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汶南二中2014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表述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无答题卡可填在第卷的答题框内)。第卷不上交。第卷答案写在试卷上,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3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栈桥( zhn) 窥伺(s) 毛骨悚然(sng) b抽噎(y) 迂腐(y) 迥乎不同(jing) c嫉妒(j) 行辈(xng) 千山万壑(h) d涟漪(y) 翩然(bin) 玲珑剔透(t)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b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c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d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b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c又间(私自,偷着)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d怀怒未发,休(不祥)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内容,应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 )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愚笨)了!b它们有时把填空点缀(笼罩)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点缀)得很阴森。c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走)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d我母亲管理(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寒冬腊月,记者看到,马路边翘首张望的市民哈着气,跺着脚眼巴巴地张望着公交车驶来的方向。(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1月15日) b2010年10月18日,马勇所在的督查诉讼部接到一封来自贵阳市乌当区的匿名投诉电 话。(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20日) c杜勤兰还能保持一贯的镇定,而管笑笑则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泪洒当场。(“中国新闻 网”2012年12月11日) d如果我们不曾知道这些习俗,不妨去重温一下。(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4月3日)6下列加点字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形容词)b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动词)c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副词)d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动词)7.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演义) b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红楼梦) c格列佛小人国灭火(格列佛游记) d武松怒杀阎婆惜(水浒传)8下列情形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师对一位前来请教问题的学生说:“这道题很简单,是人就会,你怎么就做不上来!” b医生对一位病愈出院的患者说:“恭喜你病愈出院,欢迎下次生病再来。” c营业员对一位正要试衣服的顾客说:“这件衣服您别试了,我怕您买不起。”d儿子对正在大发雷霆的父亲说:“爸,您先消消火,听我慢慢跟您解释,好吗?”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芦花荡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是故事的发展部分。b选段是故事的高潮部分。c选段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部分。d选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10对于第段中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描写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b景物描写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渲染了故事的气氛。c景物描写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狂喜、失态的情绪。d景物描写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11下列对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中“望”“瞪眼”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贪婪和对白洋淀的可望而不可即,突出了白洋淀军民对敌人打击很大。b“老头子张皇失措”是写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表现了老头子的机智。 c“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的“找”字妙在利用拟人手法将钩子写活,增添文章的生动性,表达了作者对日寇的痛恨。 d“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中“砸”“顽固的老玉米”形象生动的描写了老头子酣畅淋漓地打鬼子的情景,体现了老头子的玩兴不减,也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态度,感情色彩鲜明。 12有关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有误的一项是( ) a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你看他,毫不畏惧、足智多谋。剥莲蓬吃,就是有些嘴馋。b水上有血,水下定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c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d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13下面对选段写作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运用非常简练的文笔,通过对话、动作和心理描写,逐步刻画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b选段富有特色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将叙事与写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c选段中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d选段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景物描写写得雅致隽永,景随情移,情景相生。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18题。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 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4对句子中加点的“中国人”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15自然段批驳的方式是( ) a直接驳论点 b通过驳论据驳论点c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 d间接反驳16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其充分的理由是( )a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b现在也不乏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的人。c中国的脊梁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d中国的脊梁有确信、不自欺,一直在前仆后继地战斗着。17下面关于选文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段承上启下,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从正面提出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b选文第段采用事实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上文提出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c选文第段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上文提出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d选文第段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18下面关于选文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这句话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b“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句话表明前面列举的四种人在“正史”中根本没有他们的记录,我们只能通过搜寻“野史”了解他们的光辉业绩。c“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另一方面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直斥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四、(8分,每小题2分)阅读故宫博物院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921题。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19选段的说明对象是( ) a太和殿宏大的规模 b太和殿 c太和殿的位置功能 d太和殿的内部装饰20选段整体上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a从上至下的顺序 b从外向内、由总到分的顺序c从下至上的顺序 d从中间向四周的顺序21太和殿的内部装饰到处是龙,对其作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突出故宫的金碧辉煌。 b表现故宫的庄严肃穆。c突出皇权的权威,表示皇帝是真龙天子。 