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1 21 中药与方剂 1 中药的性能 许剑琴 一 概述 定义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中药为什么能发挥上述治病作用 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 1定义 药物的性能 药性 即 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效能 包括药物治疗效能的物质基础 有效成分 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 疗效 2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 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 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3中药为什么能发挥上述作用 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 或曰偏性 如偏寒 偏热 偏苦 偏甘 偏补 偏泻 偏升 偏降 偏润 偏燥等等 中药治病就是利用药物的这些偏性纠正疾病所呈现的相对应的偏弊 即 以偏纠偏 景岳全书 云 药以治病 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 以气味之有偏也 中药这种与治疗有关的各种性质和作用 称为中药的性能 4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 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和总结 主要有 1 性味 四气五味 2 升降浮沉 作用趋向 3 归经 作用部位 4 毒性5 配伍 七情 6 禁忌 二 性味 性味又称四气五味 神农本草经 序例 中说 药有酸 咸 甘 苦 辛五味 又有寒 热 温 凉四气 性与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 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 用以表示药物的药性和药味两个方面 四气 四性 五味 1四气 四气也称四性 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凉次于寒 温次于热 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1 四气的产生 人体反应 感官判断薄荷外贴太阳穴 皮肤和眼睛即有凉爽之感 内服 咽喉口舌有凉爽之感 即可认为薄荷性凉 肉桂内服后 胃脘即有热辣感 即可认为肉桂性热 不同治疗效果的归纳附子 干姜内服之后 可以治疗四肢厥冷 脘腹冷痛等寒性证 就赋予它们以热性 内服石膏 知母可以治疗高烧 口渴 脉数 苔黄等热性证 就赋予它们以寒性 2 四气的临床指导意义 根据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和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的治疗原则选择用药 根据药物寒凉温热的程度差异选择用药 若治疗寒热错杂之证 又可以寒热并用 但必须注意病证寒热之多少适当选用药物 若为 真热假寒 或 真寒假热 则另当别论 不能按寒热错杂证选药组方 2五味 五味 就是指药物具有辛 甘 酸 苦 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其所含成分不一 因而表现出不同的药理和治疗作用 味相同的药物 它们的作用相近 在成分上甚至亦有某些共同之处 但这里所说的 味 与平常生活中所说食物的味道不能完全等同 这里的 味 实际上是对药物某些功能的概括和总结 味并不完全是指药物真正的味道 有时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归纳出来的 所以 某些药物所记载的味与口尝的真实味道并不一致 如葛根味辛 石膏味甘 玄参味咸等均与口尝不符 1 五味的产生 口尝味 具体的五味 健康人味觉器官的辨别 如乌梅酸 甘草甜 干姜辛 黄连苦 这种方法不全面 科学性不够强 药物作用的抽象概括 抽象的五味 经过临床疗效观察而得 如补益者味甘 发汗者味辛 2 五味作用及临床指导意义 3气味合参 为什么解释药物的功能必须气味结合 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 因此 二者必须综合起来看 否则 不能全面表述药物的功能 如黄连 性大寒 则能清热泻火解毒 结合味大苦 则可知黄连还有燥湿之功 如此解释就比较全面了 所以解释药物的功能必须气味合参 4气味配合规律 气味相同 作用相近气味不同 作用不同气同味异气异味同一气多味 1 气味相同 作用相近 气味完全相同的药物 其作用相近 辛温如麻黄 桂枝 紫苏辛凉如薄荷 牛蒡子甘温如黄芪 锁阳苦寒如黄连 黄芩 黄柏气味合参 但气味亦有主次之别 以味为主如黄芪甘温 言其补气以气为主如锁阳甘温 言其助阳 2 气味不同 作用不同 气同味异 气异味同 3 一气多味 一气多味 说明药物作用多 治疗范围广 如 当归辛行气活血甘补益温散寒所以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 行气散瘀 温经止痛之功 凡血虚 血瘀 气滞 以及血虚血瘀兼有寒者 均可用之 三 升降浮沉 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的 上 下 表 里 作用趋向 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 1升降浮沉的作用 某些药物具有升浮和沉降的 二向性 或 多向性 如 麻黄升浮发汗解表沉降平喘利尿川芎升浮上行头目沉降下行血海 2升降浮沉临床指导意义 病位在上 在表 宜升浮不宜沉降 如风寒表证当用升浮发散之麻黄 不能用沉降泻下之大黄 病位在下 在里 宜沉降不宜升浮 如肠燥便秘 宜用润燥滑肠之火麻仁 杏仁 不能用升浮发散之紫苏 病势向上 向外 宜沉降不宜升浮 如肝阳上亢 宜用平肝潜阳之代赭石 不能用升发助火之桂枝 病势向下 向内 宜升浮不宜沉降 如久泻脱肛 宜用升阳益气之黄芪 升麻 不能用泻下沉降之大黄 芒硝 药物的升降浮沉确定后 可根据药物的作用趋向恰当地选用药物 与病位相对应 与病势相对立 3怎样确定升降浮沉 四 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治疗作用 药物产生明显治疗作用的脏腑经络即是这种药物的归经 1归经的产生 在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 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 杏仁治咳嗽痰多止咳平喘归肺治肠燥便秘润肠通便归大肠党参 白术益气健脾归脾经一药可以归一经 也可以归数经 归数经的药物治疗范围比较广大 黄连 归心 肝 胃 大肠经 