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pdf_第1页
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pdf_第2页
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知识 2009 10 15 本 刊 特 稿 曾来海 陈丹英 大众传媒是社会公众的代言人 也是社会公众话 语表达的论坛 然而由于一些大众传媒片面追求产业 利润 在新闻报道中往往存在弃贫爱富 排斥弱势群 体的问题 尤其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今天 社会弱 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难点 也是社会 关注的焦点 所以作为社会关系协调者的大众传媒更 应该避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 与此相关的理 论研究虽然近些年也在展开 传媒歧视已成为研究关 注的话题 但从国内现有文献来看 相关研究仍然主 要停留在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的表现 成因及影响 等宏观的分析和解读 而涉及具体的社会群体的传媒 歧视的研究则仍有待深入 本文主要根据社会学社会 排斥的基本原理 从内涵 形式 成因及其对策等方 面深入分析了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 一 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社会排斥的内涵及形式 社会排斥是一个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其定义也五 花八门 根据欧洲基金会对社会排斥的解释 认为社 会排斥是个人或群体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 社会参与之外 1 而在实际社会生活中 社会排斥指 在由社会制度和价值所架构的社会标准中 某些个人 及团体被有系统地排除于能使他们自主的地位之外 2 那么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则顾名思义就 是广大农民 农民工 城市贫民 老年人 残疾人 乞丐和贫困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被排斥在大众传媒的 视线之外 具体而言 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新闻报道 范围 社会议程的设置及媒介价值取向等方面有意或 无意识地淡化或排斥社会弱者 剥夺广大社会弱者的 话语权利 表达机会与表达渠道 甚至从新闻舆论上 丑化或歧视弱势阶层 在实际操作中把大众传媒原本 有限的版面资源 时间资源都投向了社会 政治 经 济精英阶层 也就是所谓社会的上流阶层或大众传媒 自称的含金量高的 目标受众群 而无视或边缘化 广大社会弱势阶层 大众传媒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和社会舆论工 具主要从其自身的媒介定位 报道范围与舆论导向三 个方面来排斥社会弱势群体 1 大众传媒从定位上孤立弱势群体 定位就意 味着选择 选择也就意味着有所得也有所失 大众 传媒的定位也就是对目标受众与广告商的选择 所 以在媒介市场不断细分 媒介竞争日剧烈的今天 各大媒体都在无形之中偏向于含金量高的受众 尤 其偏爱既有较高学历 有一定经济实力又有相当消 费投资决策权 还对流行与时尚非常敏感 享有较 多高档生活用品的都市 白领 女性 因此 不少 大众传媒直接提高媒介产品的价格和消费的门槛 比如实行会员制 俱乐部等形式 从而毫不犹豫地 放弃弱势群体 如美国 华尔街日报 对其主要读 者描述为 整个华尔街及美国媒介公司界 外加具 有重大影响力的法律 政治 教育及医学界的巨匠 们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 每天至少要花45分钟看 华尔街日报 而且这些订户平均每户拥有总值 92 5万美元的住宅及别墅 开4 3万美元的汽车 3 2 大众传媒从报道内容上疏远弱势群体 既然 大众传媒在定位目标受众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弱势群 体 那么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无论在新闻内容的选择还 是新闻舆论的引导都不会顾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与呼 声 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都市高端媒体即使在发生了 有关弱势群体的重大新闻的时候 也很少报道有关弱 势群体的新闻 更不会从舆论上来维护社会弱者的权 利 如英国 金融时报 的定位就是 股票经纪人的 圣经 而不考虑一般弱势群体读者 同时在新闻报 道形式上也奇异独特 在语言上也晦涩难懂 从不顾 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 新闻知识 2009 10 16 本 刊 特 稿 及文化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受众的要求 而美国 时 代 周刊所使用的独特的卢斯 时代体 及 华尔街 日报 所特有的 华尔街体 这都是一般弱势群体 读者无法接受的新闻报道形式 4 3 大众传媒从舆论上歧视弱势群体 顾名思 义 社会舆论就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某一问题或现象 所持有的大体一致的看法或态度 社会舆论对于任何 个人或社会阶层都很重要 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社会舆论对原本脆弱化 边 缘化 贫困化的社会弱者来说更是重要 然而作为 社会舆论引导者和社会议程设置者的大众传媒却往往 在社会弱者阶层急需的时候 缺席 或 失语 或 站在强势群体的立场有意或无意的夸大社会弱者对社 会的负面影响 