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真理讲记(三)佛法的起点.pptx_第1页
佛教的真理讲记(三)佛法的起点.pptx_第2页
佛教的真理讲记(三)佛法的起点.pptx_第3页
佛教的真理讲记(三)佛法的起点.pptx_第4页
佛教的真理讲记(三)佛法的起点.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教的真理 佛法的起点 杨译杰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 为什么很多所谓的佛教话语 听着很美妙 但好像有问题 我怎么辨别 一个问题 请学生作答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 佛法不是诡辩的哲学 圆融之中 有非常分明的内核 一个问题 佛法不是好好先生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3 目录 三法印 回向 四圣谛 八正道 2020 1 21 4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佛法为什么说自己是真理 所谓 真理 必须合乎本来如此 必然如此 普遍如此 永恒如此等四个条件 三法印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5 佛教的 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 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 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 也是不了义 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 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 也可视同佛说 三法印是 印 证佛法真伪的标准 如同世间的公文 凭借印监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 因此称为 三法印 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大纲 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 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 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 什么是三法印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6 三法印的重要性 诸行无常 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 因缘所生的诸法 空无自性 随著缘聚而生 缘散而灭 是三世迁流不住的 所以说 无常 无常有 念念无常 与 一期无常 两种 佛法中的无常 并非 断灭 而是 变灭 这种 变灭 是前灭后生 相续不断的 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 诸行无常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7 后面有一节专门讲无常 诸行无常所以是三法印之一 是因为它对人生有积极的激励意义 大般涅槃经 中说 一切诸行悉无常 恩爱必归别离 体念无常 能激发广大菩提心 完成自己 也救护一切众生 当初佛陀舍弃世间荣华 出家修道 是有感于人生的无常 成道之后 也以苦 空 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导众生 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 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诸行无常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8 从无常到慈悲 诸法无我 一切有为 无为法并无独立的 不变的 我 的实体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 彼此相互依存 并无 我 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 所以说 无我 无我有 人无我 法无我 二种 因为一切法 无我 所以 无自性 无自性即 缘起性空 无我系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 所以要正确的了解佛法 必须彻知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9 无我 不是没有我 涅槃寂静 这是灭除贪 瞋 痴 慢 疑等诸烦恼 达到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 涅槃 就是四圣谛中的 灭谛 寂静 是远离烦恼 断绝苦患 也是涅槃的异名 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 佛陀成道之初曾说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但因妄想执著 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 一切智 自然智即得显现 众生从无始以来 因为 我执 之故 起 惑 造 业 因 业 受 报 于是流转生死 我执 若除 则惑 业不起 当下即能证得涅槃实相 涅槃寂静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0 真正的快乐 佛陀宣说三法印 就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我执 以引导众生出离生死之苦 而得涅槃之乐 所以 法华经 说 我此法印 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切小乘经典都是以 三法印 来印证是否为佛说 大乘经典则以 一实相印 来印证佛法的究竟与否 一实相印其实就是三法印中的 涅槃寂静 所以有不同的立名 是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 所以佛陀说法才有广略的方便 而究竟之理只有一个 三法印的重要性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1 三法印是真理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 三法印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 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 两者意义相通 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 因此 若能理解三法印 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佛陀的根本思想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2 缘起 会有专门一讲 目录 三法印 回向 四圣谛 八正道 2020 1 21 13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佛陀初转法轮 第一次弘法 的内容 揭示了众生为什么会苦恼 怎样离开苦恼 四圣谛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4 缘起 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 佛陀因证悟 缘起 而成佛 但因缘起深奥难解 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 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 特以 四圣谛 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 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 缘起 是佛陀自证成佛的 自受用 四圣谛 则是 他受用 之始 鹿野苑 四圣谛的由来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5 离苦得乐 四圣谛就是苦 集 灭 道四种真理 中论疏 说 四谛是迷悟之本 迷之则六道纷然 悟之则有三乘贤圣 也就是说 若能如实知见四谛 便是圣者 因此称为 四圣谛 什么是四圣谛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6 离苦得乐 以智慧观察世间事物 情与无情悉皆为苦 根据经典的说法 苦有二苦 三苦 八苦 一百零八苦 乃至无量无边诸苦 形成苦的原因 不外我与物 我与人 我与身 我与心 我与欲 我与见 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 苦谛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7 