说明此药能清心 肝 胃 大肠等脏腑的实热火毒 甘草能入十二经 其治疗作用更加广泛 2归经的临床指导作用 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部位选择用药肺热咳喘黄芩 桑白皮肝热或肝火龙胆草 夏枯草胃热黄连 石膏心火亢盛黄连 连翘根据脏腑传变规律选择用药肺气虚 选择肺经药和脾经药配合治疗 补脾益肺 培土生金 虚则补其母 眼病 肝火上炎 选择肝经药与心经药配合 以泻心平肝 实则泻其子 等 药物的归经 具体地指出了药效的所在 3归经与四气五味合参 归经和四气五味都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药物的性能 是有机地联在一起的 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 有寒 热 虚 实之不同 药物本身也有温 清 补 泻之别 4归经与升降浮沉合参 同一脏腑经络的病变 除了寒热虚实之不同外 还有病位和病势之分别 药物本身也具有升降浮沉的差异 五 毒性 毒 的含义 毒 的分级 毒 的临床指导意义 是指药物对畜体可能产生的毒害作用 1 毒 的含义 物之能害人即为毒 其实中药学中 毒 的含义远非如此 概括起来有四点 毒 为药物的总称 毒 指药物的偏性 毒 指药物作用的强弱 毒 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1 毒 为药物之总称 古人将所有的药物皆称为毒药 如 周礼 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药以供医事 景岳全书 凡可辟邪安正者 皆可称为毒药 这里将药与毒并列 可见药即 毒 毒 即药 毒乃一切药物的总称 2 毒 指药物的偏性 古人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病 就在于利用其偏性来祛除病邪 协调脏腑功能 纠正阴阳盛衰 增强抗病能力 如 类经 药以治病 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 以气味之有偏也 盖气味之正者 谷食之属是也 所以养人之正气 气味之偏者 药饵之属是也 所以去人之邪气 欲救其偏 则惟气味偏者能之 正者不及也 3 毒 指药物作用的强弱 每味药物性味不同 作用强弱也不同 古人常用无毒 小毒 常毒 大毒 剧毒等来区分 如 素问 五常政大论 根据药物偏性之大小 即作用强弱 指出了 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 十去其九 谷肉果菜 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 伤其正也 4 毒 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除上述三点外 毒 还包括药物的毒副作用 而现代中药学中所说的 毒 一般只包括药物的毒副作用 2 毒 的分级 无毒 是指所标示的药物服用后很少出现副作用 使用安全 一般不会毒害人畜 小毒 是指所标示药物使用较安全 虽可出现一些副作用 但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有毒 大毒 是指所标示药物容易使人畜中毒 用时必须谨慎 剧毒 是指所标示药物毒性强烈 临床上多供外用 或极小极小量入丸散内服 并要严格掌握炮制 剂量 服法 宜忌等 不能鲁莽从事 3 毒 的临床指导意义 纠正中药无毒的错误认识 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避免不必要的中毒事故 便于及时抢救 以毒攻毒 六 配伍 就是指药物的配合使用 也就是将几种 二味以上 药物配伍成复方使用 1为什么要配伍 畜体疾病的复杂多变性数病相兼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气血阴阳俱虚药物本身疗效的有限性 2 七情 配伍 单行 即用单味药治病 不需其它药物辅助即能发挥治疗作用 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同类药物配合使用 可以互相增强 促进疗效 相使 即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不同类药物配合使用 以一药为主 一药为辅 辅药能增强或提高主药的疗效 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毒性或烈性 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 即两种药物合用 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互作用而致原有的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药效 一种药物能降低或破坏另一种药物的疗效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3 七情 的临床指导意义 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 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如相须 相使 有些药物配合使用 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 在应用有毒药或剧烈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如相畏 相杀 有些药物可能相互拮抗而抵销 削弱药物原有的疗效 用药时应注意避免 如相恶 另一些药物单用本无害的药物 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则属配伍禁忌 临床上应避免配用 如相反 除单行者外 其余六个方面变化关系概括如下 4 七情 配伍关系图示 李时珍曰 独行者 单方不用辅也 相须者 同类不可离也 相使者 我之佐使也 相畏者 受彼之制也 相杀者 制彼之毒也 相恶者 夺我之能也 相反者 两不相合也 凡此七情 合而视之 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勿用相恶相反者 若有毒制宜 可用相畏相杀者 不尔不合用也 七 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服药禁忌 所谓用药禁忌 就是使用药物时应当注意 禁止和忌讳的事 主要包括 1配伍禁忌 产生毒性反应 副作用使原有的毒副作用增强使原有的疗效降低或丧失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不能配伍应用 合用后则 古代文献将配伍禁忌总结为 十八反 和 十九畏 1 十八反 十八反 乌头反半夏 瓜蒌 贝母 白蔹 白及 甘草反大戟 甘遂 芫花 海藻 藜芦反人参 沙参 丹参 玄参 本草纲目 有紫参无元参 细辛 芍药 赤芍 白芍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2 