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每课一练与单元测验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1页
【导与练】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每课一练与单元测验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2页
【导与练】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每课一练与单元测验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3页
【导与练】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每课一练与单元测验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每课一练一、选择题1“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阴阳合历”,而阳历就是中华民国规定的公元纪年。答案:c2(2011三明模拟)“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是()a中山装b列宁装c军装 d西装解析:“文革”时期流行的装扮是剪短发、戴军帽、穿军装、手捧语录本。“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穿的是军装。答案:c3“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西装。”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西装穿衣镜面包四合院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中西合璧”的意思是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西装、面包都是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而形成的,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b4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节日是()解析:民国政府成立后,颁布法令,在全国采用公历纪年,并增添了元旦等新节日。答案:a5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称谓上的区别看出了地位的变化,民主观念的增强。答案:a6(2011广东珠海)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时间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西方文化传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a bc d解析:注意表中的时间从1900年到1919年,“洋话”“大脚”“婚姻自由”。从题中材料可以推导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原因均表述正确。答案:b7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解析: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是没有把握题干的要求。题干问的不是变化的原因,而是根据材料概括发展趋势,因此b错误。由材料表达的意思中国近代妇女由受压制、受歧视到走向社会、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可以分析得出当时的中国受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社会越来越开放,所以c正确。答案:c8(2011淄博调研)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还要凭票购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才能有一个人得到一张票。这反映了上海当时的实际情况是()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体现出来解析:凭票购买反映了物资的极端缺乏,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表现。答案:a二、非选择题9历史名人的一举一动往往透露出一个时代的信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蔡元培的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年病逝);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 第三次婚姻:1923年,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男装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服饰西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婚俗的变迁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生活习俗变迁的原因和规律的掌握。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原因和规律的归纳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考。答案:(1)变化:由传统服装到西服,由西服到中山装。原因:半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