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1页
生物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2页
生物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3页
生物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4页
生物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大田一中 翁榕香(366100)【摘 要】本文结合新课教学、备考复习中,从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时要注意基础性、层次性、思考性、多样性、综合性、联系实际、开放性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达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关键词】生物教学;变式训练;注意问题学生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时,常常会感到不少题目似曾相识,可动手做题时却又感到困难重重,不知所措,以致误答。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因为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和练习堆里,会使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兴趣,甚至学生的思维会被泯灭。但在讲授新课或备考复习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若能对例题、习题进行变形,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训练,引导学生扩展思路,开阔视野,使学生对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的理解和把握更到位,思维更活跃。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变式训练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基础知识是综合能力的载体,各种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学概念、原理、现象、规律等,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关键,所以落实和巩固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发觉不少同学对概念的掌握往往采用死记硬背,若是换一个角度考查,常会慌了手脚、不知所措。例如在复习酶和激素的概念时,可创设多种训练题把概念理解透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酶的概念为例,其内涵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而外延就丰富得多了,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状态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再进一步从酶与蛋白质的知识来看,就可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结构和功能特点、合成的场所和控制、分泌的机制等联系起来。然后再让学生明确二者都对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并从产生部位、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等方面来区分酶和激素的不同点。例1:下图是人体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此图说明:(1)图中代表酶的是 ,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2)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 性,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酶的专一性、酶在反应前后质和量是不变的。本题的切入点是看图中的哪个图形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本题答案是:(1)A 反应前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 (2)专一性;在B、C、D三种物质同时存在时,只能催化D物质 变式: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解析:因为脂肪酶为蛋白质,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是蛋白酶,故本题答案为B。例2:下图表示的是温度和酶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A、在t2之前,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之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B、当温度到达t 2时,酶的活性最高C、A点时,酶的催化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上升D、C点时酶的活性也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也可以恢复上升解析:本题的答案为D。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在较低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也逐渐升高,达到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能力最高,但高于最适温度后酶的催化能力会迅速下降,最后完全失去催化能力。其原因是低温不破坏蛋白质的分子结构,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变式:上图中A、C两点酶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但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与处于t3温度时相比较(填“更长”、“更短”或“相等”)解析:本题答案为“更长”。因为在低于酶的最适温度的条件下,只是酶的催化效率的降低,但酶蛋白分子的结构是稳定的,所以寿命也比较长。例3: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只有在生物体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消化酶有消化分解作用,可在生物体外起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少数酶是RNA,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除了酶外,还有激素、无机盐。变式:下图表示酶、激素、蛋白质三者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能产生物质1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3C、能产生物质3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1D、物质3都是由专门的器官产生的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激素只有一部分是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任何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腺或具有内分泌机能的细胞分泌,植物激素由一定部位产生。故本题答案为C。通过这样的训练,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能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内涵理解到位,而且通过概念的外延,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复习效果良好。2 变式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会存在差异。因此,针对一个知识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置多个问题进行训练。例如在复习“生物产生配子种类数的计算”时,可设计如下一组呈递进关系的题目,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训练。以精子形成为例,因为1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细胞。(1)不考虑交叉互换,则4个精细胞2种类型,且两两染色体的组成相同,而不同类型的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互补。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也就完成了,新的组合一旦形成就没有其它可能性了,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所以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2个精细胞是完全一样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例4:一个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精细胞有 种。解析:本题答案为“2”。由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AB、ab或Ab、aB两种精细胞。变式1:若把题中的“精原细胞”改为“雄性个体”呢?解析:有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还是2种,而忽视了此题问的是“一个个体”,经减数分裂能产生AB、Ab、aB、ab共4种精细胞。变式2:若一个精原细胞含有3对或n对等位基因(位于3对或n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又如何?解析:一个精原细胞不管它含多少对的同源染色体,只能形成4个精细胞2种类型。变式3:基因型为AaBbCc的3个初级精母细胞,最多可形成精细胞 种。