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控制变量法。2.通过一个小实验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物理的严谨和辩证思想。【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准备】学生每组需要:小球2个、滴水小车(见附件1)、带释放器的斜面(见附件2)、木块、直尺、停表各一个。【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导课播放视频:人与马赛跑,引入运动的快慢。【提问】视频中的解说突出了人与马哪方面的差别?(设计意图:从生活走向物理)生活中运动快慢的例子非常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动的快慢。【板书】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进一步提问:既然生活中有很多快与慢的事例,人们又是用的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学生观察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回答】跑的快慢二、进行新课(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实验:让大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斜面上同时滚下,学生观察快慢不同,寻找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观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问】 1. 在两球运动过程当中哪个球快?理由?【启发】两球在运动过程当中,它们的什么相同?什么不同?总结一下比较的方法。2. 两球都到达终点后,两球的快慢又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理由?【启发】相同和不同又是什么?比较的方法还一样吗?【学生进行实验并交流】【思考并回答】1.两球运动时间相同,大球在前,运动路程大,所以大球快。比较方法: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2.两球运动路程相同,大球先到达终点,用时少。所以大球快。比较方法: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整理学生的回答并板书】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相同距离比较时间【跟踪练习】 乙甲丙1.看视频,比快慢,并说出比较方法。作为观众,常常使用这种比较方法。2.看成绩比快慢,用的又是什么方法?这是裁判使用的比较方法。【问】可见,运动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在上述两比较中,使用了物理中常用的哪种研究方法?【学生练习并回答】1.甲最快,丙最慢,比较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距离2.“相同距离比较时间”的方法【答】控制变量法(二)速度显然,前两种比较方法,是有局限性的。【追问】如果象现在的小球和小车,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一样怎么办?(幻灯片)【板书】 二、速度【问】可见速度具有什么作用?【板书】 物理意义【回答】算它们各自的速度【回答】用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速度的相关知识并完成【导学提纲】2.幻灯片展示,“几个常见运动的速度”,并进行单位换算自学例题,并完成【跟踪练习】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答并讲评【导学提纲】1.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 。3.公式 。物理量符号单 位国际常用路程时间速度4.变形公式: 。5.某人以1m/s的速度行驶了1h,那么它的行驶路程是 km,若以km/h为单位计,该物体的运动速度是 km/h。所以,1m/s= km/h。学生完成【跟踪练习】(三)小实验【过渡】上题中小车的速度是0.36m/s,是否它在每一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0.36m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展示幻灯片,介绍滴水小车(见附件1)【实验目的】在斜面的两端,分别选取两段路程,测量小车通过这两段路程时的速度。【问】通过测量,小车通过这两段的速度是否一样呢?【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滴水时间【学生继续实验】学生按要求,测量两段路程并计算速度【回答】不一样。【追问】就整个运动而言,小车的速度是均匀的吗?为什么?【自主学习与探究】频闪照片结合实验自学课本想想议议,然后回答:1. 甲乙两球哪个的运动时间较长?2. 哪个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3. 哪个球的运动越来越快?【交流后回答】不均匀。因为每一个相同的滴水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交流后回答】1. 甲球。因为它包含5个频闪时间,乙球只包含3个频闪时间2. 甲球。因为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基本相等。3. 乙球。因为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四)匀速直线运动【过渡】 在上题中小车的速度是0.36m/s能否代表它在任一时刻的速度都是0.36m/s?为什么?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实际生活中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速度均匀。接下来,同学们自学课本:“匀速直线运动”并完成以下问题: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3.怎样理解“平均速度”?【交流后回答】不能。因为“启动”阶段肯定小于0.36m/s.后面的某一阶段还会大于0.36m/s,所以该速度值只能是对该运动的一个大体描述,不能代表每一时刻的速度。它是一个平均值。【交流后回答】1.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2.用平均速度来描述3.对一个变速运动,用v=s/t来计算并描述它,这个速度值就是该运动的平均速度;它只能粗略反映整个过程的速度,但不能代表该运动的任一时刻的速度。三、课堂小结: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二、速度1.定义:2.物理意义3.公式:v=s/t s=vt t=s/v4.单位及其换算三、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个别学生回答,其他人补充四、课堂检测师巡视、简单讲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3)五、布置作业课本p34,作业2、3题。课后完成并上交【板书设计】 第2节 运动的快慢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公式:1.相同路程比时间 单位及其换算:1m/s=3.6km/h2.相同时间比路程 三、匀速直线运动二、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 【教学反思】一、几点心得1. 教师要学会“跟着学生走” 。对于“速度”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开始接触,他们早就知道了用速度可以比较快慢,在过渡时,设计一个路程和时间均不相等的问题让学生比较快慢,据我的经验,每一年学生的回答都是直接说算二者的速度,此时采取“跟着学生走” 的策略,直接进入到对速度的讲解是最自然不过的,不必再迂回到“把不同的路程化成相同,或把不同的时间化成相同”。教师会“跟着学生走”恰恰是他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2. 视频导入无需选用一组画面。因为,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传递的信息杂乱,学生反而不容易产生明确的感受。今后的课堂引入应建立起“短、平、快”的原则。3. 滴水小车的实验对分解难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的初衷,是把它作为探究“相同时间比距离”而存在的,在后来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用“两球实验”替代它效果更好;但在频闪照片的教学设计时,我发现要说清楚照片的“形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滴水小车实验的过程,恰好可以模拟频闪照片的“形成”过程,于是,被“挤掉”的滴水小车实验又“及时”地出现在了这个教学环节里,起到了分解难点的作用。二、案例的“亮点”重视学生的疑问,能让自己产生创新的火花。在起初的教学中,学生指出无论是一人还是两人,若用手来释放小球时,总是不易做到同时释放,他们通过演示证明了这一点。我重视了学生的需求,为了实现两球同时释放,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改进,结果真的就制作出了一个小器材,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释放器”。从这个事例也能说明学生是老师成功的原动力。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每到含有实验的课堂,学生往往很兴奋,总是利用器材来做一些与学习目标关联不大的尝试,给组织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至今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附件1】滴水小车:【附件2】释放器结构:(作用:使两小球能同时释放)签字笔头 【附件3】课堂检测1.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叶诗文和孙杨分别打破了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夺得金牌,二人的成绩见下表。问:他们谁游得更快?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项目成绩叶诗文400米混合泳4分28秒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