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讲解与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志鸿全优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讲解与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志鸿全优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讲解与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志鸿全优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讲解与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了解噪声的来源,会对噪声进行分类。2知道噪声和乐音的区别,能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是噪声还是乐音。3知道噪声的等级和危害,记住有关噪声的几个特殊值。4知道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并知道生活中应该怎么控制噪声,会判断生活或生产中控制噪声的方法是三种控制噪声途径的哪一个。1噪声(1)噪声的概念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如敲打声、机器轰鸣声、撕裂声、机器的切割声等等。声源有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乐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噪声,即使优美、动听的乐曲在特定情况下也属噪声。【例11】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优美的歌声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d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解析:a乐音是由物体有规律振动产生的,不一定都是由乐器发出的;噪声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并非都由机械发出的声音。bc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d答案:d(2)噪声的来源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自然界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暴风雨、海啸、雷鸣、地震、火山爆发等。生活中的噪声:公共场所人群发出的喧哗声、妨碍人正常工作、休息的音乐等。电磁噪声:电风扇、电冰箱、日光灯等用电器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机动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机器、设备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施工噪声: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工地上的各种运转的机械设备以及工人在使用铁锨、锤子等简单工具劳动时发出的声音。【例12】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解析:本题应从物理学角度、环境保护角度和主观感觉上区别乐音和噪声。a项不妨碍比赛,还会鼓舞运动员士气;b项可烘托音乐气氛;c项可判断故障,故以上都不属于噪声。d项干扰了其他同学听课,属于噪声。答案:d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人们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2)危害:青少年长期在吵闹的环境中生活,其智力发育可能降低20%;在90 db环境中工作,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发生耳聋、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在150 db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例2】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长期在噪音环境下生活的人易患高血压,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声级为55 db以上的人比生活在声级为55 db以下的人患高血压比例增加近一倍,专家提醒:夜间睡觉时打开窗户者,“高血压”光临的机会较多,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小区规定夜晚声级不得高于45 db。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可以阻挡声音b噪音不是引起高血压病的唯一原因c噪音对人类的危害不可轻视d45 db以下的声音不是噪音解析:由题中“夜间睡觉时打开窗户者,高血压光临的机会较多”可知,选项a正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可能是噪音,也可能是饮食方面,选项b正确。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中易患高血压,选项c正确。45 db以下的声音,若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仍为噪音,选项d错。答案:d3控制噪声(1)防止噪声产生。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如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2)阻断噪声传播。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在噪声达到或超过90 db(a)的场合,应当使用护耳器,对那些对噪声较敏感的人,即使在85 db(a)至90 db(a)的环境下工作,也应当使用护耳器。【例3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就是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选项a、d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选项b是在声源处减弱,选项c是在人耳处减弱。答案:b【例32】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解析:架设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海绵沥青具有吸声作用,也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b【例33】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解析:教室周围的噪声会干扰上课,如果保持安静、不讲话的话,并不能减弱进入人耳的噪声;在教室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也只能测出噪声的大小;戴上耳罩的确可以减弱噪声,但同时也没法听清老师的讲课,故只有在教室周围植树最合理。答案:b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危害噪声是人类四大公害之一,噪声所产生的危害很多且很大,主要有三种: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等。生理效应: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会神志不清、休克和死亡。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2)噪声的控制方法【例4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速公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解析:a选项中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选项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选项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选项中是一个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它不是减弱噪声的仪器,所以无法减弱噪声。答案:c【例42】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a使人失去听力b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解析:监测装置上显示的噪声分贝数为68 db,低于人们工作和学习的70 db的噪声标准,但高于人们休息和睡眠的50 db的噪声标准。答案:c5噪声的利用我们已经知道噪声对人类的危害,也知道人类对噪声的控制煞费苦心,但要彻底清除噪声并不容易,最理想的办法是化害为利,让讨厌的噪声为人类服务。噪声除尘:美国研制出一种功率为2 kw的除尘报警器。它能发生频率为20 000 hz,声强为160 db的噪声。这种装置可用于烟囱除尘,可控制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中的尘粒对大气的污染。噪声降噪:利用噪声降服噪声已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事,当两噪声的强度相当、方位相反时,便能相互抵消。英国科学家在产生噪声的发动机上安装话筒收集各种噪声,然后又用电脑和传感器测量噪声的强度,根据所测参数能选出降噪的噪声。噪声测温:人体内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的同时还在不断地发出噪声。若体内某一部位有病变,这部位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它所发出的噪声也随之发生变化。医生就能根据噪声的变化准确地诊断出病灶和炎症的确切部位和轮廓。【例5】噪声是有害的,科学家想了许多办法加以治理,而在这些办法中,最奇特的一个办法是“以声治声”。做法是:用电子计算机产生与噪声振动步调相反的“抗声”,让“抗声”与噪声在空气中合成,其结果减弱或抵消了噪声强度。问题是,本来噪声就有害,再由电子计算机发出声音不是增加噪声的响度吗?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减弱噪声呢?解析:所谓“以声治声”,就是采用人工办法,制造一种与噪声的强度、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声音,通过相互对抵,从而把噪声消除掉。为了验证以声治声的办法是否有效,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在一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