歪曲和丑化社会弱势群体的形象 甚 至用刻薄难听的语言歧视社会弱者 如 欺骗 跳 楼 爬塔吊 赌博 抢劫 讨薪 性饥渴 讹诈 口 吐秽言 素质低下 成为描述农民工形象的常 用语 5 以至于在社会上形成了把 犯罪分子 不法分子 首先和外来打工者联系起来习惯性思 维 把城市的脏乱差也归结为外来务工者不讲卫生 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对社会弱者很不利的舆论氛围 客 观上也加剧了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原本的紧 张对立的社会关系 二 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社会排斥的原因 根据塔尔德的模仿率 认为模仿由地位来决定流 动的方向 从社会优势的高出流向社会弱势的低处 6 这似乎给大众传媒偏爱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强势群 体排斥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和解释 因为 这样可以促使社会弱者不断模仿社会强势群体 从而 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然而事实上 大 众传媒之所以排斥弱势群体 还有更多源于媒体 社 会甚至社会弱者自身的种种原因 1 大众传媒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 新闻界 是一个场 但却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 的场 7 所以大众传媒的运营遵循的是经济规律与 法则 首要考虑的是生产成本 市场需求和利润等因 素 尤其根据大众传媒的 二次营销 原理 大众传 媒的第一次营销是面对大众销售媒介产品本身 而其 第二次销售是把大众传媒的广告资源出售给广告商 广告收入是传媒的生命线 因此 传媒在选择受众的 时候就必须考虑媒介受众与广告受众的购买能力及他 们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 任何社会的强势群体都是社会的精 英阶层 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拥有良好的购买能 力和消费能力 所以他们不仅可以高价的消费媒介产 品 也可以高价的消费广告推介的商品 因此 强势 群体对商业运营的大众传媒来说是非常急需的 并且 作为商业运营的大众传媒会首先青睐于他们 这也是 大众传媒定位的最简单的法则 2 大众传媒受权力机构的过度干预 媒介总 是和占优势的政治经济权力结构息息相关 8 大众 传媒排斥弱势群体不仅是因为对市场利润的无限追 求 还受到各种权力机构的干预和影响 很显然 各种权力机构 尤其是政府机构 不仅以其能采取的 经济束缚手段来 对大众传媒 笔者注 施加影响 还借助其合法的新闻 尤其是官方信息来源 垄 断所产生的各种压力来施加影响 9 所以一旦发生 有关弱势群体的事件 如黑人闹事 工人罢工 甚至 骚乱等 等不利于政府形象的新闻 庞大的国家权 力机构通过其行动 决策和对新闻场的干预 答记者 问 新闻发布会等 控制新闻界的议事日程和报纸 必须遵守的时间报道等级 10 致使大众传媒只 能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信息来报道 甚至不让各大 众传媒报道 如在2004年4月中旬 哥伦比亚广播公 司 CBS 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将军的 强烈干预下延期两周才公开美英联军在伊拉克阿布格 莱布监狱虐囚照片 11 在国内不少地方政府和官员也 常常以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为借口限制或封杀大众传 媒报道有关弱势群体的负面新闻 如矿工矿难事件 工人下岗和农民失地所引发的各种群体冲突事件 因 此 大众传媒在权力机构的干预下很无奈地排斥弱势 群体 没能代表弱势群体在大众传媒上表达他们的声 音和愿望 3 部分传媒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坚持 真 实 全面 客观 公正 是国际公认的新闻职业道德 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必须 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底线 然而在广大传媒工作者当 中 一直有很大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几乎没有接受新闻 专业的教育更不知道新闻的职业操守 还有部分新 闻工作者则片面追求经济利润 无视最基本的职业操 守 把大量的时间和版面资源用于 新闻广告化 广告新闻化 或以新闻换广告等种种有偿新闻 而 排斥有关弱势群体等无利可图的新闻报道 使 记者 只不过是趴在广告背上写文章的人 12 甚至即使报 道了有关弱势阶层的新闻 也往往以居高临下的视角 带着有色眼镜加以定向思维的气势 批评或指责 以 至于 卑下 非理性 低人一等 成了农民工的代名 词 13 这对原本边缘化 脆弱化的社会弱者更是极为 新闻知识 2009 10 17 本 刊 特 稿 不利 同时也大众传媒失责的表现 4 不少弱势群体自身传媒素养的缺乏 根据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 认 为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 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价能力 创造和制作能 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14 换句话说媒介素养主要是 社会公众认识媒介 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 虽 然在国内社会维权事务中经常看到先找媒体而后找司 法的现象 但是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弱者阶层仍然很 