国餐馆定了一份烧白菜。如风卷残云般,我们首先把一盘白菜,吃了个底儿朝天。可是价钱令人咋舌,超过了一盘烹大虾;而且还是好客的女店主,亲自上市场去采购来的哩!我对白菜还另有一番特殊的情愫。抗战时期负笈流亡到江西,在赣东铅山城外一所中学里读书。教室设在一座荒废的祠堂里,墙上嵌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明代万历年间当地一位清廉爱民的知县笪继良画的一棵白菜,旁书他的两行题辞: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近年,我重访旧地,发现那块曾和我们学子朝夕相对、断成两截的“白菜碑”,已作为历史文物迁移到该城中心,并建亭加以保护。县委施书记告诉我,他常用那块“白菜碑”告诫干部,要以清廉俭朴、勤政爱民自律共勉。啊,谢谢你,具有青松风格的白菜,至今还能作为我们后人反腐倡廉的教材。(注)鲷,即真鲷,产于山东的又称“加级鱼”,肉味鲜美。30请写出第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一个相应的例句。(4分) 3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第段和第段的大意。(4分) 32第段写了白菜的哪些优点?请分条说明。(4分) 33说说文章结尾处记叙“白菜碑”的故事有何作用,并比较一下这样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八、(40分)34.作文。 带着_出发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_ 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学校 班级 姓名 语文测试题答题纸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表述题)两部分。第卷 1 至 5页,第二卷6 至 7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正号、考试科目、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