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必修一)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11月赣州十一县期中3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2(2011年11月山东冠县诊断4题)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这句话指的是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3(2010年9月汕头英华外语学校高三月考15题)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4夏商周社会区分尊卑等级的依据是( ) a.经济实力的强弱 b.血缘关系的亲疏c.担任官职的大小 d.拥有奴隶的多少5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6(2011年12月潍坊三县联考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封建时代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7夏商周社会区分尊卑等级的依据是( ) a.经济实力的强弱 b.血缘关系的亲疏c.担任官职的大小 d.拥有奴隶的多少8(2011年9月唐山市摸底24题)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b分封制的影响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9(2010年4月天津市河东区一模1题)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的不断创新 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d.发达的对外贸易10(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2题)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 始终没有实权 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最初是临时机构 始终由高官任职a b c d11(2011年山东实验中一模10题)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 c. d.12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13(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3题)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在琅琊刻石中曾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全国的土地都归皇帝所有 b皇帝对全国有最高控制权 c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d名归皇帝,实为民众所有14(2011年9月盐城摸底2题)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a君主封地 b帝王赐姓c居住村落 d生活部族15(2010年5月南平市高三质检14题)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问题 据史书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请回答(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作了哪些改革?(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3)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君权的哪些特点?17(2010年10月江西省九江市高三联考26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材料二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画的“三权分立”的示意图。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请回答:(1)依据前三则材料,分别指出各自政体的性质。(3分)(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所示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4分)(3)材料一和材料四中的国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公民参政议政?(6分)(4)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宣称其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5分)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解析:根据题目可以看出讲的是内阁制,所以首先排除a、b。内阁是在废除宰相基础上,设立的辅佐皇帝的咨询机构。4b解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5c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罢丞相”“不许立丞相”,结合明朝废除丞相的史实,可以很自然的得出答案。6d7b解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8c9b解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给自足、分散脆弱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其存在的经济基础。10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中朝掌握决策大权,始终由高官任职不符合内阁由品秩较低的官员担任的史实。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1d解析:此题可采取排除法,因为从整个社会来讲,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建立后,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12d解析:此题考查历史常识“鼎”。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13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皇权至上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皇权至上不仅表现在经济特权、而且是政治、司法、军权等权力全部由皇帝一人总揽。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4a解析:宋姓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因此选a。15a二、非选择题16(1)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殿阁大学士。(3)特点:君主专制,高度集权。17(1)奴隶制公民民主(制),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3分)(2)同: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部门的事权有一定分工。(2分) 异:材料二君权至高无上,个人独裁专制;材料三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民主政治。(3)材料一的措施: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津贴制度等(3分)。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