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宝典】高中生物 实验过关专题07 实验设计类实验大题过关.doc_第1页
【得分宝典】高中生物 实验过关专题07 实验设计类实验大题过关.doc_第2页
【得分宝典】高中生物 实验过关专题07 实验设计类实验大题过关.doc_第3页
【得分宝典】高中生物 实验过关专题07 实验设计类实验大题过关.doc_第4页
【得分宝典】高中生物 实验过关专题07 实验设计类实验大题过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分宝典之高中生物实验过关专题07 实验设计类实验大题过关本专题考情分析:从近几年的实验题在高考中的题型变化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同学们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它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改进方法等。实验设计,主要考查同学们是否理解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类型设置对照实验实例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如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则对照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 让其自然生长。自身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对照组即正常的洋葱表皮细胞和实验组即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细胞是同一组细胞。条件对照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中,采用等组实验法,甲组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 乙组为条件对照(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不饲喂药剂的是空白对照组。相互对照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植物向重力性生长的向性实验中将玉米种子放置在不同的方向而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5)预期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东西,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如文字叙述、曲线、表格、图示等。根据所设计的实验步骤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测实验结果,对同学们而言这类试题难度较大。解题策略:解这类题时需注意:1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及实验要求,以便确定答题方向。2明确所给实验仪器及试剂、材料的操作及用途。3设计实验步骤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另外还要注意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的操作顺序、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结果的验证分析等。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 (符合;不完全符合;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理由是 。(2)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基因型最多有 种;表现型为黑色的家兔中,纯合子基因型为 。(3)在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 。(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纯合的黑色家兔与纯合的白色家兔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得到灰色兔,有时得不到灰色兔,请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答题要求:写出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试作简要说明) (5)科学家研究还发现,家兔毛的形态有直毛和卷毛之分,长度有短毛和长毛之分。现有一只直立短毛雌家兔和一只卷曲短毛雄家兔杂交,后代的雌雄家兔都表现为直立短毛。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能否确定两对性状的显隐性?为什么?【解析】(1)因为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符合自由组2. 探究类实验题【例2】为探究二氧化硫对植物叶片的影响,请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材料和用具:长势相同的2株盆栽黄瓜幼苗、小烧杯1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罩2个、玻璃板2块(比玻璃罩略大)、稀硫酸、凡士林、水。已完成的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的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并对幼苗、玻璃罩和玻璃板进行标号。在小烧杯中加入稀硫酸2ml,在1号和2号玻璃板边缘涂上凡士林。待完成的实验步骤: ; ;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 ; ; 。【解析】本题既属于补充实验过程的探究性实验设计题,又属于结论开放型实验设计题。3. 综合类实验题 【例3】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2)气室中充入5co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 ,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实验过程: 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甲 乙 丙 丁步骤一:加人肝脏培养液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x具有解毒作用 【点评】综合类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可概括为: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的原理及相关的知识点确立完成实验的关键条件考虑每一种材料或用具可能的作用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或实验装置图;观察、纪录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四、赏析高考(模拟)试题,把握复习方向1.(2012广东)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0。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绿叶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11。据图11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和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一)培育转基因植株:.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植株乙: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植株甲:_维持“常绿”;植株乙:_。