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作文:家乡的青海湖.doc_第1页
说明文作文:家乡的青海湖.doc_第2页
说明文作文:家乡的青海湖.doc_第3页
说明文作文:家乡的青海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作文:家乡的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漫步湖畔,听着当地牧民讲青海湖的传说,仿佛把你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藏胞说:青海湖在很久以前只是一口神井,当年有位叫白马江安的大智者,在井边一面刻苦修行,一面给过路行旅施井水。人们喝上神井水,立刻解渴生津,精神倍增。后来他要去印度深造,行前嘱咐徒弟要继续给往来行人施水,施罢水一定要盖好井口,却忘了说不盖井口的大害。一天,徒弟施罢水,忘了盖井口就睡着了。到了深夜,井水速涨,往外猛溢,酿成水灾淹没了这里牧民和牛羊,变成了汪洋大海。白马安江正行至印度边界,忽觉心惊肉跳,猜定是神井溢泛成灾,即随手托起一座小山,念念有词,小山便飞起端落在井口上。但溢出的水无法退去,便成了青海湖,那压在井口上的小山便是现在的海心山。蒙民又是这样传说的:古来环湖居住着好几个民族,一些部落头人被权利欲支配着,常挑起战争,杀得尸横遍野,血染草滩。蒙古族部落里出了一位名叫库库诺尔的英雄,他教育本民族人和邻族人和睦相处。邻族人受到狼、豹的袭击,他带邻本族人去驱逐狼、豹;邻族人遇到天灾,牛羊死亡,他说服本族人去周济。渐渐地,这里的蒙古人和邻族人民解除仇隙,亲如一家。库库诺尔为搞好民族团结,奔忙劳累成疾而死了,环湖人民哀思的痛哭声震动上天,上天知道他是个真正的英雄,封为团结之神,由他管理环湖人民的祸福。人们知道此事奔走相告,并把青海湖也叫做库库诺尔,使这永远成为团结友爱的象征。 青海湖是历史名湖,而且由于她的美丽富饶,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今天的青海湖东北水草丰盛的金银滩上有文明于世的汉代西海郡遗址三角城,它是公元四年由汉安公王莽,派人设立西海郡而建造,现在依然能清晰的看到绵亘的残断城墙。在青海湖区,与三角城同时期的古城遗址还有海晏海城、刚察向阳古城、共和伏矣城。这些古城的的考古发现,清晰的描绘出青海湖区自古以来的繁荣 然而在这些年中青海湖发生了一系的问题: 水位下降 有关专家根据历史资料推算,青海湖水位在1908年至1957年间,从3250米下降至3196.57米,平均每年下降17.2厘米,湖泊面积减少8.4平方公里。从1957年至1988年,湖水水位平均每年下降约10厘米,湖水含盐量也逐年上升。继鸟岛成为陆岛后,湖滨东缘又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气象专家的科研成果显示,由于上世纪末气候暖干,湖区周围降水少,注入青海湖的河水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青海湖湖水“收支”不平衡,加上人为活动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是必然的。 土地沙化 在湖西北角已被10多平方公里的沙丘包围,湖区的沙滩盐渍化严重,鸟岛周围满目黄沙。鸟岛在20多年前还是一个湖中孤岛,1978年成为三面临水的半岛,而现在已成为离湖岸几公里的陆岛了。湖南部黄河段,草场向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明显,退化面积迅速增加。海晏县青海湖畔的沙龙已经向湟水河谷移动,根据6年前的数字,青海湖周边区域内现有沙漠化面积4.3万公顷,天然灌木森由以前的34万亩锐减为现在的14万亩。 草场退化 青海湖环湖地区的草地是青海最好的草地,以金银滩为代表的环湖草原也是青海最优良的牧场,畜牧环境极好。几十年来湖区人口不断增加,目前区域内有10万人左右在从事农副业,开垦耕地34万多亩。每年夏天,一片连一片的油菜花美丽异常,人们对一望无际的金黄不由发出赞美之声。油菜地的大片出现,大量的草地被开垦为农发出赞美之声。油菜地的大片出现,大量的草地被开垦为农业综合开发用地,也成了环湖生态恶化的原因之一。 物种减少 青海湖是我国高原内陆湖区水禽候鸟栖息繁衍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最大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保护区。区域内共有鸟类20种,约12万只,其中以鱼鸥、鸬鹚、斑头雁、棕头鸥等水禽聚集较多。另外,区域内还分布有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等物种。由于生态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数的1520%,尤以湟鱼为最,平均每公顷只有17.4公斤,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湟鱼资源量的16%,而且个体平均每条只有160克至165克重。藏野驴、野牦牛等珍稀动物数量也呈减少之势。 如果在这样发展下去那我们的后代向我们问起湟鱼是什吗时,我们将无言以对。只能向他们默默的忏悔自己的过错。只能在脑海里回忆湟鱼的外貌,体型。向晚辈用语言来介绍。让他们稀里糊涂的接受,不象我们一样直接去面对湟鱼,去品尝湟鱼。而去博物馆看湟鱼的标本。 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国家和青海省的高度重视,青海省为此制定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计划在30年时间内,投资5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十大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