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胡集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5105mb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c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d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速度为30m/s2在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3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cm=9.6cm10mm=96mmb9.6cm=9.6102m=0.096mc9.6cm=9.6cm10=96mmd9.6nm=9.6105m=9.6105m4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9:8b8:9c2:1d1:2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秒内通过36米的路,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是()a4.5米/秒b9米/秒c18米/秒d无法确定6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判断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音调高8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bcd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0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或斜向北下落11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12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13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abcd1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v丙v甲c5s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乙d甲和丙运动的速度相同15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在向北行驶,若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丙车速度大于甲、乙两车的速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c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d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南运动16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17现在高档轿车中都配有可视倒车雷达有些倒车雷达是在车尾(一般是挂牌照的上方)装一个摄像头,当汽车挂上倒档时,倒车雷达自动启动,把尾部摄像头(焦距为0.5m)拍下的图象通过视频连接线显示在车前的显示屏幕上某次倒车,车后2米处的物体要能清晰成像,则()a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像距可为0.4 mb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像距可为0.6 mc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像距可为0.7 md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像距可为1.5 m18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10 cmb20 cmc30 cmd5 cm二、多项选择:(4个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和蚊子的叫声相比,蚊子的音调高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噪声不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根据音色可以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20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21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22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三填空题23某同学测量出一木块长28.57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数据中的准确值是,估计值24吹笛子时堵住不同的孔(如图),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种不同主要是指发出声音的不同;闭上眼睛也能听出笛子这种乐器与其它的乐器的声音明显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指发出声音的不同(填“音调、响度、音色”)25如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当他们之间保持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的26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海市蜃楼 猴子捞月 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 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的是27在我们做实验时,由于方法不同或措施不当都会导致测量过程中难以观察到现象或测量结果不准确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写出遇到问题时你的做法(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平面镜内蜡烛所成的像比较暗,看不清楚要使像看得更清楚,你的做法是:(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将右边的纸板向前或向后弯折时,便看不见反射光线了,这说明:28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和镜面成度角;当铅笔和平面镜成40度角,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度29如图所示,小军站在一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小军在平面镜中的像以m/s靠近他自己;当小军和小勇同时站在平面镜前时,可以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30夜幕来临,当重庆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是(选填“虚”或“实”)像,距水面m;若长江水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m四、作图题(3个小题,每图2分,共6分)31请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保留作图痕迹)32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画出此光路图33如图所示,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r,并用箭头标出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五、实验题3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35张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2)将凸透镜固定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位置不动,张华将点燃的蜡烛移至10cm刻度处,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若将点燃的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他通过凸透镜看到烛焰的(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a完整的像 b一半的像 c无法成像36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六、综合题37一辆汽车面对一高山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鸣笛4s后听到了回声,求此辆车听到回声时到高山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38在军事演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又经过1.5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是多少?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胡集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5105mb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c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d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速度为30m/s【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165104m=1.65106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200mm,2b铅笔的长度比此数值小一些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d、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在30km/h=308.3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在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方法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皮卷尺被拉伸后,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解答】解: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所以选项a、c、d的说法均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皮卷尺被拉伸后,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物体的测量值变小3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cm=9.6cm10mm=96mmb9.6cm=9.6102m=0.096mc9.6cm=9.6cm10=96mmd9.6nm=9.6105m=9.6105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过程中单位的统一【解答】解:a、此换算过程应是9.6cm=9.610mm=96mm,故此选项错误;b、此换算过程符合单位换算格式,此选项换算过程正确;c、此选项换算过程应是9.6cm=9.610mm=96mm,故此选项错误;d、此换算过程应是9.6nm=9.6103m=9.6103m,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难度不大,但审题时一定要仔细,特别是各个单位4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9:8b8:9c2:1d1:2【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推理法【分析】已知速度的比和路程的比,利用速度公式变形t=求时间之比【解答】解:v=,t=,=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秒内通过36米的路,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是()a4.5米/秒b9米/秒c18米/秒d无法确定【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可求速度在前2s内速度不变,整个过程速度都相等【解答】解:v=9m/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前4s内速度不变,它在前2s内的速度为9m/s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的计算,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是关键6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