少或没有条件接触和使用媒体 以至于他们不了解媒 体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更不会主动科学地利用大众传 媒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从而往往会在紧急时刻无奈地 以自己的野蛮甚至过激的行为来行事 如殴打 抢劫 工头或企业老板等 这也往往是引发社会强势群体谴 责和诟骂的重要证据 也是大众传媒排斥和歧视的常 见现象 三 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社会排斥的防止 大众传媒在实际新闻报道中往往有意或无意地 在排斥社会弱势阶层 给社会弱者带来了诸多不利影 响 同时也给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和公共性有不少损 害 那么 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该如何克服在今 后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对社会弱势社群的排斥呢 1 强化社会责任 关注弱势群体 大众传媒作 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者 作为人民和政府的耳目喉 舌 更应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承担社会责任 对社会 公众负责 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大众传媒更 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宣传党的主张 弘扬社会正 气 通达社情民意 引导社会热点 疏导公众情绪 搞好舆论监督 15 在新闻报道中准确 客观 公正 地处理有关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新闻事件 以 社会利益为重 从大局的高度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 生存状态 维护社会弱者的根本权益 防止嫌贫爱富 的倾向 2 坚守职业道德 关怀弱势群体 新闻职业道 德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必须自觉遵守的基本道 德底线 尤其作为社会公共代言的新闻工作者更要坚 守通过真实 客观 全面 公正的新闻报道为社会大 众服务的专业理念 16 并在实际新闻活动中抵制来自 于经济 权利等方面的压力 主持正义 力求公平 克服陈见 以平民的视角 人文的关怀来客观 真实 的报道和评论有关社会弱势群体的新闻事件 给社会 弱者表达的机会和渠道 成为社会弱者的利益代言 人 在此基础上 通过社会舆论引导社会所有的人都 来关心社会弱者 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帮助社会弱者摆 脱弱势 3 普及传媒素养 主动寻求传媒帮助 普及媒介素养不仅是对青少年的媒介教育 更要 对广大社会弱者进行媒介扫盲 这是全社会的责任 也是大众传媒在实际传播中应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尤 其可以通过大众化 通俗化语言和形式的媒介内容 以低廉的经济门槛 让大众传媒走入社会弱势阶层所 在的社区 让广大农民 农民工 城市贫民 老年 人 残疾人 乞丐和贫困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有机 会 有条件 有能力接触和使用大众传媒 甚至可以 走进社会弱势阶层所在的社区组织相关的媒介知识讲 座 让他们全面认识 了解大众传媒的基本知识和社 会功能 并能够主动寻求和利用大众传媒来维护自身 的根本权益 四 结论 实践证明 社会排斥的过程不仅仅影响了 真 正弱势者 而且还包括那些不断打拼生活 避免 陷落到底层世界的人和社会群体 17 因此 大众 传媒作为社会资源整合 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性工 具 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者 更应该坚守大众 传媒的历史使命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恪守新闻职 业道德 承担社会责任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的统一 努力克服和防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排斥与 歧视 参考文献 1 乌德亚 瓦尔格 贫困再思考 定义和衡量 国际社会科学 中文版 2003年第1期 2 17 曼纽尔 卡斯特 千年终结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 第79页 第413页 3 美 弗朗西斯 迪利 华尔街日报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8 年 第1页 转引自邵培仁 媒介管理学经典案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3年 第249页 4 郑超然等 外国新闻传播史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第100页 5 13 刘继忠 农民工形象岂能被妖魔化 新京报 2004年9月21日 6 法 加布里埃尔 塔尔德 传播与社会影响 特里 N 克拉克编 北 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 22页 7 9 10 法 皮埃尔 布尔迪厄 关于电视 许钧译 沈阳 辽宁教 育出版社 2000年 第 62页 第85页 第85页 8 英 丹尼斯 麦奎尔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社 2006年第58页 11 唐勇 许安结 不畏权势压力 敢揭政府疮疤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