离苦得乐 以智慧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 众生由于无明 贪爱 瞋恚等烦恼的驱使 而积集种种恶业 由此种种恶业而招致种种苦果 集 收集积累 集谛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8 离苦得乐 透过智慧 证得涅槃 究竟解脱生死烦恼 涅槃 是指修道者在知 苦 断 集 后 由修 道 所证得的解脱境界 灭谛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19 离苦得乐 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 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 八正道 正见 正思维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道谛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0 离苦得乐 因果的顺序来说 四圣谛应该是集 苦 道 灭 但是因为 果 易明而 因 难晓 佛陀为顺应众生的根性 因此先明示苦相 令众生生起厌离之心 再示苦因 使正确明了苦之来源 及苦因为可断者 继而示以涅槃乐相 令生欣慕 然后再说离苦之法 令其修行 目的就是要使众生 知苦 断集 慕灭 修道 四圣谛的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 苦 如人患病 集 生病的原因 灭 如病已痊愈 道 如治病的药方 四圣谛之间的关系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1 离苦得乐 四圣谛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理 四圣谛与缘起 三法印是构成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 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 而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 四圣谛则是缘起论的具体型态 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 称为根本佛法 四圣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 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 对四圣谛有不解的地方 可提出来问 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 对四圣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 四圣谛的重要性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2 四圣谛 缘起 三法印 根本佛法 目录 三法印 回向 四圣谛 八正道 2020 1 21 23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苦集灭道的道谛 告诉我们成就解脱的方法 方法归纳后 就是八正道 八正道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4 苦 是人生实相 离 苦 得 乐 人之所欲 学佛最终的目标 即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 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 苦 获得涅槃寂灭的 乐 这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境界 佛陀成道之初 即为众生开示八种转凡成圣 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修行方法 称为 八正道 什么是八正道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5 走向成就的方法 八正道分别为 正见 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勤 精进 正念 正定等 这是八条通往涅槃的捷径 所谓 正 者 以此八法尽离邪非故 所谓 道 者 因其能通达不生不灭 寂灭最乐之境故 循此八正道 可使众生苦集烦恼永断 证得涅槃的圣贤境界 因此又称 八圣道 八正道又如船筏 可使众生从 迷界 的此岸渡到 悟界 的彼岸 因此又称为 八道船 八筏 八正道的内容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6 捷径 八正道为佛陀成道后初转 轮时所说 其后陆续说四念处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等 共为三十七道品 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 因此一般以八正道为四圣谛中 道谛 的内容 是为 灭谛 之 因 实际上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也只是详略之分 意义并没有差别 八正道和其他实践法门的关系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7 八正道是实践的代表 八正道可大分为八 实为一体 其中任何一项的实践 必然使其余七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 大毗婆沙论 说 由正见故 起正思惟 由正思惟故 得正语 由正语故 复得正业 由正业故 复得正命 由正命故 发起正勤 由正勤故 便得正念 由正念故 能起正定 佛法虽有八万四千法门 然而每一法门都不能背离八正道 由此可见八正道的重要性 戒 定 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 八正道归纳起来亦不出戒 定 慧三无漏学 正见 正思惟属于慧学 正语 正业 正命属于戒学 正念 正定属于定学 正精进通于戒 定 慧三学 八正道和其他实践法门的关系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8 八正道是实践的代表 八正道中 正见 居首 正见 即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 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 是透过三法印 四圣谛 十二因缘等佛教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 学佛应该正见因缘果报 正见善恶业力 正见无常苦空 正见佛道永恒 有了正见的智慧 对于是非 善恶 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 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 而不至造下三涂之因 自然免受五趣轮回之苦 杂阿含经 卷二十八说 假使有世间 正见增上者 虽复百千生 终不堕恶趣 正见的重要 由此可见 八正道的主次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29 正见第一 八正道以 正见 为首 说明学佛应当以智慧为前导 才不致迷失方向 这是以修行的次第而言若以修行的目标来说 正定 才能离惑证真 要修得 正定 则须借助 正见 至 正念 等前七支为缘 也就是说 有了正知正见 发乎于身的行为 才能远离杀 盗 邪淫 合于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发乎于口的语言 必然是不妄语 不两舌 不恶口 不绮语的 正语 发乎于意的正确思想 才能远离贪 瞋 愚痴的无明妄念 而起无瞋恚 无害想的 正思惟 及忆念正道的 正念 如此身口意三业清净 自能入于无漏清净的 正定 而获得解脱自在八正道是正觉解脱的正道 八正道修行的次序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30 到达正定 八正道也是最平实而生活化的实践法门日常生活中对因果义理有肯定的认识 就是正见平日所思所想 念念与佛法真理相契合 就是正思惟与人交谈说话都是慈颜爱语 令人生起信心 欢喜 就是正语平时所行所作 都合于道德礼法 不会为了一己之私欲而侵犯 伤害别人 这就是正业 正命 生活中的八正道修行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起点 31 佛法不离世间 进而主动济弱扶倾 乐善好施 行善止恶 这就是正精进 正念遇到困难挫折 能够沉著 冷静 运用智慧去判断 解决事情 这就是正定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与道德的要目 不仅是出世解脱道的实践法门 也是人间生活中人人皆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生活中的八正道修行 2020 1 21 杨译杰佛教的真理 三 佛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