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四首.doc_第1页
9古诗四首.doc_第2页
9古诗四首.doc_第3页
9古诗四首.doc_第4页
9古诗四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 古诗四首一、教材分析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二、教学目标A组: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B组: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这四首诗。 2. 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三、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四、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五、教具准备 ppt六、总课时数 7课时七、预习要求 第 周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春望前四句。二、教学目标 A组:能正确的朗诵古诗,能根据词意解释诗句。 B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诗歌。四、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爱国方式,关心祖国的用途和命运。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二)讲授新课知诗人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解诗意1出示诗词。2学生诵读,注意诗的停顿。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节奏说明:五言律诗,讲究对仗;但必须注意,并不是所有五字句都断为212或221,一定要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搞好句间停顿。3再读诗句,标出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理解词语国:国都,指长安。破:被攻破。感时:为时事而感伤。5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早木深。 诗一开始以“国破”二字点明时间。“山河在”则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感情,觉得它依然“在”。次句点名季节。诗人望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又荒芜,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政治。1)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2) 完整的翻译。3) 把诗句的意思下在书上。注释: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分析:出示字,溅:使飞溅;惊:使惊悸;了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是我的心灵惊悸。 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 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便是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1)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2) 完整的翻译。3) 把诗句的意思下在书上。注释: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三)课堂小结 像往年一样,春还是来了。但是今年的春天与往年绝不相同;山河是旧年的山河,但国破了;草绿了花开了后年来了,但花开没有带来温暖,只带了些对往日美好的回忆,和因回忆往日的美好生出的伤感;鸟儿的鸣叫也还婉转,听来不让心“爽”,只觉心“惊”。(四)巩固练习1诵读诗句2在书上写出诗句的意思。(五)作业布置补充习题一1;二1、2;六、板书设计春 望 杜甫溅 惊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春望后四句。二、教学目标 A组:能正确的朗诵古诗,能根据词意解释诗句。 B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诗歌。四、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爱国方式,关心祖国的用途和命运。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复习导入(背诵前4句诗)。(二)讲授新课l 理解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词语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火。家书:家信。抵:抵得上;值。浑:简直。胜:承受不住。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连三月:一直持续到三月,说明战祸之长。2.注释: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只有亲历战乱, 1)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2) 完整的翻译。3) 把诗句的意思下在书上。3.思考延伸:信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因此,表达了战乱中,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词语搔:动作,挠(2)注释:头上白发越掻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3)质疑:为什么要搔发?头发为什么白了?为什么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二)悟诗情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读全诗,谈谈自己的感受。三、小结是呀,在那战火连天的时代,家人、好友的安危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作者杜甫的忧国思亲之情跃然纸上。四、巩固练习背诵古诗五、课外作业补充习题一2、3;二3、4;三1;五1六、板书设计春望溅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泊秦淮二、教学目标 A组:能正确的朗诵古诗,能根据词意解释诗句。 B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诗歌。四、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爱国方式,关心祖国的用途和命运。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复习导入。(二)讲授新课1.解诗题泊秦淮:秦淮,即秦淮河。停泊在秦淮河边。作者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概万千,写下此诗。2.知诗人杜牧:字牧之,汉族,唐代诗人。晚唐时期文学家、诗人,后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著名的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3.解释诗意1)出示诗词。2)学生诵读,注意诗的停顿。3)理解词语笼:笼罩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犹:还。4)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注释: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分析:“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诗中揭示时间、地点,并照应诗题的是哪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分析:诗人是真的指责商女吗?生议论。诗人批评的其实是座中点歌的人。(四)悟诗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此诗,你有什么感想?抒发了作者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三)课堂小结诗人杜牧用这首诗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人啊。(四)巩固练习1诵读诗句2在书上写出诗句的意思。(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一4;三3;五2;八2六、板书设计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教学目标 A组:能正确的朗诵古诗,能根据词意解释诗句。 B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诗歌。四、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爱国方式,关心祖国的用途和命运。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复习导入。(二)讲授新课1.解诗题读题,通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分析: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做此诗。2.知诗人陆游:3.解释诗意1)出示诗词。2)学生诵读,注意诗的停顿。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1)词语僵卧:躺着不动。尚思:还想着。戍轮台:守卫边疆。轮台,这里泛指北方边疆。(2)注释:僵直的躺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防。(3)分析:“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 “不自哀”将笔锋一转,诗人虽年纪已大,但吧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强盛,一直是他的梦想。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词语夜阑:夜深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2)注释:深夜睡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声,梦中又来到铁骑飞跃冰河的战场。(3)分析:在陆游听来,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戍轮台”的场景只能在梦中实现了,给烈士暮年增添了几分悲怆的色彩。(四)悟诗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此诗,你有什么感想?表达了作者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三)课堂小结诗人杜牧用这首诗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人啊。(四)巩固练习1诵读诗句2在书上写出诗句的意思。(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一5、6;二5、6;三2;八3六、板书设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 5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过零丁洋前4句二、教学目标 A组:能正确的朗诵古诗,能根据词意解释诗句。 B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诗歌。四、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爱国方式,关心祖国的用途和命运。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大家知道是出于谁的诗作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二)讲授新课1.知诗人文天祥:字履善,南宋大臣,文学家。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在押经零丁洋时做了这首诗。2.解释诗意1)出示诗词。2)学生诵读,注意诗的停顿。3)再读诗句,标出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1)词语:起一经:意思是从中进士开始。即步入仕途。寥落:稀少。四周星:四年。(2)注释: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1)词语风飘絮: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身世:人生的经历、遭遇(多指不幸的)。雨打萍:像水中雨打的浮萍。“雨打萍”三字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其一生浮沉,比“雨打萍”还要惨。(2)注释: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3)分析:词句告诉我们当时大宋江山基本被元军占领,无可挽回。(三)课堂小结从这4句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生的沉浮与辛酸。(四)巩固练习1诵读诗句2在书上写出诗句的意思。(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一1;二1、2;六、板书设计过零丁洋 文天祥风飘絮 雨打萍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 6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过零丁洋后四句二、教学目标 A组:能正确的朗诵古诗,能根据词意解释诗句。 B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诗歌。四、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爱国方式,关心祖国的用途和命运。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复习导入(背诵前4句诗)。(二)讲授新课1.理解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身世浮沉雨打萍。(1)词语惶恐滩:文天祥起兵抗元后,在空坑战败,率残部由惶恐滩退往汀州。(2)注释: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3)思考延伸: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词语丹心:赤诚的心。汗青:指史册。(2)注释: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3)质疑: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2.悟诗情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读全诗,谈谈自己的感受。(三)课堂小结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特别是最后两句,已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四)巩固练习诵读、背诵古诗(五)作业布置补充习题一2、3;二3、4;三1;五1六、板书设计过零丁洋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悲壮,正气凛然)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 7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复习古诗四首二、教学目标 A组:能正确的朗诵古诗,能根据词意解释诗句。 B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诗歌。四、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爱国方式,关心祖国的用途和命运。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背诵四首古诗(二)复习巩固 先请学生读题,口头回答。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 ) 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 ) 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 ) 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 ) 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 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 2.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诗 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 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 3.诗句默写。感时花溅泪, 。 ,隔江犹唱后庭花。 ,尚思为国戍轮台。 ,身世浮沉雨打萍。 4.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