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蜀道难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若论浪漫的才情、飘逸的诗风,几乎没有谁能与李白并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若论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也几乎没有哪首诗能与蜀道难媲美。这首诗以奇异的联想、瑰丽的色彩,熔神话故事、轶闻传说于一炉,充分显现了李诗雄奇飘逸的特点,为李白赢得了“谪仙”的称号。学习本诗,一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二要体会诗人借此抒发的思想情感。蜀道难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在李白之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通行之难。关于这首诗写作的背景,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又据孟棨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在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从后来的“安史之乱”中足见作者政治预见的正确。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近体诗(格律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蜀道难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噫吁嚱鱼凫石栈猿猱抚膺巉岩喧豗砯崖转石崔嵬吮血横横绝吁噫吁嚱蛮横呼吁塞秦塞参参商塞车参差闭塞参与2.识通假所守或匪亲(“匪”通“_”)3解多义危去得尔乎4辨活用问君西游何时还(_)使人听此凋朱颜(_)砯崖转石万壑雷(_)5分古今例句古义今义危危乎高哉然后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绝可以横绝峨眉巅但但见悲鸟号古木6明句式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_)7积名句(1)西当太白有鸟道,_。地崩山摧壮士死,_。(李白蜀道难)(2011课标全国高考)(2)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2011山东高考)(3)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2011福建高考)(4)但见悲鸟号古木,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2010全国高考)(5)地崩山摧壮士死,_。(李白蜀道难)(2010重庆高考)(6)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2010江苏高考)(7)连峰去天不盈尺,_。(李白蜀道难)(2010安徽高考)(8)尔来四万八千岁,_。西当太白有鸟道,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2009全国高考)答案:1xzhnynghuwihnghngsisisfnochnpngshnxyshncncn2非3高/危险,危难/使危险/端正距离/离开/过去的/除掉,去掉能,能够/获得,得到/实现,达到/该,应该代词,那/代词,你,你们/语气词,相当于“罢了”/语气词,表示肯定/形容词词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语助词,无义/介词,相当于“在”/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后作词尾,助成音节,相当于“的样子”4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使动用法,使凋谢使动用法,使滚动5高危险这样以后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越过,跨过断绝,完全没有了只表转折的连词6省略句省略句7(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连峰去天不盈尺(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4)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剑阁峥嵘而崔嵬(7)枯松倒挂倚绝壁(8)不与秦塞通人烟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点评:诗人首先用浪漫主义的笔触把时间推向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年代,勾勒出一个悠远而又封闭的古代蜀国,点明写作对象蜀道入蜀之路。这四句叙述了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一个“何”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四万八千岁”为夸张性叙述,极言时间悠久,不是确指。据汉代扬雄蜀王本纪说:“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诗歌以此开篇,充满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奠定了浪漫主义基调。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点评:此段极写山势高危。前两句从上下着笔,上面有太阳神乘坐的车子到此也不得不折回的高峰,下面有波浪汹涌盘旋的回流之水,顶天立地的山峰似乎伫立在我们眼前。三、四句以黄鹤、猿猱反衬,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不得通过,敏捷轻巧的猿猴要想越过去也愁于无法攀援,烘托了蜀道沿途的艰难。接着,诗人又以青泥岭上盘旋迂回、百步九弯,似枯藤缠绕危岩的道路,和行人在高处仿佛伸手可摸星辰的描述,使人紧张得屏住呼吸,只有抚膺长叹。这八句通过峰岭的高峻、山路的崎岖、行人的艰辛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蜀道艰险之状。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点评:“连峰”,连绵的山峰;“去天”,距天,“去”是“距离”的意思。“不盈尺”,不足一尺;“盈”是“满、足”的意思。“枯松倒挂倚绝壁”,说古老的松树倒挂着依靠在绝壁上。“喧豗”,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说飞泻的急流和汹涌的瀑布争相轰鸣。“砯崖转石万壑雷”,“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用作动词,“冲击”的意思。“转石”,使石块滚滚而下。此句指急流和瀑布冲击山崖,石块滚滚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响声。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到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的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4“剑阁峥嵘而崔嵬”至“侧身西望长咨嗟”。点评:诗人在对剑阁险要形势的描写中,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即晋人张载的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李白在此基础上,以豺、狼、猛虎、长蛇这些自然界中可怕的事物作喻,大肆渲染剑阁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于是,诗篇很自然地归结到“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意思是锦城虽如天堂,也不应滞留,还是早日回乡的好。诗人由剑阁之险要引出了对政治形势的描写,意在劝诫唐王朝,要警惕战乱发生,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大唐王朝太平景象的背后已潜伏着危机,后来果真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证明诗人的忧虑还是有着一定现实意义的。1“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表述的主观感受,李白为什么能描绘得如此动人?提示:对于蜀道的艰险,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看,而是热情地欣赏赞叹,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那飞湍惊瀑、奇峰险壑,都蕴涵了诗人的情感,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玮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故而形象感人。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诗中出现了三次,其作用各是什么?提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一次出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点出了主题“危途难行”,并定下全诗的基调,一唱三叹,震撼人心,还鲜明地体现了作品结构的严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第一次出现,是写蜀道开辟之难;第二次出现,是写蜀道行走之险;第三次出现,是写国情之险恶,同时在结构上,也标志着由极写山之高、路之难,转向写政治形势之险恶,既是前节的收结,又是后节的启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反复出现,不仅鲜明地体现出作品结构的严谨和感情的起伏跌宕,又像乐曲的主旋律,具有回环荡漾的音乐美。由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始终贯注全诗,这就构成了全诗的感情主干,并将全诗凝聚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太白落笔生云烟蜀道难是李白的名篇,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气质。