(三)推测结论:_。除农杆菌感染对植株的影响,应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常绿突变植株y2作为对照。 【答案】 (1)a (2)替换 增加 (3)(一)突变植株y2 用y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和突变植株y2 (二)能 不能维持“常绿” (三)y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2.(2012浙江)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培养液、正常体细胞、癌细胞、w、胰蛋白酶。(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 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重复若干次。 。(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3.(2012广东)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1) 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图12可知,_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_。蛋白酶的活力可用_的量来表示。(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mol/l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酶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2)课题:探究酶保护剂的最适浓度和提取液的最适ph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提取液的ph6.06.26.46.66.87.07.27.47.67.88.0酶保护剂的浓度0.020.030.040.050.064(2012天津)黄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癌变。某些微生物能表达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 1 ) afb1属于 类致癌因子。( 2 ) afb1能结合在dna 的g 上。使该位点受损伤变为g ,在dna复制中,g 会与a配对。现有受损伤部位的序列为,经两次复制后,该序列突变为 。( 3 )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在甲、乙条件下培养含afb1解毒酶基因的菌株。经测定: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酶;乙菌液细胞密度大、细胞不含解毒酶。过程l 应选择 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 ,理由是 过程中,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与引物结合的模版是 。 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应采用 方法。( 4 )选取不含afb1的饲料和某种实验动物为材料,探究该afb1解毒酶在饲料中的解毒效果。实验设计及测定结果间下表:据表回答问题: 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 。 本实验中反映afb1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对照组是 。 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afb1含量为100g/kg ,则每千克饲料应添加 克afb1解毒酶,解毒效果最好,同时节约了成本。(5)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每的活性出发,设计语气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4) afb1的有无和afb1解毒酶的含量 b组 5 (5)脱氧核苷酸序列5(2011江苏)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 、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_种培养基。(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 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组无辐射损伤;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组别处理方法0 h12 h24 h48 h无辐射损伤0046005600480038辐射损伤0460042005300520辐射损伤+il180239026502790269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从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组相比,设置第组的目的是_ _ _ _。(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育种,其特点是_ _(至少答出两点)。【解析】(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扁桃体、脾、淋巴结;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编程性死亡;无辐射损伤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少;组对照实验说明,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3)设置第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目的是比较核辐射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r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局限性是诱发突变的方向难以掌握,突变体难以集中多个理想的性状。【答案】(1)免疫 抗体(溶菌酶)(2)编程性(程序性) 少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诱变(辐射) 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变异不定向,盲目性大;优良变异类型少(答出两点即可)7(2011上海)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为研究柳条鱼对水生昆虫捕食的选择性,进行如下探究:假设:柳条鱼对实验所选用幼虫无偏好,但对水体表层活动的幼虫具有优先选择性。实验步骤:a选择在水体表层活动的甲幼虫和乙幼虫,以及在水底部生活的丙幼虫和丁幼虫为代表,作为柳条鱼捕食对象;b在每个水缸13中柳条鱼在水表层对幼虫的捕食量,以及水缸46中柳条鱼在水底部对幼虫的捕食量。c分别记录水缸13中柳条鱼在水表层对幼虫的捕食量,以及水缸46中柳条鱼在水底部对幼虫的捕食量。(1)为记录柳条鱼在水表层对幼虫的捕食量,设置水缸13的目的是。a防止意外b减少误差c控制变量d设置对照结果:柳条鱼在水表层捕食量的原始记录(单位:条):【水缸1】甲幼虫:14,乙幼虫:15,丙幼虫:4,丁幼虫:2【水缸2】甲幼虫:13,乙幼虫:15,丙幼虫:3,丁幼虫:2【水缸3】甲幼虫:13,乙幼虫:14,丙幼虫:3,丁幼虫:2柳条鱼在水底部捕食量的原始记录(单位:条):【水缸4】甲幼虫:7,乙幼虫:6,丙幼虫:3,丁幼虫:2【水缸5】甲幼虫:7,乙幼虫:7,丙幼虫:3,丁幼虫:2【水缸6】甲幼虫:8,乙幼虫:6,丙幼虫:2,丁幼虫:1(2)针对假设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本实验记录的捕食量,需要计算 ,依据处理后的数据画柱状图。