解答】解:a、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不是在接收处减弱故a错误b、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c、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c正确d、耳罩是在接收处减弱,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判断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音调高【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根据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的辨别来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解答即可【解答】解:a、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故a正确;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b正确;c、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判断,故c正确;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声音特性的辨别以及声音的传播、应用的相关知识,属声学基础题,难度不大8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bcd【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物体发声的条件: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符合题意;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两次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振动停止,声音消失,符合题意因此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考点】漫反射;镜面反射【专题】实验分析法【分析】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光线方向集中,眼睛只有在某些位置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漫反射表面粗糙,反射光线方向散乱,眼睛在各个位置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人眼感觉物体的亮暗,取决于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的少,感觉暗【解答】解:镜子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垂直照射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几乎还是向上的,人眼在侧面看,几乎接收不到镜子的反射光线;白纸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各个方向都有,人眼在侧面看,可以接收到少量的反射光线两种情况相对比,白纸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较多,人感觉更亮故选:b【点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正好进入人眼,人感觉要比漫反射亮,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没有进入人眼,人感觉它是很暗的,不如漫反射亮10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或斜向北下落【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这说明雨滴和车相对静止,即和车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相同,车相对于地球是由西向东匀速行驶,所以雨滴也是斜向东下落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1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当太阳光通过很小的正方形小孔时,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即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解: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所以选项b、c、d不正确,选项a正确;故选a【点评】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注意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一样12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定律进行分析,即作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和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然后比较两次观察的范围【解答】解:眼睛通过空气孔看到的范围和通过玻璃看到的范围如图所示:黑色光线表示在空气中的光路,红色表示在嵌入玻璃砖后的光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变大故选a【点评】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会根据折射定律完成折射光线13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图析法【分析】(1)人看到物体时,是因为光线进入人眼;(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故选d【点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且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注意根据人看到物体,说明光线进入人的眼睛1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v丙v甲c5s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乙d甲和丙运动的速度相同【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由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判断甲的运动状态,在图象上找出任意一组时间和路程的对应值,求出甲的速度大小;由速度和时间的图象,判断乙和丙的运动状态,乙和丙的速度大小(2)在时间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距离越长【解答】解:(1)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甲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可以判断甲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甲的速度不变,又因为甲的方向不变,所以甲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v=4m/s由速度和时间图象知,乙的速度保持6m/s不变,丙的速度保持4m/s不变,乙和丙运动方向都不变,所以乙和丙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由上面的分析知,v乙v丙=v甲(2)v=,s=vt,时间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远,所以5s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乙故选b【点评】能从路程和时间,速度和时间图象上读出甲乙丙速度的大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在向北行驶,若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丙车速度大于甲、乙两车的速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c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d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南运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要看选择谁做参观物,其次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故本选项正确;b、因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都向北运动,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故本选项正确;c、因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在向北行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丙车速度大于甲、乙两车的速度,所以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故本选项正确;d、因丙车速度大于甲、乙两车的速度,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北运动,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判断多个运动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除了选好参照物以外,还要比较它们的相对速度和相对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6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1)手影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2)老花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解:a、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在手的后面形成了黑色的区域,就形成了手影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老花镜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老花镜镜片是凸透镜制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1)正确区分影子和像,影子是一个黑色的轮廓,无论虚像还是实像,都能看出物体的模样(2)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很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17现在高档轿车中都配有可视倒车雷达有些倒车雷达是在车尾(一般是挂牌照的上方)装一个摄像头,当汽车挂上倒档时,倒车雷达自动启动,把尾部摄像头(焦距为0.5m)拍下的图象通过视频连接线显示在车前的显示屏幕上某次倒车,车后2米处的物体要能清晰成像,则()a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像距可为0.4 mb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像距可为0.6 mc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像距可为0.7 md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像距可为1.5 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物距u2f,像距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解答】解:(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2)因此某次倒车,车后2米处的物体要能清晰成像,物距u2f,则像距2fvf,因为尾部摄像头的焦距f=0.5m,因此像距可为0.7,故ad不符合题意;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8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10 cmb20 cmc30 cmd5 