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乘客坐在奔驰列车里: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妈们在楼前空地跳广场舞时所放的音乐太“高”,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5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6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7某小车从甲地到乙地,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2那么该小车在整过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bcd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10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11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12火车车厢长20m,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当火车向前匀速行驶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客用10s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b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大于10sc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小于1osd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可能多于10s,也可能少于10s13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14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15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16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1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18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a60m/sb1m/sc6m/sd1m/min19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20铅笔的长度是16.34cm,则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dmbcmcmmdm二、填空题21锣在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停止,锣停止发声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不能传声2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23上海即将建成我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铁路线,列车运行时速可达500千米/时如果乘坐这一时速的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杭州约200千米的路程,需要分钟24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广播播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来分辨的;给汽车安装消声器,这是为了从处减少噪声25“闪闪的红星”歌曲中,有一段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作参照物;“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作参照物26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则甲描述的是车的st图象(选填“a”或“b”);若a、b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2:1,则所需时间之比是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27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题(28题每空1分,共5分,29题每空1分,共7分)28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她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声音大小传声介质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缝隙实验结论:29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和(3)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四、计算题(共10分)30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以15m/s的速度通过1.6km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31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乘客坐在奔驰列车里: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1)乘客相对于车厢位置保持不变,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说法错误,说法正确;(2)乘客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道基础题,知道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妈们在楼前空地跳广场舞时所放的音乐太“高”,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2)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慢,音调越低;音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与材料决定的(3)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大妈们在楼前空地跳广场舞时所放的音乐太“高”,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这里的高指声音大,故指的是响度,故正确;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错误;c、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错误;d、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但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故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三要素的理解、减弱噪声的方式判断和声波、电磁波的区别,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卡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以其中一辆赛车为参照物,另一个赛车相对于所选为参照物的赛车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本选项错;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正确故选d【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音色【分析】首先明白成语表示的含义,然后和物理知识相联系,明确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传播的介质、回声测距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解:a、“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声音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符合题意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通过墙传播出去,说明固体也能传声不符合题意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辨别人,这是要根据音色来判断发声物体的不符合题意d、知道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记录从声音发出到再次接收经过的时间,根据s=vt能计算声音经过的路程所以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发声物体掌握声音的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测海底深度、距山崖的距离等等5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正确;b、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故b错误;c、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远远大于20cm;故c错误;d、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6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考点】声速;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及来源;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都是声音,传播速度一样快;(2)判断分析时要明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4)通过学习时的实验和生活经验即可得出,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都是声音,传播速度一样快,所以选项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是错误的,所以选项b错误;c、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所以选项c正确;d、课堂实验及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这是事实,不容置疑,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是一道基础题7某小车从甲地到乙地,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2那么该小车在整过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bcd【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然后求出总路程与总时间,最后由平均速度求出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总路程是2s,则前一半与后一半路程都是s,由v=,可得物体的运动时间:t1=,t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一定注意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2)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解答】解:a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丁的音调最高;故a错误,c正确;b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频率与音调高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弄清发声体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压轴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答】解:a、因为金属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完成熔化故b不正确c、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00故c不正确d、冰在熔化过程,或者达到熔点的时候,温度就是0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化过程特点的掌握和理解,以及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是中招的热点10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音调【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a、用劲拨动琴弦会增大琴弦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b、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是为了增大弓与弦的摩擦,从而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c、使劲拉弓会增大弹性势能,这样可以使箭射的更远,不符合题意;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易错点11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晶体全部熔化之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解答】解:a、图甲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升高,说明吸热,所以是熔化图象有一段图象温度不变,说明这种物质是晶体b、图乙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升高,说明吸热,所以是非晶体熔化图象;c、图丙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放热,所以是凝固图象有一段图象温度不变,说明这种物质是晶体;d、图丁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放热,所以是非晶体凝固图象;故选b【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掌握各阶段的状态12火车车厢长20m,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当火车向前匀速行驶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客用10s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b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大于10sc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小于1osd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可能多于10s,也可能少于10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火车向前匀速行驶,则人在火车上行走类似于在地面上行走,所以可根据t=进行判断【解答】解:乘客在匀速行驶的车上运动,与在地面上运动情况相同,v=,所以t=10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乘客在车厢内行走的时间取决于乘客相对于车厢的路程与时间,与列车的速度及乘客的行走方向无关13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考点】温度【专题】估算法【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温度的感性认识,我们要能够估测a、b、c、d四个选项中的温度;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解: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左右;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 