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美猴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美猴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美猴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猴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给课文划分段落结构层次,理清故事情节,会复述美猴王的故事;理解本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分析美猴王的动作、语言,从而概括其艺术形象;师生合作总结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美猴王“不避艰险,敢说敢干”的精神,养成课外阅读文学著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书中讲述了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表明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的是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课文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篇课文。二、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给课文的生字词注音释义,扫除文字障碍。 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故事情节,了解课文内容。三、检查字、词:“ 镌、迸裂、麋鹿、瞑目、石碣、天造地设、力倦神疲”四、赏析课文1、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故事开端):写石猴出世讨论要点:石猴不比其它猴子,是破仙石而出,所以虽不是母体所生,却肢体俱全。起笔就显出它的神奇出众,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服妖魔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二、三自然段)(故事发展)写石猴的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 讨论要点:作者分别从行动、饮食、交往行踪四个方面,集中体现它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这样既照应了石猴的神异出众,又为下文写发现水帘洞作铺垫。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故事高潮和结局):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并被拥戴为王。2、分析美猴王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聪明灵巧、 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3、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集“猴”“神”“人“于一身的艺术形象,分析这些特征体现在哪里。(1)体现“猴”特征的句子:(2)体现“神”特征的句子:(3) 体现“人”特征的句子:五、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的故事,交代了美猴王的来历,刻画了智慧灵巧、本领高强、深孚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他不避艰险、敢说敢干的精神。6、 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述石猴来到世上、成为美猴王的故事,做到有表情,适当配以动作。7、 【板书设计】 美猴王 吴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