(3)用简要的文字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分析: 。结论: 。(4)为获得客观、准确的实验结果,需对本题中的假设进一步探究,则在实验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是。(选用下列一个或多个关键词编制答案)关键词:柳条鱼体重数量性状两种幼虫ph梯度水温梯度不同比例胃蛋白酶柳条鱼过量(4)通过以上的分析,知道柳条鱼对水表层的幼虫具有优先选择性,那么这种选择性是不是和幼虫的的比例有关系呢?所以要进行探究就这个问题,在实验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就是投放不同比例的两种幼虫作为柳条鱼的捕食对象。【答案】(1)b (2)平均值柱状图如下:(3) 柳条鱼在水表层捕食的幼虫较水底捕食的幼虫数量多柳条鱼对水表层的幼虫具有优先选择性(4)投放不同比例的两种幼虫作为柳条鱼的捕食对象4 (2010海南)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预处理方法室温、保湿(甲)4保湿(乙)4、水浸种(丙)4、干燥(丁)种子萌发实验条件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种子萌发率(%)0100980(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和_。(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实验步骤: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分别用_和_处理白菜种子,置于_下培养,其中_处理为对照;_。预测结果:_。得出结论:_。【解析】(1)从表格可以看出低温和水分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2)在乙组和丙组中激素a减少,因此抑制种子萌发的是激素a。(3)验证激素a抑制种子萌发的实验设计应该激素a水溶液与蒸馏水对照。【答案】(1)低温水分(或4保温、4水浸种) (2)a(3)步骤:激素a溶液蒸馏水适宜温度蒸馏水 一定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发芽率。预测结果: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结论: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5(2010重庆)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a所示。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 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的种间关系。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 结构。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类似。 (1)从图l可确定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 ppm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 ppm。 (2)图2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 的特点,a、b 、c、d 四处中,生长素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 处。 (3)为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分。请你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燕麦胚芽鞘、薄云母片等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 。预测结果: 。实验结论: 。【解析】(1)从图中看出,浓度在12ppm时平均长度最长,最适浓度可能在816之间。浓度在16ppm时比空白对照组短,说明此时起抑制作用。(2)图2横放的幼苗受到重力的作用,a、c点生长素浓度高,a点生长素浓度对根有抑制作用,c点生长素浓度对茎有促进作用,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在尖端以下部分,可用云母片分别纵向插入尖端和尖端以下部分,再设计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 (1)在干旱的环境中,农作物的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水,这是由于 。 (2)在不破坏叶片结构的前提下,测定光合速率所选用的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的 。 (3)据甲乙曲线图,分析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有: 干旱初期(24天),由于 ,此时细胞内c3化合物的含量 ;干旱后期(48天) ,由于 , 进而进一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4)研究发现在干旱条件下某种植物激素能够刺激植物体增加脯氨酸、甜菜碱等物质的含量,这些物质是重要的渗透压调节物质,有助于细胞保水。该小组推测这种激素可能是脱落酸,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脱落酸浓度的增加植物抗旱能力不断增强。请完善下面实验设计,以探究上述推测是否正确。材料用具:生长状态一致且良好的大豆盆栽幼苗若干株,高浓度的脱落酸溶液,蒸馏水、喷壶等。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盆栽幼苗均分为四组,每组多株,编号l、2、3、4(1号为对照组); 第二步: ; 第三步:将盆栽幼苗进行 (条件)处理后, ; 第四步: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细胞内的脯氨酸、甜菜碱含量及细胞的渗透压。 预期结果及结论: a若 ,则假设成立; b若 , 则假设不成立。五、冲关检测,你能行!本测试共有20道简答题1(2012福州一模)(1)气孔是植物叶表皮组织上的小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绕而成,为气体出入叶片的门户。研究表明,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就开启;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就关闭。为验证这一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该实验。材料:蚕豆植株、.3g/ml蔗糖溶液、清水、光学显微镜、玻片等。步骤: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向装片滴加_,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气孔开放, 再向装片滴加_,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气孔关闭。 本实验的原理是:当_时,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启;反之,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2)气孔开放程度可以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以下表格是在研究“水分对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为一个月实验期间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请回答:土壤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10374116120016802691521710378184229044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_;请你从气孔的角度分析土壤含水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_;7月23日,对生长于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的两组苜蓿净光合速率的进行测量,结果如右上图。