的最低气温约为0左右;c、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约为0左右(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d、让人感觉温度舒适的室温为23左右;故选d【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14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根据我们对于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a、天冷时,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b正确;c、蒸发属于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需要吸热,因此要从身上带走热量故c正确;d、冷冻冰糕外层出现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a【点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得出结论;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15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速;音色;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无关(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声音越洪亮,声音的响度越大,但在空气中的传播的快慢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速、音色以及声与信息,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6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头发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1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压轴题【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多种方面进行,例如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等等从防治的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解:a、c都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b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是为了减小空气的污染,和噪声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多种防治噪声做法的了解,同时要判断出保护空气的做法与防治噪声的做法是不同的18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a60m/sb1m/sc6m/sd1m/min【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统一单位后可利用速度公式之间计算,选取正确答案【解答】解:小明通过的路程:s=600m,所用时间:t=10min=1060s=600s;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的平均速度:v=1m/s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速度的计算方法,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19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考点】响度【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调节音量按钮会改变声音的强弱,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响度定义进行分析解答,注意与其它声音特征的区分,属于易错题目20铅笔的长度是16.34cm,则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dmbcmcmmd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的数据上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其倒数第二位的单位则是其分度值的单位【解答】解:由测量结果16.34cm可知,其精确值为16.3cm,最后一位为估读值,则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mm,则其分度值为1mm故选c【点评】刻度尺的使用中,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其最后一位是估读值,据此可判断其刻度尺的分度值二、填空题21锣在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振动停止,锣停止发声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锣发声时,锣面振动,当用手按住锣面时,锣面停止振动,所以不再发声(2)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处在真空中,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故答案为:振动;真空【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2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3.5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5.50cm2.00cm=3.50cm故答案为:3.50【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3上海即将建成我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铁路线,列车运行时速可达500千米/时如果乘坐这一时速的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杭州约200千米的路程,需要24分钟【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已知列车的速度和两地的距离,根据公式t=可求所需的时间【解答】解:需要的时间t=0.4h=24min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24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广播播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给汽车安装消声器,这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少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特性和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故据题目的情景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1)因为每个人发声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在唱歌;(2)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色;声源【点评】(1)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2)知道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并能利用其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5“闪闪的红星”歌曲中,有一段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作参照物;“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作参照物【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歌词中前后句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说法根据:“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判断题中所选参照物是什么【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中的“游”是竹排发出的,所以应选竹排之外的青山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发出的,所以应选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本题答案分别为:青山; 竹排【点评】已知运动状态,寻找参照物时,应先找到发生行为动词的主体,然后以该主体之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知道: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这是解题的关键26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则甲描述的是b车的st图象(选填“a”或“b”);若a、b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2:1,则所需时间之比是4:1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象上,取某一时间t,得出在时间t内a、b各走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得出哪个速度大,然后分析答题(2)已知两车的速度之比与路程之比,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3)物体是处于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1)由st图象可知,在相等时间t内,车的路程s甲s乙,由速度公式v=可知,v甲v乙,因为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即b车的速度大,a车的速度小,所以甲描述的是b车的st图象;(2)va:vb=1:2,sa:sb=2:1;由:v=得,t=;需时间之比:ta:tb=: =: =4:1;(3)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因为v甲v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不断向西变化故答案为:b;4:1;西【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好控制变量法(取相同时间)、根据st图象得出s甲、s乙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27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升华,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凝华(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解答】解:钨丝变细是因为钨在高温下工作时升华为钨蒸气的缘故,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灯泡停止工作时钨蒸气遇冷发生凝华,附着在了灯泡壁上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点评】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三、实验题(28题每空1分,共5分,29题每空1分,共7分)28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她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声音大小传声介质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缝隙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且固体传声效果好【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解答】解: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好,两张课桌紧挨时,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入耳朵的,声音大;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效果不如固体,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缝时,声音的传播要经过空气,声音小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发现,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且固体传声效果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答案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且固体传声效果好声音的大小声音靠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