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0月)(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0月)(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0月)(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0月)(含解析).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0月)(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9个小题,共27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错选得0分)1在科学发展史上,不少物理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陈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利用放大的思想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通过逻辑推理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c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3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设每个红灯笼的质量均为 m则自上往下第二只灯笼对第三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 )a2mgbmgcmgd8mg4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b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sc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vab:vbc:vcd=1:4:9d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3:55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以速度v0从离地高度为h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和滑板可视为质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v0越大,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bv0越大,运动员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越大cv0越大,运动员落地时机械能越大dv0越大,运动员落地时偏离水平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6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a=30,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拉力大小为mg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c剪断左侧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大小为gd剪断左侧细线瞬间,a球加速度大小为g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剪断木块和托盘间的轻绳,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ba对桌面的摩擦力变小ca对桌面的摩擦力变大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小8“快乐向前冲”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如果已知选手的质量为m,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绳的悬挂点o距平台的竖直高度为h,绳长为l,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为mgb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c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大于选手对绳子的拉力大小d选手摆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其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运动9如图a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h1处由静止释放,其动能ek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高度从h1下降到h2,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3对应图象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体下降至高度h3时,弹簧形变量为0b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5时,加速度为0c小物体从高度h2下降到h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2h4)d小物体从高度h1下降到h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mg(h1h5)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6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0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66.7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m/s2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11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拉b的绳子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减小da、b静止时,图中、三角始终相等12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静止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保持不变b桌面对b始终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a上滑时比下滑时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13带滑轮的平板c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a通过绕过滑轮的轻绳与物体b相连,如图所示,a、c间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不计c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c质量均为m,小车a运动时平板c保持静止,物体b的质量m可改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m=m时,c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b当m=m时,c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c在m改变时,保持c静止的值必须满足d无论值为多大,c都会保持静止1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直线上的力f1、f2作用,f1、f2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vt图象是图中的( )abcd15如图(a)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索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木板向上、大小为f=8n的力作用下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通过dis实验,描绘出了如图(b)所示的加速度大小a与倾角的关系图线(90)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象可知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处于1和2之间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为零b由图象可知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2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沿木板向上c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得出物块加速度a0的大小为6 m/s2d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当=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为f=mgcos45=n二、实验题16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实验数据如表所示:g/n1.502.002.503.003.504.00f/n0.590.830.991.221.371.60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图丙)(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保留2位有效数字)(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用h、s、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三、计算题(40分)17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1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2m/s匀速向左运动,小物块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mp=2kg、mq=1kg,已知某时刻p在传送带右端具有向左的速度v2=4m/s,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p与定滑轮间的绳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传送带、绳足够长,取g=10m/s2,求:(1)小物块p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2)小物块p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19(16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板开始时质量为m=1kg的滑块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今将水平力f变为水平向右,当滑块滑到木板上时撤去力f,木块滑上木板的过程不考虑能量损失此后滑块和木板在水平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求(1)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2)滑块开始下滑时的高度;(3)木板的质量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9个小题,共27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错选得0分)1在科学发展史上,不少物理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陈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利用放大的思想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通过逻辑推理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c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利用放大的思想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a错误;b、通过逻辑推理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故b错误;c、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故c错误;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理解位移的概念,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解答】解;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故不选a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故不选b c、由瞬时速度的定义可知,c正确,故不选c d、物体在b点的速度是瞬时速度,ac段的是平均速度,方向也不同,故d错误,故选d故选d【点评】考查了位移的概念,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注意区分不同点3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设每个红灯笼的质量均为 m则自上往下第二只灯笼对第三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 )a2mgbmgcmgd8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下面三个灯笼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合成法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以下面三个灯笼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竖直方向:tcos30=3mg得:t=2mg故选:a【点评】本题涉及的物体较多,巧妙的选取研究对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运用隔离法研究,但比较麻烦4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b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sc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vab:vbc:vcd=1:4:9d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3:5【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进行分析【解答】解:a、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x=gt2,则t=故a错误,b正确c、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故c错误d、根据v=gt得,vb:vc:vd=1:2:3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并能熟练运用5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以速度v0从离地高度为h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和滑板可视为质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v0越大,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bv0越大,运动员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越大cv0越大,运动员落地时机械能越大dv0越大,运动员落地时偏离水平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确定运动的时间,结合竖直分速度,根据瞬时功率公式确定影响瞬时功率的因素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速度偏离水平方向夹角与什么因素有关【解答】解:a、根据h=知,t=,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a错误b、落地时竖直分速度,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y,与初速度无关,故b错误c、初速度越大,初状态机械能越大,因为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落地的机械能越大,故c正确d、设落地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tan=,初速度越大,落地时偏离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6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a=30,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拉力大小为mg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c剪断左侧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大小为gd剪断左侧细线瞬间,a球加速度大小为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解细线的拉力和弹簧的弹力大小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球的瞬时加速度【解答】解:a、b、对a球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得:细线的拉力为:=弹簧的弹力:f=mgcot=,故a错误,b正确;c、剪断左侧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故小球b所受的合力f合=0,加速度为0,故c错误;d、剪断左侧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小球a所受的合力f合=t=2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的基本运用,知道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剪断木块和托盘间的轻绳,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ba对桌面的摩擦力变小ca对桌面的摩擦力变大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对a受力分析可得出a受到的静摩擦力,根据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可得出最大静摩擦力;再根据变化之后的受力情况可判断a的状态及读数的变化【解答】解:初态时,对a受力分析有:得到摩擦力ff=f1f2=62=4n,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max4n,当剪断木块和托盘间的轻绳时,拉力变为0,弹簧的弹力仍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仍静止,合力仍为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摩擦力变化ff=2n,桌面对a的静摩擦力变小,那么a对桌面的摩擦力变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计算,要注意静摩擦力会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不会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取决于弹簧的形变量,形变量不变,则弹力不变8“快乐向前冲”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如果已知选手的质量为m,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绳的悬挂点o距平台的竖直高度为h,绳长为l,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为mgb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c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大于选手对绳子的拉力大小d选手摆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其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运动【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向心力【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选手向下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求出选手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在最低点时绳子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拉力选手在最低点松手后,做平抛运动,明确了整个过程的运动特点,依据所遵循的规律即可正确求解【解答】解:a、选手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mgl(1cos)=mv2 设绳子拉力为t,在最低点有:tmg=m 联立解得:t=(32cos)mg,故a错误;b、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竖直向上,tmg,因此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c、绳子对选手的拉力和选手对绳子的拉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选手摆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沿绳子方向有向心加速度,沿垂直绳子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其运动不能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结合,对于这类问题注意列功能关系方程和向心力公式方程联合求解9如图a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h1处由静止释放,其动能ek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高度从h1下降到h2,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3对应图象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体下降至高度h3时,弹簧形变量为0b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5时,加速度为0c小物体从高度h2下降到h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2h4)d小物体从高度h1下降到h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mg(h1h5)【考点】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高度从h1下降到h2,图象为直线,该过程是自由落体,h1h2的坐标就是自由下落的高度,此时的加速度也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h3点是速度最大的地方,此时重力和弹力相等,合力为零,加速度也就为零,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形变量;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5时,加速度最大;h4点与h2点物体的动能相同,根据功能关系即可得出h4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与h2点的弹性势能的变化量由机械能守恒即可求出小物体从高度h1下降到h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解答】解:a、高度从h1下降到h2,图象为直线,该过程是自由落体,h1h2的坐标就是自由下落的高度,所以小物体下降至高度h2时,弹簧形变量为0;h3点是速度最大的地方,此时重力和弹力相等故a错误;b、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4时,物体的动能与h2时的动能相同,由弹簧振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在h4时弹簧的弹力一定是重力的2倍;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5时,动能又回到0,说明h5是最低点,弹簧的弹力到达最大值,一定大于重力的2倍,所以此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故b错误;c、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4时,物体的动能与h2时的动能相同,由弹簧振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在h4时弹簧的弹力一定是重力的2倍;此时弹簧的压缩量:,小物体从高度h2下降到h4,重力做功:w=mgx=mg(h2h4)物体从高度h2下降到h4,重力做功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所以小物体从高度h2下降到h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2h4)故c正确;d、小物体从高度h1下降到h5,重力做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大,所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1h5)故d错误故选:c【点评】知道物体压缩弹簧的过程,就可以逐个分析位移和加速度要注意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力是个变力,加速度是变化的,当速度等于零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6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0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66.7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m/s2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由于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所以根据思考距离的正常值可求出驾驶员正常情况下的反应时间再由思考距离的酒后值可求出酒后反应时间驾驶员制动后汽车加速度大小可由制动时速度、制动后发生的位移求出当汽车以25m/s的加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能否安全停车,可由制动距离的酒后值来确定【解答】解:a、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正常情况下的思考距离s与速度v,则由s=vt可得t=0.5s 故a正确;b、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酒后情况下的思考距离s与速度v,则有t=1s,则酒后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故b正确;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时,有一反应时间以速度为v=15m/s为例:若是正常情况下,制动距离减去思考距离才是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发生的位移s=22.5m7.5m=15m 由v2=2as可得a=7.5m/s2 