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同步练习2.doc_第1页
《第一节 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同步练习2.doc_第2页
《第一节 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同步练习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 I期 B. II期 C. III期 D. IV期答案:B2、 在I期( )A. 人口急剧膨胀 B. 人口老龄化C. 人口增长停滞 D. 人口平均寿命较低答案:D3、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对应的期间是( ) A. I期 B. II期 C. III期 D. IV期答案:C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4 6题。4.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以青壮年人口为主B.老年人口比重高于青少年人口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答案:A5.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促进该市治安的稳定D.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答案:A6、下列措施与控制山东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答案:A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78题具体地区年生产量(万吨)可载人口量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7、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 光照 地形 土壤 热量A.B.C.D.答案:C8、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 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A.B.C.D.答案:C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910题。9、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答案:B10、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C、由北美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答案:A(2013四川)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112题。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1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答案:B1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答案:A13、(2014广东)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答案:D阅读下表回答1415题。全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人口普查大陆地区人口总数10年增长率(%)0-14 岁(%)15-59岁(%)60岁及以上(%)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城市化水平(%)第五次(2000年)12、7亿11.6622.8966.7810.333600人36.2第六次(2010年)13.4亿5.8416.6070.1413.268900人46.614、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A、原始型 B、传统型C、过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