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教程】(新课标)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4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达标训练(含解析)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d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而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不能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答案c2(2012郑州质量预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故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故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d错误。答案c3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玉米人玉米牛人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中的人比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解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与营养级高低没有关系,b错误。长期坚持素食,可减少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c正确。物质在食物链中流动时存在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富集作用越强,中的人体内重金属积累多,d错误。答案c4(2013南通高三第一次模拟)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解析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n36%n64%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属于羊的同化量。答案a5.如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a80 gb900 gc800 g d600 g解析依图中食物关系分析,猫头鹰处于第三、四营养级。在食物链中,猫头鹰属第三营养级,可把此食物链简化为一条,即植物鼠(兔)猫头鹰,最少消耗植物20 g20%20%400 g。另一食物链“植物鼠蛇1/5,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四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20 g20%20%20%500 g,所以最少需要消耗植物900 g。答案b6.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a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解析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衰退型种群;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则a、b、c与分解者共同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三个相邻营养级的能量关系符合能量金字塔,但每一营养级中不只有一个种群,故三个种群间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兼跨不同的营养级,即不同的营养级中可能出现同一种生物。答案c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d为大气,ad代表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a、b、c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a过程太阳能便进入了生物群落b在这个生态系统中,c所含的能量最多cb、c、d过程将co2释放到大气中d此图中包含了该生态系统的全部成分解析此图中缺少太阳能、水分、无机盐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d8某水域有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的ddt浓度见表,由此可知,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abcdeddt浓度(ppm)0.0052.01.525.50.04a.aecbd bdbceac d解析五种生物种群中ddt的浓度,从小到大依次为aecbd,其中c与b的浓度虽然不同,但相差很小,所以可以确定c、b属于同一营养级。据此,可以写出这五种生物种群构成的食物链。答案c9(2012大连双基测试)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解析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故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两者的种间关系需要通过信息传递进行调节;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能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答案a10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a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土壤进行处理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解析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应不做处理,处于自然状态,实验组为了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应对土壤进行处理。答案a11(2013兖州摸底)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个生物群落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些真核生物也是分解者,如蚯蚓;臭氧层的破坏是由氟氯烃的大量排放所致;一般来说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大。答案b12(原创题)下列关于碳循环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大气圈内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二氧化碳,其循环与氮循环不同,带有全球性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与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形式不同c“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d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应用“原料产品原料产品”方法,有利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解析碳循环、氮循环等物质循环都带有全球性;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是二氧化碳,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应用“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实现无废料生产,即有利于物质循环又能保护环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40分)13(13分)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_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_。(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法。(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三个方面的功能。(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体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实现了对能量的_。解析(1)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除最高营养级外,每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别用于自身呼吸消耗、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又可分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根据每营养级的能量分配可知,a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2)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故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0.050.255.12.152.5j/(cm2a)。(3)草鱼和白鲢之间有共同的食物来源,所以两者之间为竞争关系。草鱼活动范围比较大,应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4)不同鱼类的食物主要分布在不同水层,这种空间结构称为垂直结构。(6)生态农业通过多级利用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答案(1)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2)2.5(3)竞争标志重捕(4)垂直结构(5)信息传递(6)多级利用14(13分)(2012潍坊一模)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过程表示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用字母表示)。(2)图甲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3)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_ kj。(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解析(1)图甲中的a、b、c、d分别代表大气中co2库、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3)负反馈调节可以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或稳态,即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4)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最多流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810920%1.36109(kj),则人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361091.3108)20%2.46108(kj)。(5)蛇取食鼠的比例调整前,蛇体重增加1 kg,需要草11/420%20%13/420%20%20%100(kg)。调整后,蛇体重增加1 kg,需要草13/420%20%11/420%2020%50(kg),需要的草减少了50 kg,这50 kg草的能量流向人,人将增重5020%202(kg)。答案(1)光合作用d、b(2)含碳有机物co2(3)负反馈(反馈)自我调节(4)2.46108(5)215(14分)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食物链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gp4636312.6r9618.87.5未利用29329.35分解者分解12.62.1微量注: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发生改变。(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若粪便迅速被分解,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表中的_(填表中数值)jhm2a1的一部分。(3)某地区为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将某种生长迅速的外来鱼大量引进某池塘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这种鱼与本地原有物种可能存在的种间关系有_。(4)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_,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某鱼类因外界原因向上转移,体现的是群落垂直结构的变化。(2)植食动物为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为63 jh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电检查考试题及答案
- 营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英语听力填词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微型核反应堆及配套产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买卖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梯次利用在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 来宾兴宾区中烟工业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30问附高分答案
- 202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国际标准采购合同
- 工程回访及客户满意度表最新文档
-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ppt课件(完整版)
- (高职)企业财务会计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
- DB23∕T 1019-2020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T∕CHAS 10-4-13-2020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4-13部分:医疗管理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堂PPT)
- 第五章 新型化学纤维
- 100关键字写字要诀(动画_mp3配音)2(1)
- 发电厂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标准
- 豆制品创新集聚产业园生产、加工、销售建设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定制
- 厦门大学实习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