土壤含水量为8.0条件下,14:00时叶片的气孔导度_(大小等)于1600时;图示时间范围内,苜蓿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点为_。2(2012浙江重点中学模拟改编)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五彩辣椒”,因为色彩多样而得名,通过对“五彩辣椒”的物质含量与元素分析发现,“五彩辣椒”的蛋白质、锌、铁、钙的含量均超过普通辣椒,并含有普通辣椒所没有的微量元素;同时,“五彩辣椒”也比普通辣椒的储存时间长。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五彩辣椒”特有的微量元素是通过什么方式吸收的?_。(2)为缩短生长周期,在“五彩辣椒”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喷洒植物激素。不少人担心食用“五彩辣椒”会引起儿童性早熟。这种担心必要吗?_。为什么?_。(3)某学校研究小组想要探究“五彩辣椒”是否比普通辣椒的储存时间长,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将实验步骤填写完整,然后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一、实验步骤:第一步:_。第二步: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储存在2025的环境中,并观察。第三步:连续几周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辣椒的腐烂情况。二、预测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_; 结论:_。结果:_; 结论:_。结果:_; 结论:_。【解析】(1)微量元素是无机盐,无机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2)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差别比较大,所以不用担心“五彩辣椒”会引起儿童性早熟。(3)实验探究的第一步只要进行分组,将“五彩辣椒”分成若干等份用做实验组,同时取等量等份的普通辣椒为对照组。结果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答案】(1)主动转运 (2)不必要 因为植物激素和人体性激素是不同的物质,其结构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 (3)将“五彩辣椒”分成若干等份用做实验组,同时取等量等份的普通辣椒为对照组 结果:实验组的腐烂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五彩辣椒”比普通辣椒耐储存 结果:实验组的腐烂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五彩辣椒”与普通辣椒储存时间相当 结果:实验组的腐烂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五彩辣椒”不比普通辣椒耐储存 3(2012上海徐汇二模)为了解溴酸钾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科研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害进行检测。(1)若实验小鼠为雌性,上图中过程为 分裂,甲细胞的名称是 。(2)若该雌鼠的基因型为aabbdd,图中1表示性染色体,则2、3、4表示 ,与本次分裂同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3)实验原理:溴酸钾可引起细胞变异,通过检测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确定溴酸钾的毒性。(4)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编号为16号,分别加入等量相同的培养液和小鼠细胞。第二步: 。第三步: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记录变异细胞的数目。(5)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培养瓶编号123456添加剂中溴酸钾浓度(mg/l)水1050100300900变异细胞比例001/1061/1062/1068/106(6)实验结论: 。【解析】(1)过程细胞进行的是均等分裂,但在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又是雌鼠的细胞,所以甲细胞应该是第一极体,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2)1表示性染色体,则2、3、4表示常染色体,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而该细胞中的基因有abd,所以与本次分裂同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bdxa。(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六只培养瓶分别加入的是:向1号培养瓶中加入水,向26号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溴酸钾溶液。(6)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添加剂中溴酸钾浓度从50 mg/l开始出现毒性,随着溴酸钾浓(二)实验原理:通过观察酵母细胞在辐射和诱导物质的作用下放射敏感性突变情况,来确定细胞周期是否因射线照射而改变。(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观察方法不作要求 )(三)实验步骤:1_;2_;3_。(四)实验结果:_。(五)实验结论:_。【解析】本实验借助于信息来来考查实验设计能力。本题中和所有的实验设计题目一样,虽然题干深奥,但是实验的设计却比较简单,在设计实验时,要设置对照实验,并且分组,取正常酵母细胞及培养液适量,编号为甲组;另取等量的cdc28基因缺陷的酵母菌细胞及培养液,编号为乙组;然后培养,用高能量辐射线进行处理,观察,得出结论。(1)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写四项)。(2)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 。半透膜(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将 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 ; 。【解析】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氧的有无,其它的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如温度、ph、培养液量和培养液浓度等;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要了 6(2012江苏名校期中)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 - 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请分析回答:(1)e组实验配制的2,4 - d溶液浓度是 。(2)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说明 。(4)该实验进一步探究2,4 - d 促进该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