解析:因为1个初级精母细胞实际只能形成2种精细胞,所以3个初级精母细胞,最多形成了32=6种精细胞。变式4:若一个雄性个体含有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形成的精细胞 种。解析:答案为“2n”。由于一个个体含有许多精原细胞,可以产生含不同非同源染色体的精细胞。(2)若考虑交叉互换(只考虑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则4个精细胞4种类型。图见高中生物第一册P106图511。变式1:下图是基因型为RrEeDd的某种动物的一个精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个体能形成 种精细胞。解析: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的3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R和e位于一条染色体上、r和E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并且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此个体可形成ReD、Red、rED、rEd、RED、REd、reD、red共8种精细胞。变式2:如果一个雄性个体有n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在四分体时期有m对染色体发生交换,则可产生 种精细胞。解析:答案为“2n+m”。由交换1对染色体,可产生4种精细胞,得出交换m对染色体,可产生4m种精细胞;交换m对染色体,则没发生交换的染色体为(n-m)对,可产生2n-m种精细胞,所以共产生精细胞的种类数为2n-m . 4m =2n+m 种。遵循人们认识事物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规律而设计这样的一组题,前面容易解决的问题,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解决,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后面较难的问题的解决,则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地得到发展,所以,这样做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变式训练要注意思考性变式训练的答案不能直接从课本中得到,要运用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解析、推理,甚至要结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才能得出答案。例5:如高中生物第二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例子,亲本用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自交得F2,在F2中重组性状为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占3/8。变式: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豌豆进行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解析:因为如左图两种情况都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3/8或5/8”。又如在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可渗透数学的排列组合知识进行训练。例6: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概率有多大?解析:由题意可知,这对夫妇都是杂合子,他们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变式1: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假如他们要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女孩的概率是多少?解析: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基因,生一个双眼皮子女的概率为3/4。但生男生女属性别决定,他们生一个女孩和生一个男孩的概率各为1/2。所以生双眼皮女孩的概率为3/41/2=3/8。变式2:假如一对双眼皮杂合子的夫妇生了4个孩子,这4个孩子的眼皮性状如何?概率是多少?解析:由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这对夫妇每胎子女出现双眼皮的概率为3/4,单眼皮的概率为1/4,并且不同胎次互不影响。所以4个孩子的眼皮性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都是双眼皮,概率为(3/4)4=81/2563个双眼皮,1个单眼皮,概率为(3/4)31/4C34=108/25634双眼皮、单眼皮各占2个,概率为(3/4)2(1/4)2C24=54/2561个双眼皮,3个单眼皮,概率为3/4(1/4)3C14=12/256都是单眼皮,概率为(1/4)4=1/256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能经常进行学科间相互渗透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大有好处的。4 变式训练要注意多样性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记忆性知识以多种题型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多种情景中进行识别,对概念、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应用更到位。如对“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学,可用文字叙述、图、表格数据等进行训练。例7:细胞周期的概念可表述为: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所占时间也不同。变式1: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解析: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主要是由于细胞分裂间期完成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使DNA和蛋白质的量增加。故答案为“分裂间期”。变式2:如下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有的时间,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A、AB B、BA C、AA D、BB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运用图表等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学事实、现象等。由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持续时间长短分析可知:BA为分裂间期,AB为分裂期,所以根据细胞周期的概念,BB应为一个细胞周期。故答案为D。变式3:下表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18153肿瘤细胞18005185成纤维细胞19307200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解析:对表中数据分析,分裂期最短的是 肿瘤细胞,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二指肠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胞;不同种类的细胞因细胞周期不同,因此分裂是不同步的;而表中的数据反映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本题答案为C。5 变式训练要注意综合性生物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把生物学知识加以综合进行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把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的物质基础和染色体的有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成如下一系列彼此联系的问题训练学生,学生必须要对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等,进行综合应用才能解答。例8:用厚纸准备9个图(假设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某种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图略),顺序打乱贴在磁性黑板上)。(1)请一同学把9个细胞分裂图进行排序(按照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排序)。之后写上序号。(2)第图表示 分裂 期,含 对同源染色体,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答案:有丝 后 4 体 4 4)(3)第图表示 分裂 时期。图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个四分体,染色体 条,DNA分子 个。(答案:减数第一次 四分体 2 2 4 8)所以:四分体:着丝点:染色单体:DNA=2:4:8:8=1:2:4:4(4)第图表示 分离, 自由组合。所以,一个精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 的,那么人的一个精子中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有多大概率?(答案: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随机 (1/2)23)。6 变式训练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通过生物教学,让学生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看出,若要提高温室栽培中作物产量,可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1)从光合作用的条件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