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功方案】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第18章 第二讲 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高考随堂体验1(2011福建高考)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图表示的是()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a.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 解析:根据碳循环的示意图可知,大气中的co2和生产者之间是双向箭头,因为大气中的co2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而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将co2释放进入大气中,如果题图表示的是碳元素的流向,图中乙和丙是双向箭头,再根据箭头最终都指向乙,可推出乙是大气中的co2库,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故a正确。内环境的三种成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是:,因此题图中的甲应该是淋巴,乙应该是血浆,而丙应该是组织液,故b错误。若甲、乙、丙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则正确的能量流动方向为,c错;在图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乙、丙应分别为垂体、甲状腺。答案:a2(2010江苏高考)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紧抓题干中“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中的“生态学”这一关键词。a项是从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来描述的,故a项错误;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由于能量传递经过的营养级少,损失的能量少,可利用的能量应该较多,故b项错误。c项是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角度合理解释题干中的观点,故c正确;d项是从营养的角度而非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解释,故d错误。答案:c3(2010山东高考)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解析: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有机物质积累量()较少,其/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猎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猎物的同化量。食肉哺乳动物与食草哺乳动物的/值大小无法比较。/值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量。答案:c4.(2010全国卷)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解析: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分解者;能量流动只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c5(2011山东高考改编)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1年我国的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能力较差,其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kj和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锐减或丧失。(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引起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解析:(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2)计算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进行计算,而计算最高能量值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所以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鹰位于第四营养级时,即得到的最低能量值为10 00010%10%10%10(kj),鹰得到最高能量值是鹰位于最低营养级(即第三营养级)时,得到的能量值为10 00020%20%400(kj);若去除蛇,鹰所处的营养级降低,使鹰获得的能量增多,从而使草原容纳鹰的数量增加;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3)影响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为捕食和竞争;兔和鼠为竞争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鼠的数量增加400只,会导致兔的数量减少100只,所以兔种群的k值变为900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会导致再捕获时被标记个体的捕获量减少,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偏高。(4)兔摄取水分减少时,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以维持水平衡。答案:(1)自我调节(或: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抵抗力分解者(2)10400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3)捕食900偏高(4)升高下丘脑肾小管、集合管课时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d被分解者分解散发到环境中去解析:初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同一营养级的生物,不能相互利用能量。答案:b2对下面能量流动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该图中c所同化的能量为b同化能量的10%20%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abcd解析:a所固定的能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abcd。答案:d3.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图中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子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答案:d4.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能量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解析:从生物的个体数来看,一棵大树上可能有成百上千个昆虫生活着;但是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一棵大树的总能量要比成百上千个昆虫的总能量多很多。答案:c5下图是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一定是绿色植物解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并被生产者固定为化学能;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部分能量固定在植物的有机物中,因此输出量和输入量不相等;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之外还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生物。答案:a6由于“赤潮”,一条4 kg的杂食海洋鱼死亡,假如此杂食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该杂食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a28 kg b280 kgc16 kg d160 kg解析:依题意构建食物网,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杂食海洋鱼的食物来自3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杂食海洋鱼;植物草食鱼类杂食海洋鱼;植物草食鱼类小型肉食鱼类杂食海洋鱼。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由得:4(1/2)20%10(kg);由得:4(1/4)20%20%25(kg);由得:4(1/4)20%20%20%125(kg)。故共消耗海洋植物的量为1025125160(kg)。答案:d7.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析:本题的关键词为“三大功能类群”,即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而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据图分析,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答案:c8.2010年12月11日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结束。会议经过十四天的艰苦谈判,通过了一些诀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促使全球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碳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最主要部分,如图是碳循环过程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工业的发展,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主要是控制该过程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强过程,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循环转移、利用和释放解析:过程中,物质能够不断地循环转移,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答案:d9.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解析: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大气中的co2来制造有机物,使环境中的co2含量降低。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引起的。异养生物数量的增加对大气中co2浓度的改变不会有很大影响。自养生物为生产者,异养生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能量只能单向传递。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10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fb过程中以含co2的形式进行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图中的食物链是adef,如果e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它的食物来源f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增加,而它的天敌f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因食物减少而减少。b属于分解者,而不是消费者。c为大气中的co2库,碳在a与c之间是以co2的形式流动的,而在生物群落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答案:cd11下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b此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此生态系统能够提高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玻璃大棚内能够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解析:该生态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粪便等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玻璃大棚内的农作物中的有机物要大量输出,因此必须不断补充碳元素。答案:cd三、非选择题12下图一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二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一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2)图二中,若a表示图一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c表示_。若图一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3)由图二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解析:(1)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所以个体数量往往也越少。(2)若a表示图一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同化固定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一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二中营养级同化固定的总能量为b,则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y100%。(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1)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2)同化固定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y10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3(2012潍坊一模)黄河三角洲现存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湿地中丹顶鹤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2)下表是对湿地中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pgpnr甲15.92.813.1乙870.7369.4501.3丙0.90.30.6丁141.061.979.1戊211.520.1191.4注: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戊是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表中r表示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3)下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生产者是_(用字母表示)。如果e取食a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则e的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4)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保护其中的珍稀动物,是在_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解析:(1)丹顶鹤属于大型动物,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较为适宜。(2)分析题表可知,pgpnr,r是生物通过呼吸散失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即由丁到甲,其能量传递效率为15.9141.011.3%。(3)根据图解可判断出a为生产者,设e调整前获得的能量为m,调整后的能量为n,则调整前需要a的能量为:1/5m10%4/5m10%10%82m,调整后需要a的能量为1/2n10%1/2n10%10%55n,假定调整前后e从a获得的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则有82m55n,则nm82551.5。(4)湿地生态系统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保护动物是在物种层次上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答案:(1)标志重捕(2)生物通过呼吸散失的能量11.3%(3)a1.5(4)间接基因和物种1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循环,碳循环是主要的循环形式之一。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将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放在一封闭系统内,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中所发生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就能研究与碳循环有关的问题。请用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下列实验以验证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之间碳循环的相互关系。实验材料:试管架、4支试管、铝箔4张、光源、2只田螺、2枝金鱼藻、50 ml量筒、去氯的水、ph试纸。(1)实验目的是_。(2)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结果和结论: 试管编号项目1234步骤第一步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去氯水第二步一只田螺一枝金鱼藻a第三步测定每支试管中的ph后用双层铝箔将试管口封住第四步b第五步每20 min测定一次ph,共测8次实验结果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厂房设备安装与调试方案
- 古代钟表制造工艺-洞察及研究
- 难点解析公务员考试《常识》专题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河北-河北公共基础知识(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跨平台互动整合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广东-广东皮肤病与性病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养猪场肉品质量追溯系统
- 装配式建筑项目经济评估与成本控制方案
- 水库加固设计文件编制方案
- DeFi应用安全分析-洞察及研究
- GA 1805-2022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 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展示活动组委会
- 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含旧产品变更管理流程图
- 《氧化还原反应》完整版课件
- 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课件
- 幼升小语文习题
- 伤寒论原文-可直接打印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化手册
- 技术经济学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4-1第七章市场价格比较法
- 风力发电项目报价清单 (风机基础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