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综合模块检测(含解析)岳麓版(1).doc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综合模块检测(含解析)岳麓版(1).doc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综合模块检测(含解析)岳麓版(1).doc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综合模块检测(含解析)岳麓版(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岳麓版历史必修、选修综合)(含解析)一、选择题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2 1904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美国之政治,实世界中不可思议之政治也。何也?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d梁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a.加强专制统治 b.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c.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d.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4(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4题)“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但从称西方国家为“夷”这一角度看,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a藐视西方科学技术 b藐视西方思想成就c主张全盘西化 d未放弃天朝大国的观念5下列机构的设置,体现了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汉朝设置“中朝” 唐代设置三省六部 宋代设置“二府三司” 元朝设置中书省 a b c d6(2011年11月滨州期中13题)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7(2011年11月禹州一模9题)假如你生活在在新航路开辟的时代,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马铃薯等农作物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的紧密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a. b. c. d. 8(2011年3月蚌埠市质检7题)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右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9(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15题)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10(2011年3月安徽“江南十校”一模18题)康有为说“中国人才衰弱之由,皆缘中西两学不能会通之故”、故“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然而,“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成通才”。这表明他实质上要求( )a改革我国社会风尚 b要向西方学习c发展近代教育 d承认西学比中学先进11有人说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是按照卢梭主义来搞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c.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12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13右图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的纪念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在外交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外交原则,下列属于后来有所修改的措辞是(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 a b c d14英国的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次话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中英机器进口的矛盾 .中英争夺商品市场的矛盾.中英纺织贸易的矛盾 .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5不属于宋代纺织业发展表现的是a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 b.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c丝织工艺水平有新的提高 d.纺织业中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汤志鈞编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塞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17(2011年1月南京模拟24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等 级等级名称财产资格分享的政治权利第一等级500斗级年收入500麦斗以上可以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骑士级年收入达300麦斗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双牛级年收入达200麦斗可以出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日佣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材料三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5分) (3)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多极化的趋势加强应该是几个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国力相当的国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关系。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国的地位相对削弱,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项正确。2b3c解析:本题考察美国1787年宪法和美国的联邦制。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是结束松散的邦联制,加强中央集权,题干中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的权力远远大于各州的权力,体现了中央集权。a项不符合史实,此时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b项不符合史实,此时的美国综合国力没有达到称霸世界的程度,“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d项排除。4d解析:称西方为“夷”,实际上是对西方国家的一种蔑称,表明了中国未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5c解析:汉朝设立“中朝”是为了加强皇权,不存在分化事权的问题,故排除;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也不存在分化事权的问题,故排除。6b7c8a解析:从材料看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民主的,但是公民只占少数,又表现了其有局限性。9b10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理解到康有为认为主张学习西方,但反对不顾中国国情,一切照搬西方政治态度和文化的思潮。本题选b项。11a解析:卢梭主张推翻君主专制,主张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出人民主权说;20世纪初与卢梭的这一主张相适应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其主要成果是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12d解析:中共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党的最高革命纲领。13c解析:最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在措词上作了修改,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14b解析:从材料中体现欧格纳反对向中国出口机器设备,因为中国如果有了机器设备,势必与英国争夺商品市场,影响英国在华利益,“非西国之福也”。15c解析:西汉时期,冶铸业规模很大,煤开始成为冶铁燃料,冶铁水平有进一步提高。二、非选择题16(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仿效日本,更易见效。(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