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模块检测地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值增长图”,回答。1在阶段中,珠三角的主导产业是a劳动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c技术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2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农村劳动力过剩b受港澳台经济辐射c工业化迅速发展d华侨、港澳同胞的促进作用3改善广州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措施有将深山中的大树移植进城市 合理规划城市各种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建设大型娱乐场所 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a b c d421世纪,为减轻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珠江三角洲比重将增加的能源是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核电 煤电a. b. c. d.5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 冷冻地带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 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 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a. b. c. d. 6读我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判断影响该地区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a b c d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7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a b c d8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劳动力充足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 交通运输便利 a b c d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 9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a.砖瓦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化工厂10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a.减弱噪声 b. 减少酸雨 c.保持水土 d. 绿化环境1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12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图24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3该河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14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5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16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段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17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试题18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19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20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gis技术b.rs技术c.gps技术 d.数字地球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21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22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23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该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材料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2002年200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 3长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大东北12. 849.737.512.550.437.124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25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26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 资源密集型工业a bc d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27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俄罗斯c.西亚 d.乌克兰28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缺 b.改善水体质量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左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29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30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3中的( ) a. b. c. d.31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 b.酸雨危害 c.风速加大 d.降水变化该图为局部板块构造示意图,图中城市a为智利南部康塞普西翁市,2010年2 月27日发生里氏8.8级地震,读图完成问题。32这次地震是南极洲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33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展过程进行分类,这次地震应属于(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该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34关于图中、表示的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东北信风带 b表示赤道低气压带c表示极地东风带 d表示极地高气压带35关于图中、的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 处空气寒冷干燥 b. 处气流上升运动为主c. 处空气温和湿润 d. 处气流下沉运动为主如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问题。36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37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a b c d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38图中四个环节所完成的是( )a海陆间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地壳物质的循环39图中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40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a b c d 如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4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4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通过大量的热能输送来改变大气运动如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问题。43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44甲、乙两国相比( )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如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45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46与小麦区相比,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47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中字母a自然带的主要植被是 (荒漠、草原、森林),b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4分)(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它主要受 (水分、热量)条件不同的影响。(4分)(3)本格拉寒流对沿岸热带沙漠呈南北狭长分布 有重要影响,说明寒流对沿岸气候有什么影响?(2分)48读图中公转轨道图(甲)和某日太阳光照图(乙),完成问题。(10分)(1)图甲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点是 (a、b、c、d、e、f)。(2)图乙中,a点地方时比b点 (早、晚)(3)图乙中,b点太阳高度为 ,该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图乙中,该日 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4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级地震(图三),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图一) 材料二(1)图一中所示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_。河流是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3分)(2)图一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其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气候条件是_。(2分)(3)据图二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 (1分)(4)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 0级地震(图三),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5.3米,同时下沉了1.2米,由此说明了地壳是_。 (1分)(5)读图三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并简要分析原因_(3分)(6)缅甸地震和日本地震时间间隔较短,但专家解释说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这样说的依据是_(1分) (7)读图三,有关日本气候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1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少于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日本海沿岸多于太平洋沿岸 a. b. c. d. 50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依据提供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材料一: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材料二:中国“新三大地带”示意图14和2003年新三大地带基本情况表 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表地带面积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数值(万km2)比重()数值(万)比重()数值(万km2)比重()各省区合计960100.0126050.0100.0135539.1100.010753东北及东部沿海170.4317.854113.442.986236.063.615936中部及近西部312.6932.666915.953.144700.433.06680远西部478.2649.85020.74.04602.73.49168(1)写出两省区的简称:为_,为_。(2分)(2)分析材料二表格中数据,简述远西部地带的主要区域特点。(4分)(3)列表比较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远西部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远西部地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气候类型主要植被类型主要土壤类型红壤、黄壤、黑土等荒漠土等参考答案1a2c3d4c5a6b7d8c9a10b11b12b13c14b15c16d17c 18d19d20b21c22b23b24c25b26b27a28c29c30d31a32a33d34a35c36b37c38a39c 40c41b42d43b44c45d46b47(1)森林 热带草原 (2)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3)降温减湿 48(1)e (2)晚 (3)0 90 (4)北回归线49(1)山河相间, (南北)纵列分布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湄公河 (3分)(2)水稻 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2分)(3)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或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1分)(4)变动的(或运动的、变化的)(1分)(5)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1分)原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等。(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6)二者位于不同的板块交界地带,缅甸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而日本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计 (1)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灌肠操作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辐射健康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分娩镇痛考试题目及答案
- AI在施工团队协作与任务分配中的智能决策研究
- 2025家居装修材料授权代理购销合同
- 社区污水处理站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 井控基础试题及答案
- 综合物流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 主动脉瘤护理措施
- 2025-2030中国汽车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秋季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医用物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足球运动康复训练计划
- 农村养殖技术培训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 面试各种测试题目及答案
- 出版专业中级实务复习笔记
- 2025年网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炎症性肠病的病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