cm【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50cm2f,解得f25cm,则选项abd都符合,只有c选项是不可能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时注意其应用此题中解不等式是关键,还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是:“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审题要仔细,认真二、多项选择:(4个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和蚊子的叫声相比,蚊子的音调高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噪声不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根据音色可以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考点】音色;音调【专题】应用题【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a、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符合题意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合题意c、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不合题意d、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符合题意故选a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减小噪声的方法、噪声的定义等知识,要认真分析20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1)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正确,符合题意b、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小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b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音调的定义,利用实验进行验证21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考点】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光的色散【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虚像,故a错误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c、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镜面反射,光的色散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光学综合题22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解答】解: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凹透镜,像将远离透镜移动;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凸透镜,像将靠近透镜移动三填空题23某同学测量出一木块长28.57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28.5cm,估计值0.07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测量数据的估读、记录方法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解答】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记录数据28.57cm可知,数字5的毫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28.5cm,估读值0.07cm故答案为:1mm; 28.5cm; 0.07cm【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由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找出刻度尺的分度值24吹笛子时堵住不同的孔(如图),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种不同主要是指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闭上眼睛也能听出笛子这种乐器与其它的乐器的声音明显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指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填“音调、响度、音色”)【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吹笛子时堵住不同的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分辨出笛子和风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音调; 音色【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25如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当他们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运动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此题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解答】解:特技跳伞运动员在做空中形成一定造型表演时,选其中一人为参照物,其他人需要与该人保持相对静止;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与地面间的位置在发生改变,因此他们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答案为:相对静止;运动【点评】首先要明确特技跳伞运动员在做空中造型表演,其次是参照物的选择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6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海市蜃楼 猴子捞月 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 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的是【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该题用到下列知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者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光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解答】解: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的反射的是:猴子捞月;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属于光的折射的是:海市蜃楼;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现象中的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光沿直线传播,较全面,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27在我们做实验时,由于方法不同或措施不当都会导致测量过程中难以观察到现象或测量结果不准确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写出遇到问题时你的做法(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平面镜内蜡烛所成的像比较暗,看不清楚要使像看得更清楚,你的做法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做实验(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将右边的纸板向前或向后弯折时,便看不见反射光线了,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时,要使像更亮,要增大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1)点燃蜡烛的像比较暗,在环境比较暗的地方,可以增大点燃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像会更亮(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当两个纸板在同一平面上能看到反射光线,当右边的纸板向前或向后弯折时,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做实验;(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点评】进行每一个实验时,会出现各种故障,要分析各种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故障的方法,这些都容易出现在实验题中,要重视这些故障28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和镜面成45度角;当铅笔和平面镜成40度角,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80度【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平面镜的夹角等于物与平面镜的夹角,像与物并以平面镜为对称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可解答【解答】解:当铅笔和它像垂直时,铅笔与镜成45夹角当铅笔和平面镜成40角时,因为像与物是对称的,所以铅笔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也是40角,则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240=80故答案为:45; 80【点评】利用作图法来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把握非常重要29如图所示,小军站在一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小军在平面镜中的像以2m/s靠近他自己;当小军和小勇同时站在平面镜前时,可以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像大小相等(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物像向平面镜靠近的速度是相同的人若以1m/秒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像也以1m/秒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所以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1m/s+1m/s=2m/s由于光路是可逆的,甲能看到乙眼睛,乙也能看到甲眼睛故答案为:2;可逆的【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不论人离镜子远还是近,像与物总是大小相同,视觉上大小变化并不意味着真实的大小在变化30夜幕来临,当重庆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是虚(选填“虚”或“实”)像,距水面12m;若长江水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23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解答】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因为彩灯距水面12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是12m,若江水再上涨0.5m,则彩灯距水面的距离为12m0.5m=11.5m,那么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是11.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11.5m+11.5m=23m故答案为:虚;12;23【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原理,要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相关面试题目及答案
- 知识产权申请及保护策略文档
- 政府机构业务分类表格
- 奥迪车灯课件
- 化工厂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技术文档编写规范流程指导手册
- 奥博特安全培训课件
- 大风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终止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劳动合同范本模板设计岗位合同范本
- 家政公司开荒保洁合同
- 商场租户撤场协议书范本
- DB3301T 0461-2024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 九年级上册英语书译林版单词表
- JT-T-1344-2020纯电动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 个人代持协议书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 电力现货实战型交易策略分析
- 游戏交互设计趋势
- 教育研习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