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二、课程标准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2、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3、结合课本动脑筋,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4、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认识到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难点:1、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2、如何评价岳飞?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教师:杭州和汴州是什么关系?作者在诗中记叙的是那段历史?学生试着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繁荣与开放的隋唐。(安史之乱)使繁荣昌盛的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后来虽然把安史之乱平定下去,但却使地方上掌握兵权的将领(“藩镇”节度使)割据混战起来。混战的结果是唐朝灭亡,藩镇纷纷称帝,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故事就从这个时候开始。说明:此环节是希望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了解谈谈,从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说明:此环节培养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归纳能力。说明:此段历史学生了解即可。说明:此环节承上启下,为北宋的建立交代背景。说明:再现历史人物的心理,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复杂的历史事件。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宋建立后所采取的民族政策,而且,杨家将的故事耳熟能详,通过故事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说明: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民族战争,让学生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说明:培养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归纳能力。说明:用学生熟悉的电视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说明: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说明:用歌曲和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岳飞爱国情感的认同。说明:让学生明白“金和南宋对峙”说明:在此回顾本课开始展示的诗歌,是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二)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过渡: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那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后来乔峰、段誉、虚竹兄弟三人是到了哪里去娶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由契丹人建立的辽、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展示特殊历史时期。10世纪初到12世纪中叶的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课的第一幕战乱中崛起的民族。一、战乱中崛起的民族契丹的兴起 展示: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教师:关于契丹民族有个非常美丽的传说,请学生看课本,了解故事。关于契丹人的生活,还有这样一首诗,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学生看课本,了解故事;大声朗读诗歌。教师:通过白马青牛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诗歌,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契丹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个民族兴起之后,在隋唐时期逐步强大起来,大家找一下契丹民族兴起且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契丹建国以后,势力迅速发展,那主要是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呢?学生阅读课本,小组交流合作完成以上问题,并且推选代表发言交流。展示:教师: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唐王朝迅速衰落,907年,唐朝灭亡。中原大地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被加强。谁能统一中原地区呢?我们走进第二幕“黄袍加身”。二、“黄袍加身”北宋的建立展示: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教师:词中的宋祖是谁?他建立了什么政权?又是怎样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学生阅读课本明确以上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杯酒释兵权的场面。教师过渡讲解:宋朝建立以后有没有统一全国?(学生回答没有)因为这时北方还有两个军事力量十分强大的政权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于是形成了辽、宋、夏之间有和有战的并立局面。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幕鼎立局面的再现。三 、 鼎立局面的再现辽、宋、西夏的和战展示:材料一: “杨家将”和“穆桂英挂帅”的故事 材料二:宋朝每年交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郡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对方逃亡“盗贼”;双方不得修筑城堡,改易河道。此外,宋辽互称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双方使者定期互访。 教师:“杨家将”和“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告诉我们宋朝是如何与少数民族相处的?结果怎样?材料二中的合约内容告诉我们宋朝是怎样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的?学生阅读课本能解决这几个问题,同时能了解檀渊之盟的由来教师:结合课本51页,请你分别从辽、北宋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三个方面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讨问题,各组任选一角度谈谈看法。选出裁判,以辩论会的形式来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教师: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但并没有统一全国,除了东北地区的辽之外,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势力崛起,建立西夏。请学生阅读课本52页大字第二段,提炼出建西夏建立的关键信息。以及与宋朝的关系。展示: 辽、北宋、西夏形势学生阅读51-52页内容辽宋夏的和战,结合辽、宋、西夏形势图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政治形势。过渡讲解:当北宋与辽走向衰落时,东北地区靺鞨族的后代女真族兴起并建立了国号为金的政权。从此,女真族的金政权和汉族的宋政权之间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一起走进第四幕马背上的民族四 马背上的民族金与南宋的对峙展示:材料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材料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南宋民歌教师:材料一中说“靖康耻,犹未雪”说的是哪件事情?材料二反应的是南宋民歌,那么辽和北宋是被哪一个政权灭亡的?你知道这一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吗?这个民族有什么特点?其杰出首领是谁?学生阅读课本5253页大字内容,提炼出金国建立和南宋建立的关键信息 展示 : 教师:“靖康之变”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的名字就来源于此。展示: 请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岳飞抗金的故事。教师:岳家军出身农家,在抗金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展示: 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岳家军抗金为什么能取得重大胜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归纳概括。展示:用flash播放岳飞的词满江红。教师:岳飞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至今?为什么岳飞会受到后人的尊敬?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岳飞。学生先自己思考此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探讨心得,教师:岳家军的故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我们也知道岳最终被杀害,请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谋害岳飞?岳飞被害后,金与南宋的关系又有怎样的结局?学生阅读课本,结合课本中的秦桧的跪像,明确岳飞被害的原因和金与南宋的合约。展示:学生观看地图,了解南宋和金对峙的分界线,理解南宋偏安一隅的状态,体会本课开始展示的诗歌的主题思想。教师:宋金的议和,有明确的分界线,对峙局面形成了。所谓“对峙”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知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对峙局面的形成,使当时社会稳定,人民免受战争的荼毒,经济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繁荣。(三)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首先要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虽然在两宋时期与中原汉族发生了冲突和战争,但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评价时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应该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毛泽东在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的“宋祖”是指( )a、赵构b、赵匡胤c、元昊d、阿保机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3、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 )a、辽b、西夏c、金d、蒙古4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之处是( )a、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b、划定边界c、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d、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5、辽、宋、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对立d、战乱长期不息、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c、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图测验题目二:材料一:宋朝每年交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郡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对方逃亡“盗贼”;双方不得修筑城堡,改易河道。此外,宋辽互称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双方使者定期互访。 材料二: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1)通过材料一中的合约内容说一说这是宋辽之间签订的什么盟约?(2)材料二中的绍兴和议指的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合约,内容有哪些?七 板书设计1、战乱中崛起的民族契丹的兴起 2、“黄袍加身”宋朝的建立 3、鼎立局面的再现辽、宋、夏的和战 4、马背上的民族金与南宋的对峙八、教学反思宋元文明是整个中华文明发展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其独有的时代特色和永恒魅力。本单元导言也指出:两宋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各民族的文化却在时战时和的历史场景中碰撞交流,“檀渊之盟”代表了这一时期多民族之间“和”的一面,“岳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