d表示皇帝十分喜好龙。五、(8分,每小题2分)阅读小石潭记中的节选文字,完成2225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2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写出了发现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子明写游鱼,暗写潭水的清澈,这种衬托的笔法极其巧妙。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衬托出了作者那种渴望热闹的心境。23对于本文的写作手法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b文章第二自然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c本文的语言简练、生动,运用了大量的形象的比喻将景物刻画细腻、逼真。d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柳宗元,其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总称为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c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幽深冷寂的环境和气氛,意在表现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25下列几首古诗词中写到被贬心情的一首是( )a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b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c柳宗元江雪d文天祥过零丁洋第卷(选择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卷(表述题共70分)题号第卷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六、(14分)阅读文章,完成26-28题。 毛遂自荐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导读:毛遂自荐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从此流传于后世,被人津津乐道.但自荐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对国家的一腔热诚,盲目的自荐则是行不通的. 注释: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称诵:称颂. 精练: 26,解释加点的词 (4)1.余无可取者( ) 2.其末立见( ) 3.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 4.使遂蚤得处囊中( ) 27,翻译 (4)1.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 _ _ 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_ 28、(6)成语_,_都出自这篇文章.前者比喻_,后者比喻_. 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荐 _ 七、(16分)阅读下面选文梨一样的苹果 (耿青),完成2731 题。(16 分)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陈晓辉 那个微凉的午后,我正在家里准备着第二天的出差行李,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将一封普通的信件递到我手中,然后转身离去。 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上面只是写着零星的几个不规则的字老师,我想做您的学生。另一张是密密麻麻的成人字迹,意思是他的孩子先天性弱视,只能艰难地看见很近很近的事物,因此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嘲笑和捉弄,孩子虽小,但懂事,受了委屈不说,只是一个人偷偷哭泣。家长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便让她退学在家了,可孩子实在喜欢读书,于是,家长经别人介绍,给我写了这封信,请求我能单独为她辅导功课。 看着那些雀跃在泛黄信件上的深情字句,再看看孩子那稚嫩的字迹,我似乎看见家长那期盼的目光和孩子趴在桌上,头努力低着,一字一字在信件上写字的情景。心被濡湿,倏然难过起来,难以言表。我拿出手机,拨打信件上留下来的电话号码,允诺免费给他孩子复习功课,直到她重新上学为止。电话那头,是家长的万般恩谢。 一个春意盎然的周末,我见到了我的这位学生一个非常拘谨而有礼貌的女孩子。扎着两个马尾辫,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笑起来,脸颊两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也许因为知道自己视力不好,总是微微低着头,似乎有些自卑。 第一次见面,我没有直接给她补习功课,而是给她讲了许多童话故事,如大灰狼与小白兔国王与大臣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等,以此来增进我与她之间的感情,好进一步了解她。她听得非常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时光飞逝,一个小时似乎瞬间而过,离开前,我给她拟了一道测试题:让她从前面的几个故事里,随意抽取一个关键词,然后简单地造个句子。她选择了“撒谎”一词,然后思考了两分多钟,一字一顿地说出了她造的句子“月亮,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说完,她捂着自己的小手,似乎非常期待我的肯定。 这一句话,确实是我所未想到的,把月亮比拟成孩子,可以。可是为什么会“撒谎”?句子应该还不完整啊。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沉默了会儿说:“再认真想想噢,老师下次上课来告诉你答案。” 走在回去的路上,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幕在离开的时候,我似乎见到了那浅淌在她眼角的泪。想到眼泪,我恍然大悟:对啊,她是个视弱的孩子,只能非常艰难地看见眼前的景物,而月亮,或圆或缺,她又怎能知晓?于她而言,她只能从书本上或别人口中知道月亮的形状,有人说它像一艘弯弯的船,而有人却告诉她那是圆圆的满月。既然她从未看过月亮,而月亮却又无端变化,她便自然觉得它就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如此想着,我自责不已,她的造句是想让我这位老师告诉她在她心中困惑已久的确切答案,而我的回答,却如一阵冰冷的风,让她原本生机勃勃的春天迎来阴霾寒冷的冬日。 第二日在学校上课,我拿她的造句“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问学生们是否正确,几乎是一大半的学生都否定了这个句子。可当我将女孩的故事陈述给他们听时,那些幼小善良的心灵一下子便被感动填满,千般万般要求我带他们去见这位女孩子。 当我们40多位学生排成一排,依次出现在女孩家里,并说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的造句真美时,女孩愣住了,然后冲上来,抱住我,哭了。她说:“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最后学生们和她相拥在一起,强烈要求女孩跟他们一同到我们的学校上学读书,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女孩允诺了,那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我们。那浅浅的酒窝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 数日后,我收到了女孩家长的来信,信的结尾这样写着:“孩子从未见过月亮,也看不见,但是,老师您却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轮美丽的月亮。相信,那皎洁的月光,会让她走出迷惘、困惑与自卑” 读完信,心中徜徉着一种温暖的幸福感。是啊,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选自教师博览,略有改动) 29为什么在小女孩眼中,“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2分) 30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a小女孩笑了。 b(小女孩)那浅浅的酒窝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 31第段运用了几种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3分) 32小女孩和“我”素不相识,却为什么那么渴望成为“我”的学生?(2分) 33“我”第一次和女孩见面没有直接补习功课,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最后抽出故事中的一个词让学生造句。这种办法好不好?为什么?(3分) 34小女孩在以前的学校被同学们嘲笑,以致退学,却被“我”的四十多个学生热烈欢迎。试分析一下学生们持有不同态度的原因。(3分)八、(2分)33.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九、作文(40分)21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一年又一年,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春花红了。一年又一年的南风吹拂,牙牙学语的孩童变成了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亲爱的同学,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亲情友情的滋润,有成功快乐的伴随,也有烦恼挫折的困扰请用你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它成为你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珍藏。请以“想起了_”为题,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要求: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要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答案一、1、a 2、c 3、d 4、d 5、c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合作合同范本
- 古建材料合同范本
- 2025年地区经销商授权合同书
- 2025婚庆服务合同陷阱揭秘
- 车辆过户尾款合同范本
- 房屋出售经纪合同范本
- 和模特签约合同范本
- 旅游订金合同范本
- 企业车辆抵押合同范本
- 建材家居定制合同范本
- 医院安保课件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涂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河北唐山某国有企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课件
- 2025年安庆怀宁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预防残疾知识讲座课件
- 浪漫七夕领证活动方案
- 大型活动策划组织与执行合同
- 培训机构教师如何做续费转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