诗中无论是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川之壮观、林木之荒寂、绝壁之险峻,皆有逼人之势。诗歌之所以能如此摄人心魄,是诗人充分调动想象的结果。诗歌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六龙回日之九重云霄到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既有“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各种图景的展现,又有“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诸般音响的激荡,甚而至于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经历、实地感受,这些都来源于想象和联想。凭借神奇的想象,诗人具体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它阴森幽邃的氛围,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不仅如此,诗人还将神话、传说与他的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张结合在一起,使三者相辅相成,交融为一体。这是李白诗浪漫主义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本诗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在这首诗里,诗人采用了蚕丛开国、五丁开山、子规啼恨的古老传说及六龙回日的瑰丽神话,把它们编织在他对蜀道艰难的奇特想象和夸张描绘之中,为笔下的山岭石栈涂抹上一层古朴悲凉而又神奇迷离的色彩,使整首作品散发出浓郁的浪漫气息。欧阳修曾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太白戏圣俞)这形象地说出了人们读蜀道难后所得到的艺术感受。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蜀道(sh)蚕丛(cng)鱼凫(f) 钩连(gu)b峨眉() 石栈(zhn)黄鹤(h) 猿猱(no)c攀援(pn) 抚膺(yng)巉岩(chn) 雄雌(ch)d凋零(dio) 瀑流(p)喧豗(hu) 峥嵘(yng)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是()。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b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c剑阁峥蝾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3下列四项中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3)抽刀断水水更流,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孤帆远影碧空尽,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_,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6)连峰去天不盈尺,_。(李白蜀道难)(7)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8)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二、阅读理解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蜀道难 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5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见悲鸟号古木号:鸣叫。b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足。c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水流的声音。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7下列对这首诗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8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c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9诗人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举例说明。答案:1b思路解析:a项,“丛”应读“cng”;c项,“雌”应读“c”;d项,“嵘”应读“rng”。2b思路解析:现代汉语中的“九折”是“按九成折算”的意思,此处的意思是“回环曲折”。3d思路解析:d项为对偶,其他三项均为夸张。4思路解析:这些诗句都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有的来自初高中课本,有的来自课外读物。需要积累牢记。答案:(1)使我不得开心颜(2)长风破浪会有时(3)举杯销愁愁更愁(4)惟见长江天际流(5)飞流直下三千尺(6)枯松倒挂倚绝壁(7)浮云游子意(8)山随平野尽5c思路解析:c项,“砯”,本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的意思,但在这首诗中活用为动词,是“冲击”的意思。6b思路解析:a项,“何”,疑问代词;副词,多么。b项,“但”,都是副词,只是。c项,“于”,介词,表比较;介词,表对象。d项,“其”,代词,它;语气词,表反问语气。7d思路解析:d项,攀援青泥岭的细节并非写实,而是想象。8c思路解析:c项,“比喻”说法错误,应为夸张、衬托。9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可以从诗歌采用的修辞手法和抒情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参考答案: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其上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骨头里开出浪漫的花 车延高谈到李白,有人说“天才英丽,小住人间一谪仙”;谈到李白的诗歌,有人说“口吐天上文”,“才笔九州横”,“飞虹壮志凌新宇,倚马高才驾盛唐”。不去争辩这些赞誉是否过头,我们只是潜下心来,用一双理性的眼睛去读李白和他不朽的诗歌。很快,目光就亮起来,我发现,那个性格张扬,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的身影后面有一行清新俊逸的脚印。他从庄子、屈骚、汉赋的故居里巷中走出来,行囊中满是浪漫主义的吉光片羽。他豪迈不群,敢于让自己的创作脱离别人铺设的轨道,奇伟超拔,视野殊迥,大胆冲撞自己的命运和那些守恒于既定的偶像,一步一步走出了南北朝的低吟浅唱,走出了豢养过徘徊和困顿的一道道低谷。他时而高歌大鹏赋,时而长叹行路难,在理想的极顶和现实的“蜀道”上翻山越岭。一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拗和坚定。他先把自己走成了大唐诗歌的一道脊梁,然后直步浪漫主义的峰巅。适逢开元盛世,虽然没有举行盛大的剪彩仪式,但李白已经以其发自骨头深处的浪漫主义精神,把诗歌领入了一个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李白不愧为李白,他在很多诗人还潜心琢磨“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这样一个不会有答案的课题时,就勇敢地卓立而行,以一种崭新的豪迈姿态走出来,他不踩旧有套式的脚后跟,不在一棵已经枯萎的树上重复开花,他别开生面,以狂放浪漫、卓尔不群的姿态置身于大唐诗歌恢弘挺拔的制高点上,“三杯拂剑舞秋月”,“一振高名满帝都”。他创立了想象瑰奇、闳中肆外、构思独特、清新明快、豪放超迈的浪漫主义诗风。如今,当前朝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号)(18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高级经理岗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天台县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高级经理岗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惠东县招聘公办学校教师7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京林业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和体育教师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嘉兴市秀拓燃气有限公司招聘2人(二)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检察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智慧校园XXX学院总体解决方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年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ICEEMDAN与优化LSSVM结合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 钢结构施工工艺指导手册
- 新编民航乘务员英语教程 课件 李勇 Unit 1 Briefing -Unit 8 meal and beverage service I
- 2025年五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
- 宫颈恶性肿瘤的个案护理
-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件
- kfc考试题目及答案
- T-CDHA 20-2024 T-CAR 20-2024 供热碳排放核算和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