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7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1.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他所说的“古”与“近”,应指何时()a晋、唐 b唐、宋c宋、元 d元、明2.“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名山名水名人更因名人而名。”这副镌刻在南阳医圣祠的对联,称颂的是()a贾思勰 b孙思邈c张仲景 d李时珍3.甘薯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一种农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是()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4.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5.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6.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a汉武帝时代,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7.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a bc d8.清朝雍正帝维持和发展了康熙开创的盛世局面。下列史实中,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是()a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 b短暂开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c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发明d设立军机处,授予决策大权9.中国古代艺术绚丽辉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有()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柳公权的祭姪文稿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体现了文学与书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的书法在东汉时期进入自觉阶段鹳鱼石斧图既是原始社会的绘画作品,也是原始社会的书法作品a bc d 10.“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11.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的设置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 12.中国古代文学灿烂辉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有()诗经是中国古代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至今,我们还能见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十万首诗歌中国古代小说兴起于明清时期宋词反映了市民的市井生活a bc d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项目数量数学22天文、历法、气象25地学25化学9农学25机械7水利7轻工8兵器8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315世纪和15世纪后两个时期,中西科技成果的对比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7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史。解答此题可以结合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相关知识。晋唐画风相近,佛教道教题材的绘画较多,人物画成就较高;宋元明画风相近,文人山水画盛行,花鸟虫鱼题材丰富,其中宋代是中国古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期。因此,a、c、d三项均不正确,只有b项是正确的。2c从题干来看,应选择一位医学家,排除a;据所学知识,河南南阳市有张仲景祠,又称医圣祠,故选c。3d注意题目中的“明朝”限制词。a是北朝贾思勰所著,虽是农书,但朝代不符;b是北宋沈括所著,也与题干要求朝代不符;c虽然是明代书籍,但只是一本医药书籍。而d是明代徐光启所著,综合介绍了我国的一些农学成就,符合题意。4b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宋代文人画的特点是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5b材料意思是元代废除科举,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故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6d根据所学,a项汉武帝时代,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的背景是国家统一、国力强盛;b项唐代时诗歌繁盛的背景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和民族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等;c项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的背景是南宋偏安一方,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感叹国破家亡;d项元代杂居的兴盛背景是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等。据此本题选d项。7a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8b雍正时期曾短暂开放“海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选项有助于打破学生僵化看待“海禁”政策的误区。a项发生于乾隆朝,c项发生于康熙朝。d项为最大干扰项,军机处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并不拥有决策权。此题主要考查识记、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9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祭姪文稿的作者是颜真卿,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鹳鱼石斧图只是原始社会的绘画作品,并非书法作品。士大夫的文人画体现了文学、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的结合,故选d。10c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事物阐释能力。题干中简述竹简、帛等不便,“伦乃造意”,显然是描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由此可知,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a、b、d三项与不符。11d此题考查的是与中国古代游戏象棋的发展相关的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火炮最早出现在唐末;丞相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明朝初期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的措施而非后来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而“楚河、汉界”源于秦朝末年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之争的历史。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12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所以不选。至今,我们能见到的唐诗只有五万首左右,所以不选。中国古代小说兴起于魏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所以不选。只能选,答案c。13(1)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农学等传统科技成果显著;实用性强,主要为农业服务;科技发展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二)说课稿 教科版
- 1.3 民族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低延时与高可靠性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 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关于ppp项目考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建筑工程管理的深度融合
- 工地员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影响施工进度的外部因素及应对策略
- 服装英语考试题及答案
- 改造历史建筑实现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医院关于印发《即时检验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 EPC模式承包人建议书与承包人实施方案
- 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 GB/T 17880.5-1999平头六角铆螺母
- 2023年陕西省直和西安市接收军转干部划分条件
- 客诉客退产品处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