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1课时)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1课时)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1课时)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1课时)对点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1课时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法令出一1创立:秦始皇确立了_制度。2特征:皇帝地位独尊,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3弊端:具有_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二、君权和相权1君权与相权的矛盾(1)矛盾: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丞相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2)解决的措施:帝王采取_的方式独揽行政大权。2汉武帝限制相权(1)频繁更换丞相,使相权受到打击。(2)汉武帝建立“_”,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做出决策;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则称为“外朝”。3唐朝分割相权:唐代中央设_、门下省和尚书省,_下设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_,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_,相权进一步分散。4宋代分散相权:宋代有中书门下的设置,职务相当于宰相。为分散宰相权力,又增设“_”,作为副宰相。设_,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_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5影响:历代帝王调整相权,有效地防范了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弥补了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监察机构的沿革(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_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2)西汉: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设_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_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3)唐至清: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_、都察院等。2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_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知识点一法令出一1下列各项由秦始皇首创的是()使用“皇帝”位号实行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修筑长城a b c d2.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a龙是皇帝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3从本质上看,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的主要特征是()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逾越a正确,不正确b不正确,正确c都正确d都不正确知识点二君权和相权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5“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这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c虽置三公,事归台阁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6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7下图分别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秦朝三公九卿示意图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通过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8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了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9西汉监察制度与秦朝相比更为严密,主要表现为()a刺史监察地方郡国b刺史执掌州军政大权c刺史监察中央官吏d形成地方三级管理制度10中国封建社会若有民告官,在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分别应由哪一中央机构受理()a太尉、刺史、御史台、提点刑狱司b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御史台、提点刑狱司c丞相、三司使、御史台、军机处d御史大夫、刺史、门下省、提点刑狱司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上述制度实行的作用。12我国古代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不断变化发展,对加强中央集权和澄清吏治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弊端。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结合史实说明西汉监察制度是怎样继承秦制,又有所变化的?就其作用而言,谈谈你对汉代监察制度的认识。【答案解析】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1课时)知识清单一、1.皇帝3.独断性二、1.(2)限制相权2.(2)中朝 3中书省尚书省政事堂宰相 4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三、1.(1)郡(2)刺史御史大夫(3)御史台 2封建专制对点训练1c郡县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就陆续出现过。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为抵御匈奴骚扰曾修过长城。皇帝的称号是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而形成的,要注意与“黄帝”的区别。在全国范围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秦始皇的贡献。2a秦朝创立的皇帝制度被后世所沿袭,而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象征,代表了皇权至高无上,天下独尊。3c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本质特征。4d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5a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设立“中朝”以削弱相权。6b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7b通过两幅图可以看出,隋唐时尚书省下设六部,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形成严密的体系,加强了皇权。a、c、d三项仅是表面现象。8ab、d两项明显错误,c项是表象,a项才是实质。9a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是西汉的一大特点,而刺史也是自西汉开始。10b注意题干限制词“民告官”和“中央机构”。然后对应四个朝代找出其监察机构。综合运用11(1)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通过分散相权实现君权的集中;体现皇权之下的“民主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