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湖南专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8讲 运动的描述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湖南专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8讲 运动的描述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湖南专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8讲 运动的描述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湖南专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8讲 运动的描述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湖南专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8讲 运动的描述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讲运动的描述长度及时间的测量考纲要求备考指津1.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及静止的相对性。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能粗略估测时间、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及参照物的判定、速度的相关计算、正确使用刻度尺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考点梳理考点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_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考点2运动的快慢(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_的多少。(3)公式:_,公式中的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4)单位:国际单位:_,常用单位:km/h,1 m/s_ km/h。(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_。(6)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_,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即v,式中s表示总路程,t表示总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有关。平均速度只是大体上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中或一段时间内的_情况。考点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103 m1 dm101 m1 cm102 m1 mm103 m1 m106 m1 nm109 m(2)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_是否磨损;刻度尺的_;刻度尺的_。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线_,不能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了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刻度线测起;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_和_。(3)误差测量值与_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的产生:误差的产生与测量方法、测量的工具、测量的人有关。减小误差的方法:a.使用更_的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求_。误差只能减小,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也应该避免。温馨提示 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应先估算到估读值的下一位,然后再对该数进行四舍五入,最后结果一定要和每次测量的记录值的精确度一致。(4)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s,其他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 h60 min;1 min60 s;1 s103 ms;1 ms103 s。测量时间所用的工具:钟表、停表等。自主测试1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2(2012山东菏泽中考)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 km/h。3小明身高175 cm,质量65 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他的体积约为65 cm3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 mc他的“一拃”约为40 c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他的“一庹”约为3 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重难突破1巧选参照物妙解运动题在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首先要确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如果巧选参照物,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给解题带来很大方便。关于参照物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三类:(1)给定物体的运动,判定所选参照物【例1】 (2012湖南怀化中考)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b地面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解析: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相对电梯来说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但是乘客相对于地面、地面上的收银员、商品来说,他们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答案:a(2)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例2】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解析: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嫦娥”一号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加油机与受油机在加油过程中是相对静止的;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以路灯为参照物,其相对位置在时刻改变;同理小船顺流而下时,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与河岸的位置在改变,因此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b(3)变换参照物,巧解速度题【例3】 猎豹在距离猎物s50 m处发起对猎物的攻击。已知猎豹的平均速度为v猎豹28 m/s,而猎物的速度为v猎物23 m/s。问猎豹到猎物至少需多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猎豹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析:显然,题中所给的速度均是指相对地面的,但是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来解决此题就比较麻烦了。以猎物为参照物,则猎豹与猎物相距s50 m,猎豹相对猎物的速度vv猎豹v猎物28 m/s23 m/s5 m/s,猎豹经过的时间t10 s,所以这段时间内猎豹通过的路程sv猎豹t28 m/s10 s280 m。答案:10 s280 m规律总结 由此可见,解答运动类问题时,具体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应根据具体问题和所求的内容来定,不能死搬硬套,一道题中可以变换参照物,必须正确地求出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速度或相对速度的正确表达式,这是至关重要的。2图象类速度信息题解法探究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获取的信息解决有关速度问题,是本单元中经常见到的一种题型,我们通过例题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例4】 在某些交通繁忙的路口,交警部门有时会安装监视器对违章车辆进行拍照,若一辆车长8 m的汽车因闯红灯被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连续拍照两次,照片如图所示。若拍摄时间间隔为1 s,则闯红灯时,该车的速度大约为_m/s。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拍摄间隔的1 s内,汽车由指示灯杆的右端运动到了杆的左端。我们以车头为参考点,则汽车在这1 s内通过的路程恰好约为一个车身长,即8 m。所以根据v就可以估算出闯红灯时汽车速度约为8 m/s。答案:8易错剖析易错点混淆误差与错误的概念【例】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错解:b、c、d错因:误差和错误从字面意思看差不多,容易将它们相混淆。解析:错选b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误差,错选c、d是将误差与错误两个概念混淆了。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而错误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采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运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答案:a1(2012湖南益阳中考)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2(2012湖南岳阳中考)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1.65 mb质量50 gc体温20 d步行速度10 m/s3(2012湖南永州中考)小贺参军体检,测得他的身高是168.0_,他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0_(填单位)。4(2012湖南娄底中考)如图所示,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的一瞬间,若以_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5(2012湖南常德中考)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 m/s。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1 mm2b1 cm2c1 dm2d1 m2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3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鸟撞飞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4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5周日,晓月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在行驶过程中以晓华为参照物,晓月是_的。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_;乙是_。7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 h。8如图所示,某物体(可看成一个点)从坐标原点o开始以3 c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 s,然后以4 c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2 s到p点(图中未标出)。若物体直接从o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p点,所用时间也为2 s,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 cm/s。9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 cm。1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26时间t/s4平均速度/ (cms1)15(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参考答案考点1(1)位置(2)假定不动参照物考点2(1)运动快慢(2)路程(3)v(4)m/s3.6(5)无关(6)平均运动快慢平均快慢考点3(1)米(m)(2)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平行垂直数值单位(3)真实值精密平均值(4)秒导学必备知识自主测试1c甲、乙两列车车头朝向一致,开始小华看到乙车车头,后来看到乙车车尾,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的,则有可能是a、b、d选项,不可能是c选项。2解析:由题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距离:s120 km,所需时间t3 h,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v40 km/h。答案:403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故小明的体积v6.5102 m365 cm3,选项a正确;他的正常步幅约为0.5 m,选项b错误;“一拃”约为20 cm,选项c错;“一庹”约为2 m,选项d错误。品鉴经典考题1a以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他们相对于车都是向后运动的;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小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相对于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后运动的。2a中学生的身高在150 cm到170 cm左右,故a项正确;中学生的质量在50 kg左右,50 g只是一个鸡蛋的质量,不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为36.8 ,最低体温也在35 以上,不符合实际;男子百米世界记录在10 m/s左右,人步行的速度在1.1 m/s左右,也不符合实际。3答案:cmm/s4解析:“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的瞬间,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答案:“天宫”一号5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小球运动的路程为12.50 cm;小球从b点到e点滚动的路程为0.075 0 m,时间为:0.2 s30.6 s;所以小球的平均速度为:v0.125 0 m/s。答案:12.500.125 0研习预测试题1b中学生大拇指的指甲的长和宽大约都是1 cm,因此面积接近1 cm2,故选b。2a“别动”意味着让小明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电动自行车的座位上,只有以电动自行车的座位为参照物时,小明相对位置才没有变化,他才是静止的,故选项a正确。3d鸟类飞行时,若以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具有很大的动能,足以撞毁飞机,故选项d正确。4d从题中图象可以看出紧急刹车的时刻为8:27,此时速度突然减小;从8:23到8:27这段时间内,速度始终保持在60 km/h,体现在图象上是一条水平线段,这是图象上所体现的最高速度,其余时刻的速度均低于60 km/h,所以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应小于60 km/h,综上分析可知只有d选项不正确。5解析:双人自行车是一体的,其运动方向和快慢是一致的,在运动或静止的过程中,两人的相对运动位置并没有改变,所以以彼此为参照物都是静止的。答案:静止6解析:由题图可知,甲图采用的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