故c不正确;d、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汽车速度为25m/s加速行驶时,酒后驾驶后若要制动停止的距离是66.7m超过前方险情的距离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在制动过程中有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关键在求制动加速度大小时,制动距离并不是汽车在做减速的位移,必须将思考距离减去11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拉b的绳子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减小da、b静止时,图中、三角始终相等【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a分析可知绳上的拉力不变,再对b分析,作出受力分析图,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摩擦力的变化;分析滑轮受力由力的合成与分解可得出夹角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b、对a分析,由于a处于静止,故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绳子对b的拉力也保持不变,等于a的重力;对b分析,b向右移动时,绳与地面的夹角减小,绳水平分量增大,而水平方向b受力平衡,摩擦力增大,故a错误,b错误;c、d、对滑轮分析,由于a一直竖直,故绳子与墙平行,故=;因拉a的绳子与拉b的绳子力相等,而拉滑轮的力与两绳子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故拉滑轮的力应这两绳子拉力的角平分线上,故、三角始终相等,故d正确;由于两绳间夹角增大,而两拉力不变,故悬于绳上的绳子的拉力将减小,故c正确;故:cd【点评】本题要注意分别对a、b及滑轮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各物体受力的关系;同时注意要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进行讨论12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静止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保持不变b桌面对b始终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a上滑时比下滑时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判断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如何变化;对物体b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分析答题【解答】解:由于vv0,所以物体a在在滑动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a=mgcos,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f1=f2=fa=mgcos,对斜面体b进行受力分析,物体a向上滑动时,b受力如图甲所示,物体a向下滑动时,斜面体受力如图乙所示;a、物体b静止,处于平衡条件,由平衡条件得:f=f1cosin+nsin,f=nsinf2cos,物体a向上滑行时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物体a下滑时,桌面对b的摩擦力小,故a错误;b、桌面对b始终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故b正确;c、物体a向上滑动时,和向下滑动时,对斜面的压力不变,摩擦因数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d、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n1=g+ncof1sin,fn2=g+ncos+f2sin,fn2fn1,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熟练应用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受力分析的顺序,先对a受力分析,然后再对b受力分析13带滑轮的平板c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a通过绕过滑轮的轻绳与物体b相连,如图所示,a、c间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不计c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c质量均为m,小车a运动时平板c保持静止,物体b的质量m可改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m=m时,c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b当m=m时,c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c在m改变时,保持c静止的值必须满足d无论值为多大,c都会保持静止【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把ab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绳子的拉力,从而求出绳子对c的作用力,对c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即可【解答】解:a、当m=m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绳子的拉力t=ma=,则绳子对c的作用力大小f=,方向与水平面成45斜向下,对c受力分析,c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水平方向有f=fcos45=,故a错误,b正确;c、ab两个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则绳子的拉力t=ma=,根据a得分析可知,绳子对c的作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t=,竖直分量f=,要使c保持静止,则有则因为,所以,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无论m多大,ab总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把ab看成一个整体,千万不能认为当m=m时,ab静止,难度适中1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直线上的力f1、f2作用,f1、f2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vt图象是图中的( )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物体0t时间内,物体的合力均匀减小,t2t时间内,物体的合力均匀增大,根据速度与合力的方向得到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解答】解:根据ft图象可知,0t时间内,物体的合力均匀减小,方向沿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均匀减小,方向沿正方向,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vt图象的斜率逐渐减小;t2t时间内,物体的合力均匀增大,方向沿正方向,加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vt图象的斜率逐渐增大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求出合力的变化情况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加速度的情况,然后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速度的变化情况15如图(a)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索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木板向上、大小为f=8n的力作用下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通过dis实验,描绘出了如图(b)所示的加速度大小a与倾角的关系图线(90)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象可知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处于1和2之间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为零b由图象可知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2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沿木板向上c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得出物块加速度a0的大小为6 m/s2d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当=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为f=mgcos45=n【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1)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1,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2,当斜面倾角在1和2之间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2)图线与纵坐标交点处的横坐标为0,即木板水平放置,此时对应的加速度为a0,分析此时物块的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对应的加速度即可;(3)当=45时,先判断物块的运动状态,再分析物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即可【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当斜面倾角为1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当斜面倾角为2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夹角大于2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沿木板向上;当斜面倾角在1和2之间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但摩擦力不一定为零,故a错误,b正确;c、当=0时,木板水平放置,物块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作用,已知f=8n,滑动摩擦力f=n=mg,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产生的加速度:,故c正确;d、当=45时,重力沿斜面的分量8n,最大静摩擦力fm=mgcos45=n,因为85n,所以此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则f=85n,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得出有效信息,难度适中二、实验题16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实验数据如表所示:g/n1.502.002.503.003.504.00f/n0.590.830.991.221.371.60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图丙)(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40(保留2位有效数字)(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用h、s、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所测数据描点即可,注意所连的线必须是平滑的,偏离太远的点舍弃;(2)由实验图甲可知f=g,即fg图象上的直线的斜率代表动摩擦因数;(3)当重物p停止运动时,滑块达到最大速度,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动摩擦因数在(2)中已知,根据运动规律公式v2v02=2as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根据描点法在fg图象上描出各点,再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由图甲可知f=g,则fg图象上的直线的斜率代表值的大小由fg图象可知=0.40;(3)当重物p刚好下落到地面时,滑块的速度v最大,此时滑块的位移为h,此后滑块做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运动,由公式v2v02=2as知:滑块的最大速度vmax满足:vmax2=2g(sh),则vmax=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0.40;(3)【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实验创新能力、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又考查了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规律求滑块的最大速度时,需注意重物刚落地时,滑块速度最大另一解法:wfmgh=mv20滑块从c点运动到d点,由动能定理得wfmgs=00由以上两式得v=三、计算题(40分)17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加速和减速的位移,以及匀速运动的位移大小求出总位移(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结合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时间求出节约的时间【解答】解:(1)过etc通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均为,所以总的位移 s总1=2s1+10m=210m(2)过etc通道时 =22s过人工收费通道时 二者的位移差s=s2s1=225210m=15m在这段位移内过etc通道时是匀速直线运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