十九畏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 丁香畏郁金 川乌 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 官桂畏赤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 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 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 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 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 人参又忌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 石脂相见便跷蹊 大凡修合看顺逆 炮煅炙煨要精微 2妊娠禁忌 所谓妊娠禁忌 是说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 导致胎动不安 造成流产或堕胎的副作用 故在妊娠期间忌用 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 禁用药物 大多数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 如巴豆 牵牛 大戟 斑蝥 商陆 虻虫 水蛭等 慎用药物 包括通经祛瘀 行气破滞以及大辛大热 滑利的药物 如附子 干姜 大黄 芒硝 桃仁 红花 瞿麦等 不管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若无特殊需要 应尽量避免使用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蚖斑水蛭及虻虫 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 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代赭芫花麝 大戟蛇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 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 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 地胆茅根都不中 3服药禁忌 是指在服药期间 对于患畜的草料和饮水的禁忌 在人则称食忌或忌口 如灌服泻下药治疗结证时禁草料 温热药治疗寒证时忌食冰冻草料和饮凉水 肉食动物服药期间忌油腻等 常用方剂 组成原则 原则性 加减化裁 灵活性 方剂 通常称为 汤头 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 酌定用量 按照一定的组成原则 配伍组合而成 一 组成原则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治疗作用的要药 分量较大 臣药配合君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用量应次于君药 佐药辅助君臣药治疗兼证消除或缓和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反佐消除因寒热剧烈引起的 格拒不纳 现象 使药调和药引经药即引药归经 引导他药直达病所 方剂举例 附 引经泻火疗病须知 小肠膀胱属太阳 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 少阳厥阴柴胡强 大肠阳明并足胃 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 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稍与肺部异 升麻兼之白芍强 少阴心经独活主 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用此药为便 岂能有病到膏肓 引经药的作用就是引药归经 引导它药直达病所 习惯上头部用升麻 前焦用桔梗 肝经用柴胡 前肢用桂枝 后肢用牛膝 腰胯用杜仲 川楝子等等 二 加减化裁 病情体质年龄性别 饲养管理使役气候地区 组方有一定的原则性 但其具体选用的药物不是固定不变的 临床运用时必须灵活变通 注意随证加减 1药味加减 即根据病情的需要 将方剂中的药味适当增添或减去一些 一般情况下 药味加减后不影响方剂的主要功能 只是使它更对症而已 药味加减后 方剂的主要功能和适应证也可能随之改变 例一 例二 2用量增损 指方剂中的药物组成不变 只增加或减少药物的用量 从而改变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 3方剂合并 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剂合并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邑安全培训班课件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平舌翘舌绕口令课件
- 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优化与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农发行清远市英德市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影视行业工业化制作流程与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绿色制造技术创新报告
- 平湖宜安安全培训公司课件
- 2025年新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文化塑造研究报告
- 人事数据可视化试题
- 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高考)全省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 焊工外聘协议书
- JT-T 329-2025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物业保安培训课程内容与实施策略
- 宿舍交接协议书范本
- 区域医药经理的管理职能
- 《基于PLC的自动灌溉系统设计(附IO表和程序梯形图)》14000字
- 人工智能平台服务合同
- DB33-T 1406-2024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规范
- 2025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高血压专家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