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路收获,一路思索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授课反思】上个月4月18日在泰安六中举行的课堂诊断活动,教学专家毕淑娟老师的一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毕老师一再强调: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有滋味儿的课堂。我想,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鲜活起来、生动起来,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历史味儿,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这将是我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也力求在这堂课的设计中体现这一点。(一)力求把地方课程资源和国家课程资源有机的整合,感受身边的历史。泰山是历史文化名山,我们当地有许多民间传说、文物古迹、风俗习惯,还有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引入一些本地的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认识了家乡,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认识国情、热爱祖国的目的。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就注意了多处引入地方课程资源。如在学习故宫建筑风格时,我引入了泰安的古建筑群岱庙,在学习长城的历史时,我引入了山东济南长清附近的齐长城,在学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时,我联系了泰山的四大名贵中草药。这样,就把遥远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课本的历史知识与地方史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其实历史并不遥远,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历史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事实上,在讲课过程中,我发现每次提及这些地方史时,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看图片,认真听老师讲解,这就说明这种做法起到了作用。二、力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达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明清文化属于文化史内容,我总感到文化史的教学情意目标的培养重于知识目标的达成。因为文化史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好素材。因此,在备课时,我深入研读教材,尽量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力求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中并贯穿始终。三、追求细节与生动,还原历史的鲜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创设起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种历史氛围中的教学情境,“把骨架添上血肉,有血有肉,让逝去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是历史课的真滋味。例如,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为了引导学生从北京紫禁城的建筑风格中理解皇权至上的时代特点。我从故宫的设计理念做文章,从宫殿的主色调是红黄两色、宫殿的长宽比例是9:5、殿内的横梁和柱子、殿顶的走兽、宫殿大门上的钉子都和数字9有关找到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到这个细节的运用对于难点的突破还是比较让我满意的。当然,这节课的遗憾也有很多。首先,我感到课堂的生成和我最初的预设之间是有距离的。比如,开课时问学生:“谁去过故宫?谁了解故宫?”在无人回应的情况下应该迅速调整思路,可以话锋一转:“没去过不要紧,不了解也不要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感受故宫。”再如:让学生归纳“为什么明朝涌现出这么多的巨著?”时,有的学生回答脱离了我预设的轨道,我一时无法应付,显得过渡衔接不自然甚至很别扭。虽然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展示教学预设的过程。但是如何对待和处理课堂上的生成,还是我非常欠缺的。说到底,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对学情掌握的不到位,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导致的。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其次,问题设计缺乏科学性,价值性。有的问题设计指向不明确,学生不知道回答什么,从哪个角度思考,进行回答。比如:“这些科技巨著有哪些共同点?”因为问题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有的回答出:“朝代相同都是明朝的;内容相同都是科学技术类的。”等等。有的问题设问的太难,一下子把学生问住了,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如何设计问题上,我还应该多思考,合理设计。【与专家的碰撞】江苏师范大学薛伟强教授针对我执教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课提出了改进之处,从课程的角度、史学研究的高度和方法的引领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知道,听后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肩负的重任。一、重视课标的研读,指导确定重难点2011版新课标对本课的内容标准做出的规定是【知道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清时代的科技成就及影响。】依据课标确定的重点是:1、体会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2、知道三部科技巨著及其影响。难点:如何通过明长城和北京紫禁城的学习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改进之处】紫禁城授课环节可从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两个层面入手,从细节突破,研究故宫的智慧。长城环节可从修建时间长、工程量大、施工艰难和保存完整的角度设计,突出长城的智慧。本草纲目突出李时珍开创了动植物的分类方法,天工开物记载的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农政全书则强调第一次介绍了欧洲水利方法和第一次把欧洲的数学引入中国。二、问题设计要有效更要有价值【改进之处】1、导课和收课要首尾照应,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出“为什么把明清文化比喻为落日余晖?”2、故宫环节可以由“故宫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一个大问题展开教学。3、科技巨著部分由一个大问题“明朝科技发展呈现出由盛转衰、衰中有盛的特点,表现在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国考阿拉善盟医疗卫生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小胶质细胞激活在砷暴露诱发神经炎症促进小鼠AD样神经变性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 考点解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简单机械和功》难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力》专题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 初一历史上册鲁教版第第三单元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说课稿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定向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 三种区间数组合预测模型构建及在原油价格预测中应用研究
- 混凝土结构竣工验收技术方案
- 隧道施工技术优化方案
- 【初中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电力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2025
- T/IFP 202-2024高比表氢氧化钙
- 2025 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干预资源利用护理课件
- 科技引领环保
- 2025年便携储能电源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出海研究
- 石油化工课件
- 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2025年气管插管术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考英语二试题及答案
- 放射性药品及辐射安全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