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2013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 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3.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 “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制天命而用之”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5、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c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6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私学兴盛 abcd 7“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唐朝 8、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 黄老之学b. 佛学c. 程朱理学 d. 陆王心学9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宇宙便是吾心c有理而后有气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1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12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 1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1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5、下列作品赞美现世生活和爱情,描写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反映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社会契约论 d十日谈16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17、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18、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 b cd19、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c拜金主义盛行 d理学开始盛行20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2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22从汉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平民化 b、贵族化 c、神秘化 d、宗教化 23、“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24、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25、从媒体角度看,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卡恩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曝光事件等,突出反映了(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6分,共5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请回答:(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4分)。(2)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6分)。(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材料二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材料三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来年,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4分)(2)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6分)(3) 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得以继承的。(6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2分)33(16分)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1)这句话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分)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2) 依据材料概括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条件。(6分)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3)分析材料,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4分)(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2013-2014学年上学期阶段性测验高二历史答卷页2013.10一、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6分,共50分) 31. 32. 33.- 9 -2013年10月高二历史试题答案1、 单选题 15 a b b c b 6_10 b c c b c 11_15 d c a b d 16_20 a d a b b 21_25 c a c b d 二、材料题32、进步之处: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权服从国权;保留忠孝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